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楷书家——当代书法背景下陆启成楷书实践的意义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lyiw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启成,出生于1964年,广西容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考级委员会委员、启成书法学校校长。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正书展、中国书法家论坛2004年度国展精英提名展、2005年水墨状态中国书法家作品邀请展、2005年全国获奖书法家扇面邀请展。获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三等奖、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优秀奖、第六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精品展银奖、荣获2004年度秦皇岛市“文艺贡献奖”。2004年《青少年书法报》国展菁华栏目专题报导,2008年《中国书画》杂志第五期专题介绍,2008年《中国书法》杂志第八期专题介绍,2009年3月号日本《书谱》杂志专题介绍。书法理论及作品刊登于《中国书法》《书法》《书画世界》《书法赏评》《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等专业刊物。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中国实力派书法家·陆启成编著欧体技法》《中国实力派书法家·陆启成书作集》《陆启成小楷金刚经》,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陆启成小楷郑道远诗词一百首》等。 Lu Qicheng, born in 1964, Guangxi Rongxian people. Is now a member of China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 Hebei Province Calligraphy Examination Committee, Kai-call the school principals. Calligraphic works selected for the Third National Book Fair, China Calligraphers Forum 2004 National Exhibition elite nomination exhibition, 2005 Ink State Chinese Calligraphers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2005 National Award calligraphy fan sector invited exhibition. He won the third prize of the first large-format calligraphy art exhibition in China, the third prize of the Xiling Seal Society International Seal Cutting Calligraphy Exhibition, the sixth silver prize of the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exhibi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won the prize of 2004 Literature and Art Contribution Award of Qinhuangdao City. . 2004 “Youth Calligraphers,”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exhibition column feature reports, 2008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magazine fifth presentation, 2008 “Chinese Calligraphy” magazine eighth presentation, March 2009 Japan “Book” Magazine presentation. Calligraphy theory and works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orld”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art newspaper” and other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Written by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Publishing Company << China’s strength to send calligraphers Lu Qicheng with the European technical skills >> << China’s strength to send calligraphers Lu Qi Cheng Book Collection >> << Lu Qicheng lowercase Diamond Sutra >> published by Times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One hundred "and so on.
其他文献
当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在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广泛开展,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下到农村、社区等基层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既服务了社会又提升了自我,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
散文随笔很多时候被当成一种帮衬,尤其于小说、诗歌这样的主流(当然它们算主流的话),散文随笔更具边缘性,就像江湖上的草莽英雄。“看好”自设立五六年来,一向是小说做主角粉
期刊
小时候,每到学校放假,我都会去我的姑母家住一些时间。姑母家在一个叫荆竹坪的寨子。姑母劳作间隙,就带着我在寨子里挨家挨户串门,我因此认识了许多拐弯抹角的亲戚。有一次,
秋收季节,本该喜悦,我却悲催。我的女人跟人跑了。老爹帮我秋收,摔伤住在县医院里。儿子从教学楼上掉下来,住在镇医院里。我——够倒霉的吧。不过,你们千万不要同情我,那样我
摘 要:英国作家威廉·科贝特的《射手》是一篇成功的叙事散文。它以真实简约的情节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又以浅显直白的语言演绎了不同层级修辞的魅力。作者客观叙事、主观议论,着墨不多却又层层设伏,不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律师射手尤英的虚荣形象,更揭示了“虚荣扭曲人性”的散文主题。文章从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叙事技巧和修辞运用等方面对《射手》进行解析。  关键词:情节;人物刻画;叙事技巧;修辞  作者简介:
摘 要:林芙美子是昭和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一生短暂且受尽苦难。但却留下了很多作品。自传体小说《放浪记》的发表让她在文坛一举成名。除此之外,林芙美子的短篇作品也极具代表性,其中之一就是《晚菊》。本文拟以《晚菊》为例,分析小说中的表现技巧,探讨女性独特的描写手法,试分析林芙美子小说中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虚实转换;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女性意识  作者简介:王楚楚(1990.7-),女,汉族
李成旅居美国期间,曾由南至北游遍东西海岸及许多国家公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Zion的国家公园,位于大峡谷附近。去时是冬天,大雪甫息,一派清寂。只见山谷中山石挺拔,巍巍然
摘 要:艾丽丝·门罗,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女作家。《木星的卫星》是艾丽丝·门罗在198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本书由11篇作品构成,小说大都刻画了女性在经历暴力与磨难之后,在伤痛中寻找自我与人生意义的心理过程。本文聚焦小说中反抗型的女性形象,通过女性形象的类型及成因两个部分的分析,以此探究门罗创作的突出成就。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女性形象;特征;成因  作者简介:李育洋(1992-),
一个小寨子,黑色的,补丁一样缀在山坳。寨子周围是茂密的核桃树、烤烟地、玉米林。土地边缘,山岗连绵起伏,山中长满松树、柏树,以及其他不知名的树木。初夏时节,有风吹起,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