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G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Avastin (bevacizumab,rhuMAb-VEGF)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e,ROP)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就诊的22例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Avastin治疗的ROP患儿44只眼的临床治疗经过与疗效.所有患儿经筛查确诊后,在24 h内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0.03 ml/次,术后3~15 d行第一次复诊,随访8~21周,平均随访时间15周.结果 AP-ROP完全退化6例12只眼,病情控制2例4只眼.全身情况较差的典型ROP患儿完全退化4例8只眼,病情控制2例4只眼.阈值期ROP患儿完全退化4例8只眼,病情控制4例8只眼.结论 对于AP-ROP患儿、典型ROP患儿,单独给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多次给药,每次治疗期限不超过药物半衰期,能控制病情,基本不需要给予激光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非球面状态与泪膜参数的改变。方法 白内障患者102例146只眼分成两组,A组为透明角膜切口组,B组为巩膜切口组。分别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d、1周、1月、3月进行角膜地形图,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并记录角膜离心指数CEI(Central Eccentricity Index,e),BUT值,荧光素试验分值与干眼症状眼数。结果 (1)泪
目的 旨在了解目前我国与神经眼科体征相关的疾病现状,初步探索和分析神经系统疾病中与神经眼科相关的就诊疾病谱状况,为今后开展神经眼科的相关研究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神经内(外) 科住院病历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神经内(外)科住院患者3660例.535例(14.6%)有神经眼科相关体征,其中男性329例(61.5
干眼症是最常见的眼部疾患之一.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与其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了不少进展,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眼部成像技术,它使得人们在细胞水平对眼表上皮细胞、免疫及炎症细胞、角膜神经、角膜基质细胞以及睑板腺结构进行观察成为可能.因此,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干眼症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从而协助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可对干眼相关的眼表结构作出
目的 评估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的发生情况.方法 临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2009年9月25日至12月31日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入院患者37例(73只眼)行LASIK矫治近视和近视散光,采用OCT及眼部B超检查,观察其术前与术后第10天、第1、第3个月的PVD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随访中没有
目的 探讨角膜屈光手术中静态眼球旋转(SCC)和动态眼球旋转(DCC)的方向和程度.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3年5-7月接受个体化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144例(281眼),术中应用阿玛仕准分子激光仪(型号500)进行激光切削,测量并比较按性别、眼别、手术方式、术前等效球镜度分组后组间的SCC及DCC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SCC为3.34°±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维生素、白介素的影响研究.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眼科收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4只眼)和观察组(89只眼).所有患者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丝裂霉素C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及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差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血清叶酸(FA)、维生素B
目的 探讨利用眼B超技术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期间采用全方位纵向扫描B超探查首诊发现的可疑视网膜干性裂孔68只眼,经三面镜散瞳眼底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分析B超判断早期视网膜裂孔的正确性,及其图像特征.确诊为裂孔者行激光封孔术,术后一月随访裂孔封闭情况.结果 B超可疑视网膜裂孔 68只眼中,经眼底检查确诊视网膜裂孔44只眼,阳性率66%.其中有突发性视
患者女,67岁.因“发现双眼眶肿物无痛性增长6年,加重1年”于2013年11月18日入院.该患者于6年前无诱因双眼睑肿胀,眼眶外上方触有一黄豆大小硬性肿物,并渐进性增大伴双眼干涩感,无眼红、眼痛、视力下降、复视等症状;发病同时间断伴有双侧鼻塞、流脓鼻涕,无咳痰、发热、周身不适等,未曾就诊.既往肾囊肿穿刺手术后7年,高血压6年,支气管炎4年。
期刊
例1 女,36岁.以右眼失明10多天为主诉于2009年6月15日求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指数/50cm,左眼0.8,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视乳头水肿,境界不清,视乳头周围及颞下方网膜有大片黄白色渗出灶,其问有散在小片状出血灶,沿血管旁分布,血管鞘少许,黄斑部中心反光不见,周边有小星芒灶(图1),左眼底无特殊。
期刊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中的CT、MRI、超声检查和OCT等在眼科临床已经广泛应用,提高了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水平.超声检查技术具有易于重复操作、无辐射的特点,对于眼内疾病和眼眶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较大,特别是眼内疾病优于CT、MRI; CT是眼眶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它既能清晰显示眼眶的正常结构又能明确反映占位病变及眶壁骨质的改变,其显示骨质改变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和MRI; 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