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邦:萤火虫为我证明

来源 :开放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88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国新,果树学专业博士,原是某农业大学的副教授.作为一名农业专家,他眼看着餐桌上的食物日益丰富却渐渐远离本味,食品安全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时有发生,这个学农的人,越来越坐不住了.他有一位热爱生活的妻子王雪梅,“好想念儿时的味道啊!”她经常如此念叨.你能理解日本的木村秋则为了妻子的健康选择了从事农业和放弃农药吗?
其他文献
文章以2005-2012年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我国强制实施XBRL为准自然实验,研究XBRL的实施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XBRL的实施未能缓解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且相较于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的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更高.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提供经验证据.
农业生产资金不足一直制约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传统以农村合作组织为核心的资金互助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生产资金不足问题.文章分析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内部”资金互助和“内部+外部”信用合作两种典型融资模式存在的不足,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视角提出以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之间商业信用为核心、以农产品订单未来收益权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为媒介的新型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并对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提出政策建议.
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职责划分还不够清晰,建设机制还不够健全,协同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导师师德评价考核结果的运用仍需要进一步强化.为此,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内外因两大驱动机制入手,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导师自身四个层面构建监督、管理、奖惩和自我建设体系,最终形成一个多维度、全方位,互相交融、环环相扣的“1+2+4+4”导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经久不衰、愈挫愈勇的力量之源,在疫情防控中再一次呈现了强大的功能和磅礴的力量,在凝聚精神力量、提供物质保障、储备战斗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中,通过凝聚强大的社会合力、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构建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等路径,可以有效地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
由于缺乏训练,拿人东西、嘲笑他人、说谎等消极社会行为的个体在小学生中约占30%.为减少学生消极的社会行为,本研究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对消极社会技能得分较高的学生进行了干预.团体心理训练的内容包括问候、沟通、情绪控制、感受表达、问题解决等技能.训练结果显示,受训学生的积极社会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消极社会技能得分有了明显的降低.因此,建议家长和学校要重视社会技能训练,特别是对那些消极社会技能得分较高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科学的训练,尽早引导学生掌握积极的社会行为技能.
分享式教学理念的核心词是分享,其基本的教学理念包括分享教学内容、学习乐趣、教学权力、学习伙伴和学习时空.“话题-内容-互学-分享-反思”构成分享式课堂教学模式.把分享式教学理念运用于“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选择性设置跨文化分享话题,让学生明确分享的具体内容,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自由选择互学模式,在展示分享互动中进行跨文化交流,最终达到反思、升华和进步,从而达到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目的 .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语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空间.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德语学科应主动承担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历史使命,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加强跨文化研究,扫清中德之间交流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构建互联互通、立体化、多层次的德语人才培养体系.
辽西走廊位于辽宁、河北和内蒙古三省区的交界地带,是沟通中原与东北重要的民族-经贸-文化廊道.辽西走廊是历史形成的多元经济、文化和民族交融之地,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多元一体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今“一带一路”背景下,辽西走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成为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国内各高校关于美育类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已颇见成效,然而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理论众多,但可操作性较弱;评价方法仍采用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课程评价滞后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立足美育类课堂教学实际,根据美育类课程的必修或选修课属性,对学生采取课程评价分流管理.其次,逐步改进传统的评价体系,力求做到多元化.最后,运用解构理念,调整课程评价的时序,尽量达到课程评价与教学同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工科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本文结合新冠疫情期间的网课反馈,从知识体系的复合性、实践能力的复合性以及思维方式的复合性三个方面讨论工科院校经管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偏差并提出了转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