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代赭汤联合特定穴电针辅助治疗术后胃瘫(胃虚痰阻型)的疗效观察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ng19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并比较旋覆代赭汤联合特定穴电针与特定穴针刺辅助治疗术后胃瘫(胃虚痰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将40例外科术后发生胃瘫(胃虚痰阻型)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20例和针刺组20例(针刺组因病情加重脱落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辅助旋覆代赭汤联合特定穴(足三里、上巨虚)电针治疗,特定穴:内关、公孙、膻中、中脘、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1 次/d.针刺组仅辅助特定穴针刺治疗,选穴同联合组(非电针),1次/d,均治疗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胃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GCSI)评分、日(24 h)胃液引流量及胃管留置时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GCSI)评分、日(24 h)胃液引流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联合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针刺组(均P<0.05).联合组胃管留置时间显著少于针刺组(P<0.05).(2)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20/20),针刺组为84.21%(16/19).联合组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联合特定穴电针与特定穴针刺辅助治疗术后胃瘫均有效.而联合治疗在改善术后胃瘫(胃虚痰阻型)的恶心呕吐、腹饱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减少胃液引出量、缩短胃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中医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对失眠症的治疗效果,及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怡神助眠汤,观察组给予颈部推拿加经颅磁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指数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67%(32/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27/33),差异有统
目的 观察温阳益肾汤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温阳益肾汤和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为(6.17±0.71)mmol/L、低于对照组(6.96±0.83)mmol/L;餐后血糖(餐后2 h)(8.30+1.15)mmol/L、低于对照组(9.97±1.70)mm
传统湖湘针推流派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湖湘五经配伍是其重要分支,起源于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五经治脏腑”,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针经治脏”的五经内涵.该文介绍基于湖湘“五经配伍”“针经治脏”“灸经调脏”“五行制化”等学术理论指导下,根据导致骨性癌痛的虚、瘀、痰等病因病机,运用“针五经、调五脏、和五行”来论治骨性癌痛,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加强疗效,使癌痛治疗多元化,挖掘针灸和肿瘤的关联性,开拓临床应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