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新闻记者必备四要素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uif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常年在牧区采访的记者,就如何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写好新闻报道,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在此愿与业界同仁分享。
  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
  每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去爱它、喜欢它,这样才会对它感兴趣、才能做好它。记者写新闻报道也一样,首先要做到热爱新闻事业,这是本人多年在牧区采访报道的体会。再就是,写新闻报道也需要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一个人的敏感也许是天生的,有的人天生就对某一行很有悟性,学得快。但另一方面敏感也与记者、编辑多年的工作积累有关,多采访多写新闻报道就会熟能生巧。所以每个新闻工作者要做好新闻报道,首先要喜爱这份职业,然后再兢兢业业地去做,做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敏感。
  二、要掌握新闻写作技巧
  作为记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众所周知,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至今多数人认可的新闻定义。新闻要真实,要实打实地报道,丝毫不能有瞒报、虚报的事件发生。不仅要把新闻事实写清楚,新闻中的五要素也不能忽视。使用语言表达时要准确,即遣词、用词都要符合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合乎逻辑,做到判断准确,推理正确,褒贬得当等。此外,所报道的新闻主题内容要新鲜,必须是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发生的新事件,或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要突出主题新意,才会有人看,才会有新闻价值。
  三、要多角度考虑问题,突出重点、亮点
  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能动辄就模仿别人的写作模式,这样养成坏毛病,影响独立思考的能力,写出来的新闻报道也没什么特色。
  那么,不同地区怎样结合本地区特点,抓好新闻报道呢?我认为,首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是关键。例如,《锡林郭勒日报》(蒙文版)作为锡盟党委机关报,多年来以辽阔的农牧区、广大农牧民服务为宗旨,发挥党报的宣传喉舌作用,赢得了广大牧民群众的好评。锡林郭勒草原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牧户居住分散,所以采访报道方面应采取因地制宜、灵活的方法。若完全采取都市报的新闻报道风格、手段,肯定行不通的。必须立足牧业、文化等独具特色的优势,围绕农牧民生产生活,进行重点报道。就仅采访报道方式而言,像乌珠穆沁草原、苏尼特草原来说,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大部分牧户草场都有几万亩。所以一整天驱车采访也就能见到几个牧户。所以记者下乡采访时提前做好策划,以点带面,选择典型的牧户,多角度、深层次采访是可取的有效办法。
  还有对锡林郭勒盟而言,全盟有30多万牧民群众,他们当中的大部分牧民看不懂汉文报刊,所以蒙文报刊才是他们收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所以要进一步发挥蒙文报纸的优势,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方法,多报道多关注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对版面进行改革,贴近牧民群众,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做好舆论引导,及时传达党的方针、政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信息传播手段的普及推广,对蒙文报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发挥蒙古语新闻报道的优势,宣传报道好在这片古老而神奇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文特色、浓郁的民俗民风等优秀民族文化,从而使其得到完整的传承,发扬光大呢?这是蒙文报记者编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蒙文报要想宣传好这些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民俗民风,就要把时政新闻与牧区独具特色的新闻结合起来,在寻找政府和牧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交叉点的问题上下功夫。时政新闻主要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指令、部署,党政领导的活动、工作动态,以及许多会议内容的报道。由于这类报道大多比较枯燥、单调,对此牧民有时厌倦,不爱看、不愿读。所以在牧区采写新闻应该站在牧民群众的角度看待问题,多注意多了解牧民群众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有疑问,要从本地特点出发,从时政新闻中选择与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或亮点、以及本地文化特色、产业优势等方面来报道,这样才能发现和捕捉到牧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近几年,《锡林郭勒日报》(蒙文版)为践行“三贴近”,进一步深入细致地了解牧民生产生活,丰富版面内容,开展了“记者住牧户”等大型采访活动,记者们纷纷深入牧区、蹲点牧户,与牧民同吃住、同劳动,在亲密接触中了解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并且成为牧民群众的贴心人。此项活动赢得了牧民们的普遍拥护,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本人也通过此次活动,亲身感受到了牧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但也发现了不少新闻线索,采写了许多优秀稿件,其中有获得了国家及自治区好新闻奖的作品。我觉得,《锡林郭勒日报》(蒙文版)结合当地实际,精心策划设计,开展符合本报、本地区的采访活动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关键。这样才能出好稿,出精品。
  《锡林郭勒日报》(蒙文版)的读者大部分是牧民,因此对上级方针政策的传达和解读也是很重要。日常报道中,政策性和时政性的报道都必不可少,这些新闻报道与牧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作为记者、编辑在新闻报道中不仅要做活时政方面的新闻,更要重视做深做细关系到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政策措施的解释。
  四、要在新闻采访上下功夫
  作为牧区记者,要采写有深度、有力度、可读性强、与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报道。采访中要贴近牧民群众,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和生产习惯,努力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尽量按照牧民群众的意识要求去采访。选题策划、话题选择,要多考虑牧民的感受,如此牧民才会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你的采访。在此基础上,写出广大牧民喜爱的作品,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牧区特色,这样我们所办的报纸才有读者,才能受到广大牧民群众的称赞。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盟日报社)
  编辑:邰山虎
其他文献
产品的过度包装日益泛滥.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应尽快加以治理。本文以月饼的过度包装为切入点从“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观出发,从政府立
【正】王教授是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创新思维研究中心主任。他在给东方希望集团讲课的时候,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在一个装满了水的杯子里,在保证水不溢出的前提下
脱贫攻坚是我省"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易地扶贫搬迁是重中之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省扶贫公司因业务与全省121个县级扶贫平台公司产生了股权和债权关系。面
社会发展的核心依托是经济进步,经济进步则要求各行业、领域综合发挥作用,医药工业经济是其中重要一环。基于此,本文以医药工业经济的现状作为切入点,简述其基本态势、热点方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出色地完成领导任务、发挥领导功能,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者素质。领导者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身
本文叙述核桃的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论证核桃仁为补脑食品。老年人长期食用,既能补脑,又可改善大脑功能,防止记忆力减退,有益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康。同时,能预防和治疗老年人
<正> 1.概述芥茉是一种香辛料,也是油料作物之一,作为以辣味为主的调味料,已有很长的应用历史。呈味物质主要是异硫氰酸酯类,一般以R—N=C=S来表示这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它们
<正> 酒中的铅锰多来自原料或工艺污染,有害元素的分析日益受到重视。经典的化学反应测定方法,对一年一度大批量酒样的监测普查工作已不适用。本文采取统一基体,借助石墨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