《孟子》首章与儒家义利之辨

来源 :中国哲学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面政治资本对道德资本的傲慢,《孟子》首章设置并敞开的主题是义利之辨.它包括逻辑依次递进、含义逐渐展开的三个要点:一是坚守义以为上的原则,将道义当作最高原则;二是遵循先义后利的次序,将道义放在第一位,将利益放在第二位;三是追求义利双成的目的 ,不因道义而排斥利益,最终实现道义与利益的统一.《孟子》首章的义利之辨以道义论为特质、以原则政治为皈依、以理念利益为关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首章的“仁义”是守正创新先秦儒家集体智慧的理论结晶,并与《孟子》末章的“道统”首尾呼应,“道统”的“道”即是“仁义”,使得义利观与道统论成为孟子思想的两大核心理念.
其他文献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举措.云南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数据显示,云南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同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倾向存在偏差.为改变现状,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其次要编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教材,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检查指导和资金支持,为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致力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是哲学基础、方法论、实践路径的统一,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底蕴、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意识形态具体工作实践路径.从理论到方法,再到具体实践,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从总体上勾画出一幅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图景,对于开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