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麻醉方法的历史性队列研究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的麻醉方式用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探讨左心耳封堵术的适宜麻醉方法.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经皮左心耳封堵术99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3组:全身麻醉喉罩通气无肌松组(L组, 19例),全身麻醉插管肌松拮抗组(S组,40例),全身麻醉插管无肌松拮抗组(G组,40例). L组和S组用静脉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和维持;L组无肌松药,用喉罩;S组用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术毕舒更葡糖钠拮抗肌松;G组TCI丙泊酚,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行气管插管,术毕未拮抗肌松.观察术毕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中经食管超声探头放置成功率、术中喉罩移位或漏气发生率、喉罩改为气管插管率及苏醒后麻醉相关不良事件. 结果 L组、S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G组[(2.5±0.5)、(1.9±0.6) min 比(22.2±7.1) min,P<0.05];意识恢复时间L组、S组[(3.4±0.6) min和(2.7±0.6) min]明显短于G组[(28.8±12.9) min](P<0.05);拔管时间L组和S组[(4.5±1.0) min和(3.6±1.0) min]明显短于G组[(34.6±16.0) min](P<0.05);PACU停留时间L组和S组[(28±4) min和(26±5) min],明显短于G组[(65±20) min](P<0.05);食管超声探头一次置入成功率L组为42.1%、S组和G组均>95%(P<0.05);术中喉罩移位率L组为36.8%;L组改为气管插管率为21.1%. S组、L组苏醒后一过性低氧血症、躁动、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的发生率较G组低(P<0.05). 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罗库溴铵全身麻醉插管、术毕舒更葡糖钠拮抗肌松的麻醉方法具有术中气道可控性好,术毕苏醒快、拔管早,一过性低氧血症、躁动发生率低等优势.
其他文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渗透因子(VP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的细胞因子,参与体内多种疾病过程,本文就VEGF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进行综述。
目的 查明暴发原因和传播途径,分析流行因素,评价控制效果,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用病例对照与回顾性队列研究探索甲型肝炎暴发危险因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379-5p(miR-379-5p)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检测膀胱癌组织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中miR-379-5p表达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患者CPB前后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 TEG)与常规凝血试验及CPB相关参数之间相关性,研究TEG及凝血试验在心脏手术CPB前后的变化特点及其在心脏外科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个结构相关的生长因子大家族的一员,具有广泛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功能.肺组织中多种细胞如肺泡巨噬细胞和肺纤维原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均可合成TGF-β.发作期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以及在中度和重度哮喘患者气道黏膜活检标本中,TGF-β为过度表达.TGF-β可加重气道上皮的损害,刺激成纤维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目的 探讨北京市亚北地区妇科门诊就诊的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导游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航空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1069例患者的宫颈脱落上皮细胞样本进行HPV感染筛查,对HPV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069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311例,检出率为29.09%;检出20个亚型,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型别为HPV-16,其余
目的 探讨精准心脏麻醉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8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级Ⅰ~Ⅳ级,采
结核病在我国呈死灰复燃态势,而抗结核治疗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这给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将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17例肺结核抗结核治疗伴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17例肺结核患者中,2例为血行播散型,15例为继发型肺结核;其中初治14例,复治3例;痰涂片阳性7例,阴性10例;病程1~5年,X线胸片/CT示病变部位,3例见双肺,14例见上中肺野(右6例,左4例,两侧4例),4
目的 探讨尿液中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adder cancer specific nuclear matrix protein-4,BLCA-4)对于诊断膀胱癌及术后监测膀胱癌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2月
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是一种新的CC趋化因子,具有选择性诱导T细胞的迁移,尤其是将Th2细胞从外周募集至炎症部位,参与了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研究显示TARC在哮喘的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TARC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探讨通过抑制TARC的作用为治疗哮喘提供新方法和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