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能动性与身心和谐——论莱布尼茨的心灵哲学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布尼茨对心灵的理解散落在其哲学思想的各处,他在不同情况下给出心灵的三种界定,即心灵是理性的灵魂、心灵是“有花纹的大理石”和心灵是上帝的肖像,他从不同层面对心灵的界定展现其心灵内涵的丰富性。在他看来,心灵不同于其他单子的最重要的本性无疑是能动性,能动性是使心灵成为心灵的东西。而为了调和能动性与被动性的关系、更为了给和谐的秩序提供一种形而上学的必然性,莱布尼茨提出前定和谐思想,这也成为他阐释身心关系的基本路径。莱布尼茨对心灵的界定、对心灵能动性的阐释以及对身心前定和谐关系的理解,构成莱布尼茨心灵哲学的基本内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发生于中国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而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组成部分及其重要内容。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
<正> 有的同志讲:“所谓‘检索点’是较新的提法,相当于传统目录的标目”。(见《图书馆》1935年第一期) 《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规定:“排检项作为各种排检点的根查,著录书名标
胡克英在《关于教育科研的方针与方法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教育科学研究不仅要出研究成果,也要出人材。除了出学生,还要出教师人材。他举出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的事例作说明:
一、问题的提出时间知觉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很早以来就成为一些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关心的问题。人们如何对客观的时间进行评价,是时间知觉研究中最
所谓&#39;导学法&#39;,就是在教学发展过程中体现&#39;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39;的充分发挥学员认识作用以、正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教学手段。简言之,就是指导
目的对参加心理体检的1884名公务员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并与未进行干预的群体进行比较,探讨公务员群体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心理体检的
<正> 在我国进入振兴科学文化的新时期,图书馆学的研究同其它学科一样,正生机勃勃地萌发着新的研究人才和新的研究课题。这是一种社会形态及其意识的科学、民主化的反映。作
9月20日至23日,青岛市教育局在胶南县实验小学举行了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12个县(市)区的教育局领导、教学研究人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