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策略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5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时期的孩子受年龄、智力等方面的限制,思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思想的基础时期,也为幼儿今后的思想发展起到奠定作用。但同时,如果对幼儿教育不当也极易使幼儿产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及成长。因此,本文主要对幼儿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旨在消除其原因,并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原因;策略
  对于幼儿而言,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与幼儿生活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其生活环境的优劣决定着幼儿的心理健康程度,所以,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产生,目前,造成幼儿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幼儿园教育不当和家庭教育不当两个方面。
  一、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幼儿园教育不当。幼儿园是幼儿学习、成长的地方,所以,幼儿园教育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也会直接导致幼儿产生心理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幼儿园教育不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幼儿园众多,以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势存在,且大小不一、办学条件差别较大,这就导致很多不具备幼儿教育资格的人员从事幼儿教育,使在幼儿教育中不懂得如何对幼儿实施心理教育,也不懂得如何纠正幼儿的不良心理,从而导致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中产生心理问题或使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第二,部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较低,直接使幼儿产生心理问题。例如,部分幼儿教师存在脾气暴躁、态度不端正等问题,教学中对幼儿大吵大叫,甚至是殴打幼儿,而幼儿年龄较小,容易受到惊吓,不仅让幼儿产生恐惧、厌学等心理问题,还会让幼儿产生暴力、仇恨等心理,甚至是让幼儿害怕进入幼儿园,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成长;第三,幼儿教师没有重视引导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是件很正常的事,但一些不利于幼儿身心成长的交流内容教师却没有给予纠正,适合幼儿心理健康的交流内容也没有给予引导。例如,幼儿之间进行攀比、不互相分享等现象,将会导致幼儿产生自卑、狂妄、自私、孤僻等心理问题,不利于幼儿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幼儿生活、成长的场所,众所周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家庭环境的优劣也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使其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家庭教育不当也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父母对幼儿过度宠爱,不仅对幼儿提出的要求毫无考虑的接受,而且对幼儿所犯的错不进行批评教育,也不让幼儿受到任何委屈。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让幼儿养成自私自利、依赖等心理问题,还会使幼儿不能接受任何人对他说“不”,甚至是造成幼儿不明事理、不讲道理的思想问题;第二,父母之间经常吵闹、打架、冷战等,幼儿由于胆小而不敢说话或不与父母交流,经常独自一人玩耍。父母的这种所作所为不仅引起幼儿的效仿,更重要的是向幼儿灌输了暴力、逆反等不良思想,导致幼儿也养成了暴力、逆反等心理問题,同时也容易使幼儿产生自闭、孤僻的不良心理;第三,幼儿父母存在心理问题,而幼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继承了父母的不良心理,势必会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消除幼儿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的策略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的职业素质包括师德、师技两个方面,由于教师的职业素质影响着幼儿良好心理的培养与塑造,所以,我国教育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专业幼儿教师,并引导其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幼儿园加大教育投入,招聘师德良好、师技高超的幼儿教师进园从事幼儿教育。
  (二)幼儿教师要和谐教学态度。首先,幼儿教师要面带微笑的面对幼儿,这样就可以使幼儿放心、大胆的学习,消除幼儿恐惧、紧张的心理,从而可以激发幼儿活波、快乐等天性,避免了产生自闭、胆怯等不良心理;其次,幼儿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幼儿存在是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排解,同时还要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思想;第三,对犯错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批评,并向幼儿讲清错在哪里及错的原因,在过程中既能让幼儿明白事理,又不伤其自尊心。
  (三)加强对幼儿的心理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对幼儿实施心理专项教育,还要关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对于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
  (四)家长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相当大,所以,为了解决幼儿心理问题和消除其产生原因,幼儿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模范的作用,为此,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矫正,消除负面影响,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才能有利于防止幼儿产生心理问题;其次,日常生活中,不能过度的宠爱幼儿,在对幼儿做任何一件事之前必须要考虑是否合理,对幼儿所犯得错误要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向好的方向发展;第三,家长要重视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幼儿存在心理问题时,必须要正确对待,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其进行矫正,并找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时给予消除,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孙岩(1988-),女,汉,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省委机关第一幼儿园,毕业院校: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许文静.幼儿教育过程中造成幼儿心理伤害的原因及避免措施[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8,39(02):159-160.
  [2]刘嫄嫄.提升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的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1):112-115.
  [3]赖运成,陈丽,叶一舵.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测量和影响因素[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05):19-2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从事混龄教育三年以来,从新生入园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如何有效缓解入园分离焦虑以及教师对平行班和混龄班新生分离焦虑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小结。  【关键词】分离焦虑;混龄  每年的九月,幼儿园的门口会挤满了焦虑的家长们,幼儿园里面哭声一片,老师们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抱着这个哄那个,这样的情形在三年前我还记忆犹新,但是自从我们幼儿园开设了混龄班之后,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状况得到了
期刊
【摘 要】布艺是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优秀民间艺术浸润美术课堂,让生活艺术和课堂教学相融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艺术创新精神。巧手布艺进课堂,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激发其创新能力,享受DIY的乐趣,增添美术课堂情趣。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艺养智,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关键词】布艺;美术课堂;乐趣;创新  学校教育要全面发展和提高
期刊
一、包容一切的四种爱  (一)四种爱  读文《四种爱》让我很震撼,路易斯深情分析了什么是爱,这些爱分别是什么的观念。在四种爱书后的英文标注(Affection、Friendship、Eros、Charity)。事实证明四个英文名字比中文更能够代表作者的意思,并且更有助于理解这本书。作者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分析的非常透彻,以层层剥开华丽的外衣去探究真实的人性。爱有很多种,在前面作者最先告诉我们的是需求
期刊
【摘 要】园长作为幼儿园的法人代表,在幼儿园的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主导地位,可以说,园长的管理水平,决定了幼儿园管理的成败,幼儿园的管理质量,又决定了幼儿园的办学质量。所以,作为幼儿园园长,应努力承担起自己应有的工作职责,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好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关键词】办园思想;办园行为;管理技巧;家园联系  园长对于幼儿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期刊
幼儿泥工教学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手工活动。泥工教学不仅能锻炼幼儿手指的协调性、灵活性,而且还能促进幼儿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对提高幼儿审美力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泥工教学在一般人看来,只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玩具制作和自我娱乐的形式,因而泥工教学往往带有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加之有的教师嫌摆弄泥团弄脏衣物,班级人数较多等诸多因素。教师要上一节泥工课,就感到特别的费时费力,通过多年来我
期刊
【摘 要】人们常说:艺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幼儿的写生教学是幼儿绘画启蒙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生教学的熏陶和培养,使孩子更加贴近自然、热爱世界、热爱生活,使孩子在学习、认识、表现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感受到世界的美丽、奇妙和变化无穷,增加对美的感受力,对物、对景和对人的亲切感。  【关键词】户外写生;幼儿教育;探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发现大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苏荷美学”和“美学空调”的概念出发,探析美学概念在当下社会被误用与滥用的现象。然后,文章从无知无畏、附庸风雅和指鹿为马三个方面分析美学误用与滥用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从学术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视角出发,探讨了解决美学误用与滥用的方法。  【关键词】美学语境;审美教育  一、美学:一个当下被误用与滥用的概念  美学,这一概念已经被当今社会误用与滥用了。为了美学的进一步发展,并
期刊
【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一种自主活动。它是近年来在我国幼教实践中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旨在给幼儿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以自己适合的方式与步调进行活动,使其个性与创造能力得以主动、充分的发展。在小班幼儿的区域教育活动中,教师该如何把握教育契机,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区域规则意识的建立和良好区域规则行为的养成,为幼儿的自主的探索
期刊
【摘 要】自制玩教具富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因为目前仍有不少幼儿园,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幼儿园,玩具的种类和数量不足;二是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由于并不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任何玩教具都可以从市场里找到,所以教师可根据本园、本班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自制玩教具,一方面可以弥补市场上商业玩具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幼儿创造更适宜的游戏和学习条件,促进幼儿的学
期刊
【摘 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孩子在探索中感受世界的美妙,体验成长的快乐,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发展;影响  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发现问题,并探寻出问题的答案。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和发展之所以具有价值,不仅因为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思想因素,而且还因为儿童在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