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氮/钛结构及摩擦学特性

来源 :金属热处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boy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小掠射角X射线衍射(GXRD)分析测定了铝合金LY12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氮再注入钛的改性层成分分布及相组成.测量了纳米硬度,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及磨痕形貌观察.讨论了磁控靶溅射电流40mA、400mA对改性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在注入层呈高斯分布,钛沿注入方向逐渐减少,钛的注入使氮的分布展宽,在400mA下注钛有钛的沉积层出现.和LY12相比,摩擦学性能显著提高,粘着磨损程度显著减轻,400mA下改善幅度更大,形成TiO2、TiN、TiAl3、Al203、Al
其他文献
本文从现代优化计算方法的角度出发,针对CDMA最优多用户检测问题的难解性,结合CDMA通信的实际特点,利用遗传方法适合多变量数值求解、较好的兼容性及模拟退火算法好的加速性,
为研究旋转厚圆柱壳的动力特性 ,采用九结点退化壳体单元有限元法 ,对于壳体达到平衡位置以前的状态 ,采用非线性板壳理论求解 ,然后采用线性理论研究圆柱壳的动力特性。模型
利用Logistic分布简单样本的样本均值及样本方差, 建立Logiatic分布位置参数及尺度参数的渐近正态估计量,进而得到分布参数的渐近置信估计.
介绍了新型的偏振无关光隔离器 ,给出了 walk- off型单级偏振无关光隔离器的设计及原理分析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最大隔离度达到了 45 .17d B,隔离度大于 35 d
报道了一种基于荧光内滤效应的荧光增强型锂离子光化学传感器 ,将荧光试剂、亲脂性 pH指示剂和锂离子中性载体结合在增塑的PVC膜中 ,Li+与H+在膜相中的竞争萃取效应引起受亲
对一类含时哈密顿量在渐近情况下存在一种特殊形式的不变量,与这种不变量相关联的Lewis相因子在渐近极限下便成为Berry相因子,从而揭示了Lewis相因子与Berry相因子的联系。
提出了球形主体分子的设计思想 ,把具有球形结构的分子柏木醇 ( 1)、马钱子碱 ( 2 )、三乙烯二胺 ( 1,4-二氮-二环 [2 .2 .2 ]辛烷 ) ( 3 )作为主体分子 ,把酚类化合物 ,诸如
利用光子流概念研究了三波混频中本征模状态的相位和光子流的变化,以及该状态对光波的初始相位和初始光子流的要求,研究了三波混频中只有光子流的交换却没有相位变化的特殊状态
运用化学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建立了一维激波诱导可燃气体爆燃的九化学反应模型 ,完成了CO气体爆燃过程的数值模拟 ,由CO气体密度的变化以及流场中压力和温度的相应变化 ,清楚
报道了35 ps激光脉冲射入直径为10 mm KTP晶体球的第Ⅰ类相位匹配二次谐波产生实验,根据二次谐波产生转换效率直接测量了KTP晶体的第Ⅰ类相位匹配曲线及相应的有效非线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