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要员张冲策划的“伍豪事件”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ao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冲,生于1904年,1923年加入国民党。由于他才华出众,熟谙俄语,通晓苏联事务,深得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器重。30年代初,张冲升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中统”前身)总干事,主管情报事务。1932年2月,在他主谋下,上海《申报》等多家媒体相继刊出了《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伍豪”是周恩来的化名。张冲此举是企图蛊惑人心,制造混乱,瓦解中共组织。
  1931年11月,张冲的部下黄凯奉调到上海,担任调查科上海站特派员。此时恰逢中共地下党严惩叛徒和国民党特务。黄凯手下的王斌、陆元虎等相继被暗杀。刚刚成立的中统工作团,“都成了治丧委员会了”。
  1932年2月,张冲由南京到上海来主持部下的丧事。事后,在与黄凯谈工作时讲到,目前共产党经济困难,处境不好,可能会有许多党员思想动摇。张冲提出,“可以试用周恩来的化名伍豪,冒充刊登脱党启事”,以此来吸引更多人自首。张冲的想法,很为黄凯赞同。于是,张冲连夜起草了一份《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第二天交由黄凯派人送到上海几家主要大报去刊登。
  2月15日,黄凯派人将人送到申报馆广告处。《申报》的律师认为,这个启事称有243人脱党而只具伍豪一人姓名,有明显漏洞,决定暂不刊登。但《时报》在16日、17日两天的号外版上首先刊登了这个启事。18日、19日,《新闻报》接着刊登。国民党新闻检查处随即派员向《申报》施加压力,《申报》才于2月20日、21日连续刊登了两天。这两天,《时事新报》也同时刊登。
  《申报》是当时中国第一大报,它刊登此启事,影响要比其他小报要大得多。
  连续两天的启事,《申报》都刊登在广告版十分醒目的位置。标题用了最大的字号,通栏到底,使之成了当天广告版上最为突出的一条:
  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
  敝人等深信中国共产党目前所取之手段,所谓发展红军牵制现政府者,无异消杀中国抗日之力量,其结果必为日本之傀儡,而陷于中国民族于万劫不回之境地,有违本人从事革命之初衷。况该党所采之国际路线,乃苏联利己之政策。苏联口口声声之要反对帝国主义,而自己却与帝国主义妥协。试观目前日本侵略中国,苏联不但不严守中立,而且将中东路借日运兵,且与日本订立互不侵犯条约,以助长其侵略之气焰。平时所谓扶助弱小民族者,皆为欺骗国人之口号。敝人本良心之觉悟,特此退出国际指导之中国共产党。
  伍豪等二百四十三人启
  张冲一手炮制这个启事,可谓用心险恶。寥寥数语,含义颇深。他盗用周恩来的名义,定位是“脱离共党”,“退出國际指导之中国共产党”,而不是“自首”、“变节”,似乎比较中和。文中所述,对共产党也不用恶言恶语,不作刻意丑化,而是凭借他自己对苏联问题的研究了解,从中日苏国际关系的大局着眼,以民族利益的利害作比较,借中国民众普遍不满苏联对日本妥协政策的情绪,声称其以前“所取手段”、“所采路线”,结果“有违初衷”,认识“皆为欺骗”,因而有了“良心之觉悟”。启事行文完全是一个为国家、为民族着想者的幡然醒悟,词意分寸,比较符合周恩来这样地位、身份的人所言。正因为如此,这个伪造的启事,极具迷惑性。
  其实,张冲并不知道,此时周恩来根本不在上海。他早在两个多月前就撤到江西苏区。2月16日,留守上海的中共临时中央局负责人一看到这个启事,立即识破这是国民党的阴谋,当即决定采取措施,予以反击辟谣。此后几天,随着多家报纸的相继刊登,他们更感到事态严重,紧急组织力量投入行动。
  中共上海地下党的第一个反击举措,是在《申报》上刊登辟谣广告。
  2月18日,地下党派人给《申报》送去一则伍豪启事,针锋相对地否认伪造的启事。但报社广告处表示本报并未刊登启事,所以也不便刊登他们的启事。
  2月20日和21日,《申报》刊登张冲伪造的启事后,地下党又派人去交涉。广告处律师答称:铺保手续不合,不能刊登。几经交涉,终于在总经理史量才、顾问陶行知的支持下,同意用广告处的名义,在报上公开答复。于是,2月22日,《申报》在同样的版面位置上,刊登一则别出心裁的启事:
  伍豪先生鉴:承于本月18日送来广告启事一则,因福昌床公司否认担保,手续不合,致未刊出。申报馆广告处启。
  这大概是《申报》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则启事广告。本来,这种纯属报馆广告处与客户双方之间的业务问题,根本无需公开刊登这样的启事,多此一举。这样广而告之的做法,实际上是曲笔传意,别有所指。意在告诉大众:伍豪本人,另有一则启事,未能刊出。这则18日就送给报社的广告启事,必定与16日以来连续在各报刊登的《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有关,其内容必定有所不同。后一个未刊出的启事,显然是针对前一个已刊出的启事而写的,后者意在否定前者,只是由于受到某种限制,《申报》不能刊登而已。
  这是当时中共留守上海的临时中央局负责人,在国民党统治下所能做到的最及时有效的公开辟谣方法。虽然笔法曲折,但否认张冲伪造的启事,指向明确,含义清楚,凡是中共党内的同志看到,心里自然会明白。
  中共上海地下党采取的第二个行动,是立即散发传单辟谣。2月20日,即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的名义,在上海广为散发了题为《反对国民党的无耻造谣》的传单。传单说:“最近在《时报》、《新闻报》各反动报纸堆中所登载的伍豪等二百四十三人脱离共产党广告,就是帝国主义走狗国民党无耻造谣的一例……无论这些狗东西怎样造谣诬蔑,并不能动摇共产党在劳苦群众中的威信!”
  第三个行动,是利用自己的宣传阵地辟谣。
  2月27日,在上海秘密出版的党报《实报》第11期,刊登了一篇由党组织代写的《伍豪启事》。郑重声明:所谓《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是国民党造谣诬蔑的新把戏”。这一期《实报》同时还发表了题为《国民党造谣诬蔑的又一标本》的评论文章。指出:“疯狂的白色恐怖,以卑鄙的造谣……假借伍豪同志的名义来污蔑伍豪同志(共产党的领袖之一),污蔑中国共产党。”   第四个更有力的措施,是聘请外籍名律师代言辟谣。党组织通过关系,请当时上海著名的法国律师、《申报》常年法律顾问巴和出面,在3月4日《申报》广告栏的显要位置,刊出了一则《巴和律师代表周少山紧要启事》。启事也做了大号字的标题,十分醒目。文曰:
  兹据周少山君来所声称:渠撰投文稿曾用别名伍豪二字。近日报载伍豪等二百四十三人脱离共产党启事一则,辱劳国内外亲戚友好函电存问。惟渠伍豪之名除撰述文字外,绝未用作对外活动,是该伍豪君定系另有其人;所谓二百四十三人同时脱离共党之事,实与渠无关。事关个人名誉,易滋误会,更恐有不肖之徒颠倒是非,藉端生事,特委请贵律师代为声明,并答谢戚友之函电存问者云云前来。据此,合行代为登报如左。
  事务所法大马路
  四十一号六楼五号
  电话一万三千三百三十九号
  周少山,是周恩来的另一个别名。这个启事,以巴和律师的名义,代表当事人澄清事实,等于公开辟了谣。其所述内容直截了当,直接针对所谓的“脱党启事”,回击十分有力。比起曲笔手法的第一个启事来,效果无疑要好得多。巴和是上海享有盛誉的大律师,由他代言声明,不仅权威性强,而且他是法国人,国民党政府也奈何他不得。
  不到二十天时间内,中共临时中央局连续出手,以这四项举措,澄清事实真相,有力击破谣言,消解了伪造启事的影响。他们尽心尽责,周密周全,为周恩来洗清了泼在身上的污水,也为日后的辩白留下了确凿的实证。张冲炮制的这个伍豪启事,因此也就成了一个哑炮。黄凯事后失望地说:启事登出后,“哪知毫无反响,好久无人来向各机关秘密自首。”
  已在江西苏区的周恩来,很快就获知上海发生的这幕闹剧。作为被诬陷的当事人,他当然必须立即作出澄清,揭露國民党特务的阴谋。在当时,事实也极为容易说明,周恩来身在瑞金,怎么会在上海刊登启事?但这毕竟已惹上了麻烦,仅凭个人的陈述是不够的,必须由组织出面,正式表明态度,留下历史结论。
  于是,与上海地下党的行动遥相呼应,中共中央在2月下旬,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名义,发布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布告,再次作出公开澄清。布告说:
  上海时事新报、时报、申报等于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日左右连日登载“伍豪等二百四十三人”的冒名启事,宣称脱离共产党,而事实上伍豪同志正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担任军委会的职务,不但绝对没有脱离共产党的事实,而且更不会发表那个启事里的荒谬反动的言论,这显然是屠杀工农兵士而出卖中国于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党徒的造谣诬蔑。
  至此,这场由张冲一手炮制的造假闹剧,以一无所获而告终。中共方面的及时处置,戳穿谣言,澄清事实,挫败了张冲的阴谋。
  周恩来撇清被诬的谎言,已还清白之身。但伍豪事件,却留下了孽根。三十五年后,身为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因本来早已澄清的伍豪事件,竟在“文革”乱世中连遭明枪暗箭。
  (摘自团结出版社《张冲传》 )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在中国“租借”了山东威海的英国人,把他们在印度雇佣印度锡克兵的经验,搬到了中国,在威海建立了一支“中国军团”。这支军队的服装跟印度的锡克兵一模一样,头上也顶着个头巾形的帽子。据史料记载,“中国军团”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长枪队、炮队、机枪队、骑兵队一应俱全。从这支军队留下来的老照片来看,这些来自山东各地的小伙子们,虽然头上裹着头巾显得有点怪异,但军容严整,浑身上下透着精神,甚至可以说是有
期刊
女星张庭人气窜升后,节目邀约不断,近日录大陆节目《天生我有才》,被问到“最近性能力如何”,先是愣了一秒,接着竟开诚布公。  一档大陆电视节目中,需要女嘉宾回答“最近性能力如何”的问题,这不仅让女嘉宾张庭一愣,相信也让很多局外人一愣。直言这个问题有点难以启齿。不过,张庭还是挺机智,用职业级哭腔对空大喊“不是我(性能力)下降,是皇上不点我!”  《天生我有才》是浙江卫视全力打造的助力优质创业项目的电视
期刊
一场打着慈善旗号的德州扑克“比赛”,让歌手汪峰在这个春天里终于“火”了。看看汪峰本人怎么说吧。“我真的不清楚这样一个慈善赛怎么就变成了涉赌”,可仔细研究下他说的“慈善赛”的规则就知道,每位参赛者需缴纳3000元的所谓报名费,便可购买12000的筹码参加比赛;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比赛允许“可无限次rebuy”,即可以无限次花3000元报名,重新购买筹码重新入局。玩过德州扑克的老手必然知道,“可无限re
期刊
1976年, 那是噩梦初醒、曙光微露,但远非风和日丽而是风云激荡的年头,三中全会还没开,平反冤假错案正突破阻力进行,真理标准讨论波及全国;一个似乎偶然的机缘促成了丙辰(1976年)清明“天安门事件”的平反……人们满怀希望,期待着“每天出现的太阳都是新的”。  《诗刊》刚组织了一次关于“天安门诗歌”的座谈,这时正筹备开一个大规模的诗歌朗诵会,为了要有足够分量的诗作,首先找了当年跟严辰一道从重庆前往延
期刊
很多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时,往往只关注故事情节是否符合自己的理念观点,画面是否精美大方,并不关心图画书的出版是否合法,是否是“绿色印刷品”。他们不知道,在一些盗版的书中,含有超标的铅等重金属元素。  “有时候,我也会因便宜买一些盗版的图画书。”家里有个3岁儿子的陈女士说,孩子有撕书和吃书的毛病,家里图画书的更换频率高,买盗版图画书,能减少支出。  在前不久环境学会举行的“抵制‘毒书劫’”活动上,中国
期刊
吴哥王朝的建筑端正方严,无论是尺度甚大的吴哥城,或是比例较小的寺院,都是方方正正的布局,有严谨的规矩秩序。  吴哥王朝来自印度教的信仰,空间在严格的方正中追求一重一重向上的发展。通常寺庙建筑以五层坛城的形式向中心提高,由平缓到陡斜。每一层跨越到另一层,攀爬的阶梯都更陡直。角度的加大,最后逼近于90度仰角。攀爬而上,不仅必须手脚并用,五体投地,而且也要专心一意,不能稍有分心。在通向信仰的高度时要如此
期刊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催生了一个因拆暴富的“拆发户”群体,而随之出现的如“吸毒赌博”、“坐吃山空”等现象也引起了一些两会代表的关注。他们建议,政府应及时介入“拆发户”们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而不能只是给钱了事。  豪赌炫富,一夜输赢近百万  刘大爷曾是北京市朝阳区大望京村拆迁时的千万富豪,如今却欠了一屁股债。“赌的大时一晚输赢近百万”。  在记者采访的十余位“拆发户”里,几乎每一位都
期刊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二战时期,英国伦敦遇到德军空袭,很多房子被炸塌,有一处图书馆也已倾颓,地面满是尘土和砖石。然而,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几位穿着得体的英国男人,竟然不顾敌机刚刚离去,穿进废墟的图书馆,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然后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  英国人酷爱读书,就像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英国人的家里,书是必备的。英国人认为,读书是一件有“面子”的事儿
期刊
王明墓,安置在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所谓的新圣母(或者新圣女)公墓,就是莫斯科名人公墓。并非谁都可以进来安息的。在我看来,这里是一处陵园雕塑奇观。很多雕塑显现出奇妙的构思。除了材质的不同,还有设计简洁而新颖,上千个艺术形象,异彩纷呈,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叫人充分感受到俄罗斯艺术家的独创精神。  苏联领导人死后,生前形象大多要被做成雕塑像放在列宁墓附近的英雄大道上,如斯大林、伏洛希洛夫、勃列日涅夫、安
期刊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阚珂在全国两会的会场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房地产税已由全国人大相关工作部门和国务院相关机构共同起草,条件成熟时依法提起审议。全国人大正在研究和起草文件的这一税种名为房地产税,这与最近几年在房地产调控中持续提起的房产税有很大的区别。  1986年,国务院发布房产税暂行条例,原来的“房地产税”改为“房产税”,这一字之改是为了适应1982年公布的宪法中城市土地属于国有的规定,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