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粗鲁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曾说过:“默默无闻的书会戏剧性地变成畅销书,理解这种现象的最佳方式是把它看作一种传染病。想法、产品、信息和行为的传播方式跟病毒是一样的。”可要是反过来,如果一本书专门反对某种病毒式的流行现象,它可能会变得更畅销,因为人人都想拥有解毒剂或杀毒软件。
  英国女作家琳·特鲁斯正是因为她对抗“流行病毒”的本领而名声大噪。她的成名作《吃饭,开枪,走人》讨论的是当今英语写作中对标点符号的滥用,题目“Eats,Shoots,andLeaves”是一个笑话,作者想说熊猫吃竹笋和竹叶,但因为标点符号的误用,造成的效果竟是熊猫在餐馆吃饭,开枪打人然后扬长而去。这本书写得又愤怒又可笑,抓住一点小错误就奋力抨击,后来居然成为《纽约时报》年度排名第一的畅销书,特鲁斯也因其不依不饶的作风而被尊为“容忍限度为零的女皇”。
  实际上,特鲁斯的愤怒里有一种很卡通的味道,有些像《爱丽丝漫游奇境》里不停地下令砍人的红方皇后。她的新书题名为《拒人千里之外——当今世界的彻底该死的粗鲁,或关门呆在家里的六大原因》,讨论的是礼貌在英国的衰落。在书的衬页上,我们看到特鲁斯手持竹子悠然微笑的照片,书中的她却从来不笑,时而暴跳如雷,时而委屈万分,从不吝惜刻薄的讽刺,偶尔还抛出几个恶毒的冷段子,夸张的情绪化的风格就像胡椒面。
  特鲁斯告诉我们,礼貌的演变跟文明化的进程紧密相关,在18世纪以前的欧洲,人们一直认为吐口水有益健康,把口水吐到地上然后用脚去擦是文人雅士的表现。相比之下,我国古代的和尚的规矩要进步得多:“云何唾?唾不得作声。不得在上座前唾。不得唾净地。不得在食前唾,若不可忍,起避去,莫令余人得恼。”(《一切有部律论》)。可惜的是,现代中国人却常给人留下随地吐口水的印象。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在文明礼貌的形式中,我们能够看到对他人存在的承认和尊重的程度,这是非常基本的伦理问题,可以直接显示出社会的文明程度。
  事实上,特鲁斯对礼貌的衰落的愤怒正是她对当代社会文化的不满的表征,这跟她所认同的伦理价值观念有直接的关联。尽管特鲁斯被称作“容忍限度为零的女皇”,她其实是个伤感的怀旧分子。特鲁斯本人出身于工人阶层并且在商店里工作过,深知普通人生活中的烦躁无聊。但因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她自认要比历史上大多数工人阶级女性幸运得多,因为她享受到了战后繁荣、社会的自由化、1944年的教育法案、同等收入和有效避孕的好处,并成为一个追求多种选择的自由主义者。她习惯慢节奏的交往方式,打球出现失误的时候要跟同伴说很多声对不起,她懂得替别人着想,甚至会跟自己的猫聊天。
  可惜,新的信息技术的推广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异化现象。人们变成了网络、信用卡和超市的奴隶,以至于无法进行有人性的交流。特鲁斯哀叹,在家里整天上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当人们习惯了网络上的操作,出门看到别人不顺眼就会想点鼠标将其删除,在选择宗教信仰的时候也会想起电脑里的菜单文件。
  在我看来,特鲁斯对虚拟空间的批判是这本书中最有说服力的部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世界因为互联网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千五百年的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实践被抹杀掉了。特鲁斯告诫我们,网络搜索不过是在变相满足人们的贪欲。从表面上看,网络搜索可以让你找到大量飞速传播的信息,可是这并不等同于自由意志,我们对可选择的东西的列表只能被动接受。
  从准备好的选择里选出一个其实是个负担,但是它化装成了特权,而且这导致了对自由选择的过度开发——网络说,“点击就能发现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广告说,“前所未有的更多选择!”政客们说,“人民希望得到更多的选择。”杂志说,“你死以前要做的八千件事……”这样一来,人们永远处于一个被鼓动的处境里,每天盘算着所有没做的选择和可能失去的东西。
  从这里可以看到,特鲁斯对“自由选择”的幻象非常有识别能力,当新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方式变成了奴役我们的枷锁,整个文化都会出问题,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也会进退失据。最后的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仇恨,他人即地狱,温情融洽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不管上帝会不会发笑,人类总是会感到害怕。所以,我们会欣赏并赞同特鲁斯,为了反对粗鲁,发火有理,生气也值得。因为,有礼貌不但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抵抗文化衰落的方式—及时地跟陌生人说句“对不起”,也许上帝就会原谅我们。
其他文献
顽固的批判者  叫淋巴瘤的疾病毫不留情地带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银幕上最顽固的社会批判者—西德尼·吕美特。这个大萧条时代成长于纽约下东区平民家庭的孩子,见惯了生活中的饥寒交迫和社会上的体制性腐败,对司法公正和民主精神有偏执的信念,他深知节俭与效率是艺术家的最高美德。当个人与制度发生惨烈的碰撞时,他总是同情地站在鸡蛋那边。他的全部电影作品构成一部完整的战后美国社会道德及意识形态批评光谱。  在冷战阴云笼
期刊
他最大程度地满足着观众虚掷的英雄主义梦想和破坏欲,得意地炫耀着强健的美国肌肉,大声向全世界广播着:欢迎光临贝式靶场。    再再过几天,国内青少年的暑期高潮、军品迷发遍满网的技术帖、淘宝玩具卖家的业绩拐点、某些车型的销售旺季、影院票房的黄金时刻,将伴随着电影《变形金刚3:暗月之时》的上映而相继出现。  很难有哪个系列电影,能像《变形金刚》一样,在让观众大方的争先掏光荷包之后,还能继续从玩具模型到汽
期刊
每个大明星背后都有个复杂的故事,有的和着泪,有的充满了叹和惋,都是错。  金城武的故事很无趣,短短一段话就讲完了,平淡无奇,十七岁那年拍广告出道,入行21年来一直跟着一个经纪人,偶像出身,拍过一些电影,出过一些唱片,歌唱得不太好,演戏从没拿过奖。  几年一部电影,才肯出来宣传,采访时总是特别客气,但说的以废话居多。  他做明星,做得相当累,接戏,很慎重,挑导演挑剧本挑搭档,候场的时候,还要对台词挑
期刊
5月底,阿尔卑斯的寒流突袭两日后,被匈牙利的热浪取而代之。清晨6点太阳已经上竿头,一直灿烂到夜里9点。  先要寻找贝多芬,可他在维也纳搬过30多处家,何止是狡兔三窟。最终决定到他在暴风雨中辞世的房子去看看,可是大门紧闭,夕阳渐沉,按门铃也无人答应。贴着停了一街的车,走下Doelinger窄巷,一边侧着身子给车让路,一边想像一身灰大衣的老聋子背着手散步的背影。  才50米不到,已抵达了1817年贝多
期刊
美国IT界从来不缺少传奇人物。  其中,马克·扎克伯格可能是近期最红的明星。有部电影《社交网络》就讲他创建Facebook的过程。这部电影差点摘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这位兄弟1984年出生,金牛座,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符合社会上对“80后”的一切传统定义:无忧无虑,爱叛逆。  据说扎克伯格从小就是电脑神童,但我觉得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那个年代家境好一些的小孩接触电脑都早,当小孩遇到电脑可以说是干
期刊
每个人都有单反梦,似乎有了单反机才能拍出好照片。  可但凡高端的单反机都外形过大,  尤其是对于出行时最需要的随手拍来说,  实在不是上选。而不计其数的消费卡片,虽然纤薄娇小,  却在成像质量上要逊色很多。  此时你需要的,是一款拥有优质画面  又能装入口袋的“范儿”小相机。    Canon G12  你可能会把用来描述那个一见钟情的姑娘的形容词用在它身上,没错,有些东西看起来就很特别,Cano
期刊
整个支付宝股权的转移,  只不过是马云给国家做的一个顺手人情罢了,  “爱国”的马云依然是一个商人,  他只是希望将支付宝置于自己控制的内资公司之下后,  能增加跟雅虎的股权谈判筹码而已。    膨胀的剑客  云是个武侠迷,阿里巴巴集团每个人都有一个花名,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名字用尽了,就用《仙剑奇侠》中的名字。马云的花名是“风清扬”,该人物来源于《笑傲江湖》,威望显赫,剑法极高,性情淡泊。  连着考
期刊
瘦弱的女孩,十指间有行云流水的柔软,也有推山揽日的力量。  她被称为古筝界的郎朗,年纪轻轻被贯为“著名古筝演奏家”。乐评人说她是“古筝第一人”,不只她的演奏,她的古典美也让人着迷。她在古典与时尚之间行走得游刃有余,将古筝弹出爵士的味道,令西方人为这件神秘的东方传统乐器着迷……  然而,“再忙不忘记体会生活的细节。”古筝美女吉炜在微博里写下了自己颇具时尚古典味道的生活心态。    学琴,搭上顺风车 
期刊
相对于传统陶瓷烧结工艺,采用大功率CO2激光进行陶瓷烧结可以获得更好的物理性能。但原始激光束光强的不均匀分布影响了陶瓷改性的一致性,不利于激光烧结工艺的准确控制,严重者还会损坏陶瓷。 针对实验室用大功率CO2激光的光束特性和烧结陶瓷实验时对光斑的特定要求,本研究从理论设计了一套激光均束装置。该套装置主要由两块反射型带式积分镜和一块球面反射镜组成,两块反射型带式积分镜将原始激光束在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进行分割,被分割的光束经球面反射镜反射后重叠在靶面上,获得的光斑是一个均匀的方形光斑。通过理论模拟
永远有戏    我依稀还记得2000年春天,我们在清华大学艺教中心的舞台上用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作为自己的毕业大戏。那天天气很凉,但是舞台上很热。谢幕的时候,每一个演员都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四年大学的内心感受,我说的是:“清华的舞台上不会总有我们,但是清华的舞台上总有话剧”。  现在回头想起来,从排练到演出我们都非常浅陋,甚至还有些幼稚。但是谢幕的时候,每个人说的都是实话,因为从1928年王文显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