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雯:从“花千骨”到“小猪佩奇 用声音贴近角色的灵魂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w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打误撞入了行
  陈奕雯籍贯苏州,毕业于同济大学电视编导专业。最初并非科班出身,用她自己的话说,进入配音这一行纯属“阴差阳错”。
  她的第一次录音经历要追溯到8年前。彼时的她和很多观众一样,对于配音这个行业一无所知,以为电视里看到的片子都是演员自己的声音。直到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部台湾偶像电影即将在CCTV6播出,片方需要为女主角找到一个既没有台湾腔,又略带青涩的干净声音。当时还是“门外汉”的陈奕雯参加了试音,没想到被片方选上,从此误打误撞地开始了自己的配音之路。
  这条路开始并不好走。电影里面的女主角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而这两个角色的配音工作都交由陈奕雯一人来完成。“当时最大的障碍是对口型。需要同时看着稿子上的内容和画面里演员的表演节奏,将口型严丝合缝地对上。那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没有捷径走,只能在实践中摸索。”
  所幸她遇到了自己的领路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老师王苏,她也是那部电影的配音导演。看着陈奕雯手足无措的样子,王苏老师将她带进了录音棚观摩学习。当看到为男主角配音的演员孙晔在为录制一场重头戏而号啕大哭的场面时,陈奕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她第一次对配音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
  开窍之后的陈奕雯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任务”,当时的她已经被这个职业深深地吸引,决心把配音这条路走下去。
  曾在录音棚哭一天
  在那之后的4年里,陈奕雯开始崭露头角,陆续在几十部电视剧中担任配音演员。从古装戏到现代戏,从武侠片到言情片,只要是片方安排的角色,她都会欣然接受,并认真地揣摩不同角色需要表达的情绪。“相对来说,配音演员是比较被动的,但我认为配音演员应当是全面的。如果只是以固定标签来给自己设限,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配音演员。”
  正是因为这份“不挑戏”的执着,陈奕雯的配音能力越发全面。紧接着,她在2014年年底接到了“花千骨”这个重要角色。
  与之前的角色类似,陈奕雯也是通过参加试音而获得“花千骨”的配音资格。当时的她虽然已经拥有一定的配音经验,但为了把“花千骨”这个核心角色演绎到位,她做了很多功课。
  电视剧《花千骨》2015年播出时在收视率方面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并打破了当时的網络播放纪录。这成绩的来之不易大概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能体会,作为女一号配音的陈奕雯更是感触颇深:“可能因为我不是科班出身,所以我始终都是‘体验派’的表达方式,我必须真的进入角色才能做到真的表达。剧组也给了我足够的信任,最终录制的时候,我是一个人在录音棚单收的,是一份没有掺杂其他理念和意见的独立作业,所以它完成得很诚实也很自我。”
  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角色,陈奕雯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眼泪。尤其到了录制后期,随着角色情绪和遭遇的变化,陈奕雯在录音时数次失控,常常大半夜一个人在录音棚里放声大哭,有时候甚至会待在录音棚里哭上整整一天。但对她来说,这些都是基于角色本身的情感,过后她也能及时抽离。
  “花千骨是一个和我非常有缘分的角色,她也许不完善也不完美,但是确实是我当时可以拿出所有心力、问心无愧地交出的一张成绩单。用很吓人的说法就是,录音的那段时间,我真的觉得花千骨就在我身上。”陈奕雯说。
  “住”进佩奇身体里
  到了2015年,陈奕雯又迎来了另一个重要角色——风靡全球的卡通小猪“佩奇”。
  《小猪佩奇》在2004年诞生于英国,一经上映好评如潮,在全球范围内笼络了无数粉丝。迄今为止,该动画片已在全球180个地区播放。同样的,自引入中国以来,《小猪佩奇》毫无意外地成了孩子们的“挚爱”,该卡通形象更是在网络上持续被热议,摇身一变成为现象级的“网红”。
  但对于陈奕雯来说,当初参加试音时对这只粉红小猪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她表示:“我那时候没看过原版的动画片,所以完全不知道这个角色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
  作为一个专业的配音演员,陈奕雯已经习惯了在不同的角色之中“变声”。为了还原这只稚嫩可爱的小猪,她认真地看了原著动画片,并给出了自己特有的演绎。“英国原版的佩奇是由小朋友录的,那个声音特别棒,但是无论是从声线还是年龄,我们相差都很大,所以刚开始我也会比较担心这个巨大的‘不同’。不过在实际录制的过程中,对于音色,还有人物的诠释部分,片方都给了我比较大的创作空间。并没有要求我去贴近原版的声线,而是希望我以自己的解读来完成中文版的‘佩奇’。”
  跟之前的角色一样,陈奕雯给出的演绎方式就是让自己“住”进佩奇的身体里去,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自己的声音贴近角色的灵魂,把这只小猪身上的天真可爱以及一些小毛病都演绎得恰到好处。随着中文版《小猪佩奇》在国内迅速走红,陈奕雯的声音也成了很多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很快,陈奕雯周边的朋友都知道她就是“佩奇”背后的那个人,纷纷要求她给自己的孩子打电话,用“佩奇”的声音与孩子们交流,这让陈奕雯的业余生活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她深知这个角色对于孩子所能起到的正面引导作用,就算工作再忙,也会在每天晚上准时“化身”为“佩奇”,轮流哄朋友们的宝宝睡觉。
  “回到生活中还是我自己”
  从业8年,陈奕雯在配音界已经逐渐修炼成一个多面手,虽然长年在幕后默默奉献,但她并不觉得遗憾。“这是一个没有观众的舞台,你不必为谁笑为谁哭,你所有的喜怒哀乐不仅仅来自创作本身,更多的是进入角色之后的自然而然。”
  对于已有的成绩,陈奕雯也看得很淡,“无论它是佩奇、花千骨,还是其他,对每个角色我都真心付出,没有特殊,也没有区别。我只是一个配音演员,我完成的也只是作为一个配音演员最基本的工作而已。在配音的过程中,我可以穿梭在不同的种族、国度、时代,甚至是不同物种的生命里。但回到生活中,我就是我自己,我也只是我自己。”
  对于未来,陈奕雯表示顺其自然,不会刻意去改变什么。作为晚辈,她依然要向业内的前辈学习。但有一点不会变,对于每一个角色,她都会用自己的真心去演绎。“惟其胸中有泪,是以言中有物。”这是她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鞭策。
其他文献
和朋友聊到高中的事,她说:“高中对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痛。”眉目间有一丝丝沉重。我却说:“对你来说是痛,对我来说是苦。”  中考发挥失利,父母将我送到了市辖县内的一所高中。学校所在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教学资源非常落后,但升学率却是全市第一。宿舍楼是一幢破败老旧至几乎摇摇欲坠的5层小楼,没有阳台,四张床大小的房间硬生生地挤下了16个人。当时和我一样“异地求学”的一个同学,她母亲第一眼看到宿舍环境
期刊
我曾经想过无数次,在高考这个千军万马挤破头都要冲上去让所有人都紧张的时段,我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毕竟对于我而言,高考已经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是无论如何都要跨过去的一座险山。  彼时我刚进入高三,班主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通往重点大学的路是由试卷堆成的。看着发放的一本本试题集,我的心情顿时变得急躁起来,如果将所有的试卷用来铺平通往大学的路,我的路究竟能通向哪里?  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18岁的自己,连
期刊
翻开我的日记本,上面用钢笔写着一句话:最想要去的远方,怎能在半路返航。时间是2017年,那年我高三。日记本里还夹着褪色的花瓣,花香早已消散,只剩下一圈泛黄的印记陪伴着我度过每一个彻夜难眠的夜晚。  还记得高一的时候,给父母信誓旦旦的承诺结果被现实击得一败涂地。没有初中的严格管教,我好像迷失了方向。高中的知识量远比书上的多,难度也大。我每天清早就卡着点跑到教室,晚上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前行。白天上课,
期刊
1990年,詹青云出生在贵州一个教师家庭。从小聪明好学,小小年纪就倒背如流数百首唐诗宋词,会写3000多个汉字。但她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小朋友们交流,父母以为她慢慢地长大就会有所改变。  可是,入学以后,每天完成学校里安排的作业以后,当教师的母亲又给她布置许多作业。繁重的作业让她感到无所适从,便厌倦了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父母费心劳神地给她联系转学,希望用改变学习环境的方式,促使
期刊
被校名“耽误”的好大学  在我第一次听到这所大学的时候,就有了很抗拒的心理,因为看到校名中的“西北”,就自然联想到了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场景。于是,我对这所学校的的印象就停留在了在荒漠中拔地而起的一所学校。后来,我才知道,是我太浅薄了,这是一所非常值得去关注并且很有实力的一所学校。  首先,在大众眼中,对好学校最直接的看法就是学校的等级怎么样,而这所被我误会了好久的学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里有两棵树龄已逾百年的银杏树,这两棵银杏树根粗叶茂,似乎将“南师大”百年的变化刻在了自己身上,成为一代又一代“南师大”人青春的见证者。  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当时的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这是“南师大”最早的校训,同时也奠定了“南师大”质朴传统的特质。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南师大”名家辈出,文化底蕴深厚。走进金陵女子学院的贻芳园,吴贻芳先生的“厚生”
期刊
2019年的春节档电影,被称为最火的春节档。由沈腾、黄渤主演的电影《疯狂外星人》更是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凭借着两人精湛的演技,再加上搞笑的剧情,使电影放映的第一天就收获了几亿的票房。黄渤这位实力派的演员,总是带给人惊喜。  娱乐圈,向来是美丽面孔的聚集地,各路明星都想方设法地施展着自己的魅力,以此获得超高的人气。黄渤,仿佛怎么看都觉得“不像是明星”。他没有美丽的皮囊,没有高大的身材,甚至最初都没有接
期刊
他16岁初中毕业后便辍学了,22岁当了一名农民工,如今逆袭获得博士学位,并如愿站上大学讲台,成为一名高校讲师。身边从不缺乏偷懒的人,但能够像他这样逆袭成功的却不常见。他就是从保安到高校教师的李明勇。  李明勇出生于貴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小乡村。他从小勤奋好学,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成绩一直很好,从来没有跌出过前三名。然而,由于家境贫寒,家人又接二连三地患病,欠下不少外债,使得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
期刊
01  披星戴月的高中时代,终结于6月8日下午5点如期而至的铃声。我们缓步走出考场时,日光温柔,洁白的云朵在天边自由地飘荡。  我们过去也曾觉得高中学习辛苦、日子漫长,既盼着早点考完放假,又害怕高考分数不如意。但终于等到结束的这一天,我却感到很不真切。方才考英语的时候,我握着笔,如以往一千多个日夜一样,沉下心做题,偶然间却有些兴奋和不可思议地感叹着:“原来这就是高考啊。”原来它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你
期刊
如果,青春刚好遇到日语  如果谈及与日语的结缘之旅,还是要追溯到高中。由于表哥在日资企业工作的原因,我平时和表哥的接触中也能学到几句简单的日语,所以对日语显得不是那么陌生和逃避。  高中选择外语时,我因日漫的原因更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日语作为外语科目,故而高考外语科目考察的便是日语。巧合的是,高考填报志愿后心心念念的专业没有被录取,却阴差阳错地调剂到了日语专业,让我有了大学四年和日语一同走过的最好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