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离分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txwd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理念,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仍需加强.我们通过对研宄生专业课程思政现状分析,深入挖掘《现代分离分析技术》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元素,从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理念的形成、教学案例的设计、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探索一种可推广的创新模式,强化专业课程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理念,为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旨在大力提高理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其他文献
公共选修课《化学与健康》是一门从化学视角来探讨化学与人类健康之间关系的课程,具有化学科普性和生活实用性等特点.为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针对《化学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对其进行翻转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并以“服装与健康”为应用案例,对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费也日益扩大,在碳排放量高速增长和化石能源不可持续的时代背景下,全球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凸显.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环境保护的主要力量,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他们低碳环保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优化进行了探索,鼓励学生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工作的展开,全国高校学生已基本实现了返校复学.由于生化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很多学生在疫情期间积累了一些心理问题,在后疫情时期需要开展专项心理辅导.本文总结了生化类专业学生心理问题特点,分析了产生不同心理问题原因,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生化类专业学生的心理辅导对策.高校学生工作在开展生化类专业学生的心理辅导时,应当注意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帮助,利用互联网工具,并联合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建设工作.此外,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当注重与学生家长和生化类专业企业开展联合心理服务工作.
在新时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实验室是融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实验室是高校涉及危险化学品[1]((以下简称为“危化品”)的主要场所,在使用、运输、储存等过程中,若使用、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火灾、爆炸、化学灼伤、中毒等[2],不但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会受到影响,还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同时学校人员集中,社会关注度高;所以更应该重视实验室安全.本研究以危化品的申购、存储、申领、使用、危险废物处理等的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为切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是当前信息化时代高等学校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获取文献能力的学科基础课.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教学对象分类实施的教学改革措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的知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绿色环保的意识.
《药物化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存在学生参与度低、积极性差、缺乏思考等问题.为了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学习《药物化学》的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采用雨课堂+seminar对《药物化学》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构建与思考,认为雨课堂+seminar教学模式能够改善《药物化学》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
期刊
目前高校中大型仪器主要服务于科研,其本科教学功能往往被忽视.但是大型仪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大型仪器本科教学功能的必要性,并以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例,从三个方面探究如何更好地将扫描电镜用于化材类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
随着高校快速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多以及实验新旧设备的同时使用,给医药工程类实验室安全带来诸多新的挑战.本文重点讨论工程类院校中构建形态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探索形态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路径,系统从安全教育、环境安全、水电安全、实验设备安全、教学过程安全、开放管理安全、信息化安全等方面阐述在实践工作中累积的一些经验和探索.形态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是医药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从多方面入手,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构建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微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二者相互补充,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微课在材料腐蚀与防护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微课将知识点碎片化,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吸收.充分利用微课还可提高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最终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