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联排喻引,体物又抒情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一个物体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点。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留心身边的美,做一个美的发现者;语文学习中,我们则需要具备相关的语言表达技巧,用它来传递那份独一无二的美。状物抒情类题目一方面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还能考查考生的审美能力和学识素养。
  这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内容上描写有顺序、联想要具体,形式上排比增气势、比喻见形象、引用出文采。
  ·内容· 描写有序
  状物时,针对题目中给出的跟空间有关的景物,有序着笔,是简单易用的方法。由高到低着笔可以给人立体感,由远及近着笔会增强画面感,从上下、左右、前后等顺序依次著笔会体现作者清晰的思路。
  请以“窗外”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
  要求写窗外的景色,隐含着一个视角,即作者是站在屋里的。不管窗外事物是在低处还是在高处,都适合用由远及近或者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写,因为这样写给人立体感的同时也容易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相应的画面。
  参考答案:我伫立窗前,放眼望去,与天相接的地方,一幢幢高楼错落有致,各自以各自的风韵蹒跚而来。在粉红、灰白、淡绿、雪白的墙体比拼中,有的楼房出奇制胜,露出了暗红、深蓝的屋顶。我突然记起一句话:只有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很低,世界才会变得很大很大。那些谦卑而别致的墙面,赢得了我这个偶然邂逅的评委的青睐。
  ·内容·联想具体
  状物抒情篇,一般都要求考生写清楚景物的特点。为了丰富内容,考生可以适当联想,也可以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使上下句间的内容坚持相近或相反的原则。文章可通过同义叠加来强化情感,或者通过正反对比来突出情感。
  请围绕“水”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写出水的特点,不超过150字。
  面对这样的题目,考生三言两语就可以将眼前所见的景物状态描写清楚,所以考生不妨采取联想的方式,虚实结合,丰富文章内容。
  参考答案:我生性爱水,眼前平静的湖面,似乎具有神奇的力量,将我躁动不安的心平复如初。我看到水底的倒影以及倒影旁边的夕阳,仿佛看到了徐志摩笔下充满柔情的康桥。从眼前这平静的湖面,我又想起,长江边上,我听到江水有节奏的敲打声,似乎听到了大自然的心跳。
  ·手法·排比造势
  状物抒情类题目的考查很容易运用到修辞手法,有时候,命题人也可能会借此来考查考生的修辞运用能力,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关注题干中是否有修辞方面的要求。
  请围绕“老鹰”写一段抒情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当天空暂别响晴,大地笼罩着雨雷云风时,我抬头,惊讶地发现,暴雨中,天空依然飞着老鹰,它们携着尖利的目光,迎着充满挑战的苍穹!当乌云遮住了阿波罗的光芒,马尔斯之矛重新在空中作响,我抬头,欣慰地发现,暴雨中,天空依然飞着老鹰,它们向着北极星,用翱翔诠释着玄武岩上汉谟拉比的神圣!当厉闪划破天幕,大树也在暴风雨中折服,我抬头,惊喜地发现,暴雨中,天空依然飞着老鹰,它们任雨水打湿羽毛,仍展开那双翅膀,奋勇前行!
  这篇状物散文,托物言志,借老鹰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追求与志向。文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气势强劲;多处运用象征的手法,赞美了老鹰顽强的品格,表达了自己对老鹰的喜爱之情。
  常见的手法还有设喻见形——运用比喻,使刻画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引论强理——引用诗词一方面会增加文章的文采,另一方面也能长话短说,节省笔墨。
其他文献
袁枚的《随园诗话》中,题于古树上的诗云:“遥知此去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江西太守读之,念想悲鸟号古木、花枝随风无处依的戚戚景象,怆然,遂停斧不伐。何也?乃以情动人、以理晓人也。  老子曾说:“舌存以其柔也,齿亡以其刚也。”确实如此,过刚易折。比干刚正忠谏,落得挖心之下场后,殷商依旧覆灭。屈子刚直力谏,却被逼得自投汨罗江,然仍改变不了楚国被兼并的悲剧。理本刚直,若
期刊
郭川,竞技者也,好搏巨波。然善骑音或坠于马,善舟楫者或溺于水,如是也,竟失联,恐凶多吉少。  事出,哗然。或曰其自私也,弃妻儿家室于不顾;或曰其大勇也。余不揣冒昧,姑妄评议。  竞技者,其精粹在于“竞”。与他人竞,竞中下者也;与已竞,上者也。所谓“更高、更快、更强”者,如是而已。郭君弄潮于沧浪之间,竞技于生死之中,岂无竞技之精粹?再者,吾国虽善陆艺,海技竟不如人。郭君之举,实吾国之开天辟地者也。于
期刊
【作者简介】万超建,湖北武汉特级教师,高考阅卷组小组长,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所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叶圣陶杯”“语文报杯”等作文大赛的一等奖。  近年来,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宠儿, 与新材料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写作的针对性更强。我们根据作文题任务指令的不同,把任务驱动型作文划分为标准类和变式类。  一、表态说理类  【真题再现】
期刊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经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申遗成功有利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走向国外。申遗并非单纯追求一个“非遗”的名号,申遗成功,表明世界对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予以了认同
期刊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在阔步迈向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中,繁荣的文艺是催发人民奋勇前行的号角,来自文化的自信是弘扬中國精神的动力。2016年12月,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下文简称“文代会”)在京召开,群贤毕至,星光闪耀。  习言习语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对文艺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在第十次文代会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
期刊
现实主义需要干涉生活  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习近平主席  【现实阵线】现实题材电视剧萎落久矣。每年广电总局都要求各卫视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播出量要占到总播出量的40%以上,但实际上,各卫视播放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几乎就等于家庭伦理剧和都市情感剧。在电视剧的创作场中,满屏都是“幸福生活”和“美好时代”,而那些反映教育问题、控诉司法不公現象、表现官民关系的电视剧少之又少。  【思考】这样的创作态势
期刊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强调“士”,实是不精确。《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而且一般的“士”即使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
期刊
飞行3天,太空生活30天,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天宫”二号开展科学实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2016年11月18日,他们结束33天的太空遨游,“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阿木古郎草原的主着陆场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17年了,从“神舟”一号到如今的“神舟”十一号,17年的艰苦探索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让中国一次次向着探索浩渺宇宙的梦想迈进。这17年的不断攀登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砥砺
期刊
对比论证代表了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将矛盾和具有差异的双方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与比较,从而揭示论点的本质。在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不失为一种实用、高效的写作方法。对比论证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古今、中外、真假、善恶等,都可以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强化论点,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同样,在使用素材时挖掘可进行对比的方面,也会让我们的文章内容丰富、充实,具有说服力。因此,对比既可以是论证的方
期刊
名师简介:向明康,湖南省特级教师,中国修辞学会阅读与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专家评审组评委,湖南省中语会会员。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类与文学类作品3000余篇,主编参编教学论著56部。  议论文重在推论说理,所以逻辑思路要清楚,思想脉络要分明。善用过渡,会使文章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语意分明,文气贯通,结构严谨,全文浑然一体。就议论文看,过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由材料到观点的过渡  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