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洗礼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5·12”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大家在悲痛的同时,强烈地意识到必须为灾区儿童做些什么。于是,我们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科的老师们很快行动起来了: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组织一些专家和幼儿园教师以最快的速度编写、出版了《幼儿心灵抚慰手册》,并迅速赠送到灾区;同时,我们积极配合有关政府部门,为灾区儿童安置、灾区教育的恢复等提出政策建议。此外,我们还开始设计恢复灾区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环境、设施和材料,以备赴川帮助恢复幼儿教育之需。我和顾荣芳老师参加了由国家救灾委员会、教育部一民政部救灾研究所及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的“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赴京参加了相关的会议。在“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的要求和资助下,在南京市有关领导和幼儿园的支持下,7月2日,我带领南京市第五幼儿园蔡小荣、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李微玉、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史莉、南京市中华路幼儿园李玮、《早期教育》编辑部程友伟五位志愿者,开始了赴川幼儿教育援助的项目。我们赴川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当地的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能满足幼儿需要的教育活动,为灾区恢复幼儿教育探索一些新的途径和方法。在此过程中,通过现场观摩等方式,培训当地的幼儿园教师。与此同时,根据“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的要求,开展灾区幼儿教育现状的调查,用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调查家长1000人、幼儿教师200人及部分行政人员。藉此调查,反映灾区幼儿教育的实际状况,为政府决策服务,为灾区获得幼儿教育援助提供依据。
  
  一、催人奋发的孩子
  
  7月2日,经过大半天的忙碌,下午两点半终于到达成都,然后驱车去驻地德阳。本来以为开办流动幼儿园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但接到“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的指示。我们几位高校来的老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对灾区重建的现状调查和提出政策建议上。于是,连夜开会讨论如何开展研究,3日晚就要拿出研究提纲。3日清晨,送走分别赶赴绵竹和什邡的两队幼儿园老师,我因为要写研究提纲,不能与他们同行,颇感遗憾。
  好在4日我就随一组幼儿园老师进入了绵竹市,活动地点在绵竹市第一幼儿园。该幼儿园有两进房子,刚下汽车,北京的老师让我们通过第一进楼的过道时速度快一些,因为那是危房。我们穿过那座楼后往回看,那景象令人胆颤,墙体破损、断裂,有些裂纹有几米长,大块墙体随时可能脱落。进入第二幢楼房,也有破损,我们的活动就在这幢楼的过道里进行,这个过道的三分之一是安全的,只有不到30平方米。过道外面是幼儿园的操场,上面有很多地震棚。住了不少人。老师们一到就开始接近孩子,大多数孩子是由成人陪伴着来的,也由成人陪伴着活动。有一个男孩一进来就哭,说要地震的,就是不肯进入活动地点。老师和家长在做他的工作。我感觉到他真的恐惧,不应该强求他。最后,他还是和大家一起活动了。另外一个孩子也在问自己的奶奶今天会不会地震。这就是灾区的孩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北京和南京的老师联袂开展的活动,很快就让这些孩子精神放松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在快乐有趣的游戏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世间美好的东西,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些老师不远千里赶赴灾区的原因吧。
  此后的几天,我去过北川、安县、盐亭、江油等地,最吸引我的还是孩子。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表现,他们的需求,他们的调皮深深地打动着我。我印象中最深的是在三溪寺一个农家场院幼儿班上的一个不足2岁半的孩子。在这个班上,有小学生,也有3~6岁的幼儿,他是最小的一个。积极参与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刚开始听第一个故事也还专注,对图书也很有兴趣。慢慢地他坐不住了,离开了大家坐的太阳伞。但刚跑开几步就被他爷爷逮住了,送回座位,让他“念书去”。后来他又跑走了,这回被奶奶逮住了,又被摁在座位上。如此重复了多次。直到老师开始用树叶和竹叶拼画,他的眼睛就发光了,他走进人群,看看他们在做什么,然后就向老师要了笔和纸安静地画画。用了右手用左手,用了黄色用绿色,随意地画。画好了,又用很长时间数彩笔和玩笔盒。非常专注。当他惊讶地发现成人在帮别的孩子挂画时,马上站立起来,做了一件与众不同的事:请求一个同伴的妈妈抱他,他自己来挂画。挂完了,满脸笑容地欣赏自己的画,那种笑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笑容。让人惊讶的是他又拿起笔,在画上添了几笔,一个多么精益求精的孩子。看着这个因裤子破损而露出小半个屁股的孩子,我禁不住问自己,他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应该给他什么?
  灾区孩子专注的形象有很多很多,看到这些孩子,每每能让我们萌生出一种责任感,我们应该尽我们的全力,让那些失去了家园又渴求学习的孩子有一个较为理想的学习之所,让他们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的童年不因地震而阴暗。
  在灾区,经常会得知一些孩子在大地震中去了天国。每当听到这种消息,我的心一下子紧缩了,一阵阵的隐痛。7日上午,为了调查1000个家庭,我们在当地向导的引导下,来到了一个安置点。这个安置点帐篷很多,但只找到四五个孩子。我和四川师大的鄢超云老师决定自己去找。但还是没有孩子。有幼儿园老师回来告诉我们,灾民说原来他们那里有个幼儿园,但孩子大都遇难了,接下来几个老师也是带来类似的信息。我和鄢老师这时悟过来了,马上叫大家停止调查。我们千万别让那些家长心里再难受了。我快速地躲上了车,不想让大家看到我的眼泪。但愿那些在轰然倒塌的房屋中离去的孩子已经成了天使。
  
  二、让人感叹的家长
  
  灾区的群众是淳朴的。在大难当头,家破人亡的时刻,他们选择了坚强。我们去了一些灾民聚居点,看到了生活在帐篷里的灾民,不管是大雨滂沱还是酷日当头,他们总是保持着忍耐。他们对生活有期盼,但在现实面前没有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灾区群众对教育的期盼。
  为了完成调查任务,我们寻求安县花荄幼儿园园长和老师的帮助。因此,我们顺利地找到了一个灾民定居点——安县花荄镇京安板房小区。定居点的干部很配合我们的工作,他让人通过高音喇叭广播,要求有3~6岁孩子的家长到指挥部来,结果四、五十个家长很快来到现场。很快几十份问卷就完成了。我们在另一个定居点依法炮制,同样奏效。看到京安板房小区那么多的家长和孩子,我们觉得应该在那里办板房幼儿班,为即将推出的大量的板房小区做示范。由于这里的灾民是从茶坪深山里出来的,对这些真正一无所有的灾民提供教育服务具有特殊的意义。小区的书记同意给一间板房。第二天,我们又来到这个小区,小区领导就在喇叭里让村民来报名,场面跟前一天一样,短短的十分钟,就有42个孩子家长来报名。很多老人很激动,因为让孩子进幼儿园是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有些家长说他们的孩子好久没有看到书了。一个母亲抱了自己才一岁的孩子来报名,当得知三岁才能报名时,她显然是失落的。当我们的板房幼儿班正式开办时,很多两岁多的孩子还是进来了。后来不得不分成大组和小组来开展活动。小组里有好几个不满三岁的孩子。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灾民的需要,也感受到了我们自己的责任。
  在安县新县城花荄的一个广场,我们举办了一个流动幼儿班,有20来个孩子参加了活
其他文献
在心育角环境创设中,我们探索出了多种模式,给幼儿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心理教育氛围。    一、主题操作式    我们结合开展的教育主题或心育主题来创设心育角环境。如大班在进行“亲亲老师小朋友”主题时,我们在教室的一角开辟了“心悦小屋”,每一个幼儿自制一栋小房子张贴在墙上。在心育角游戏时,幼儿可以在角落里给自己想要倾诉的朋友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心情,然后藏在小房子里。好朋友随时可以去看、读,还可以
白杨树大约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于是,那些枝枝叶叶们仿佛都有了方向,一起喊着号子似的,挤着挨着,几乎垂直地把丫枝也伸向云朵。在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是逃兵,哪怕一点点的异心,它们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向上,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生长出来的。南方有佳木,这些佳木们枝
我想要多一点  吴 琼    一连几天,弛弛总爱把饼干掰碎了吃。这不,饼干刚发下去,弛弛又把饼干给弄碎了。我走过去,轻声问他:“弛弛,你为什么要把饼干弄碎呢?”  “我想让饼干变多一点。”弛弛如是说。  “变多一点?”我在心里嘀咕了一句,也终于明白弛弛把饼干弄碎的原因:他认为把饼干弄碎就会变得多起来。真是个异想天开的孩子。  很显然,弛弛这样做是因为他不明白量的守恒。那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个问
那是一棵小小的、羸弱的树。  细长的枝条上挂着不多的叶片,稀疏而显得落寞。偏偏,一旁是一棵高大的玉兰树,长青的厚实叶片密密匝匝,不留余隙,也挡住了阳光。在茂密的玉兰树边,这棵小树就像个侏儒,缩头缩脑。当一阵风撩拨着玉兰的枝叶,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时,小树则摇摆不定,让人想到河岸边的芦苇在风中匍匐着、快要贴到地上的样子。  小树长在路边,没有专人照料,也没有人给予它半点的关心,因为大树遮掉了大部分阳
“记得戴口罩哦!”这是我近期以来听到的最暖人的话语。从新型冠状病毒来到我们身边的那一刻起,全中国人民都人心惶惶,一时间,口罩成为最珍贵的东西。坐地铁时播音的小姐姐用真挚的话语提醒我们戴好口罩,热心肠的小哥哥会带上一大箱口罩到街边分发,小区的公告栏也时刻告诫我们要保护好自已,路边晨练的老太公们也戴上了口罩……这是在紧张的疫情中的点滴温暖。  多年后,庚子年的春节一定会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回忆,千千万
喜欢静静地坐在阳光下看书,喜欢并不刺眼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喜欢看窗外的光阴流转,四季交替。  我有幸在一个阳光最明媚的日子里被调到了窗边。清晨一进教室,便有早起的阳光在桌上等你。往窗外看去,天空蔚蓝如洗,干净澄澈,时而几抹流云飘过,又有轻盈的鸟儿盘旋,和煦的春风挑逗着教室外的大树,绿得发亮的树叶害羞地偷笑着。花坛里,蝶蜂飞舞,生机勃勃,早早就已经跃上树梢的花骨朵儿整装待发,准备绽放出生命中的
我班张奎奎小朋友最喜欢画画,特别喜欢画飞机、画军舰、画坦克、画解放军叔叔。这不,其他小朋友开始自由活动了,他又开始画了。“画什么呢?一定是航空母舰和战斗机吧!”我猜想着轻轻走过去,真出乎我意料,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跟以往不同的画面:绿绿的山坡,高高的大树,鲜艳的花,蓝蓝的天,多么美好的地方。看来,平时多给孩子讲些故事是有成效的,我深感欣慰。  “画得真不错,如果在这空白处再画些小鸟、太阳那就更好了
2020年12月17日晚,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世界关注。  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的太极拳,既是一门“刚柔疾缓、内外一统”传统拳术,更是一项“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的大众运动、一种“中正圆活、天人合一”的文化载体。武学上的门派传承、武术上的搏斗竞技、学术上的研究阐释只是它“专业”的一面。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在几乎没有门
【模拟金题】  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目子,也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叫好……“忍不住”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往往能流露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正是有了“忍不住”,我们的成长才多滋多味,我们的人生才跌宕起伏,我们的岁月才流光溢彩!  请以“忍不住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思路导引】  1.
跷跷板  制作材料:易拉罐、铁丝、木板等。  玩法说明:1.将木板放在滚筒上,幼儿坐在木板两头,上下翘起、落下。(滚筒有大小,可根据幼儿年龄调换)2.滚筒适合幼儿开展  平衡站立、骑坐、滚动等活动。  适用班级:小、中、大班。    跳跳人    制作材料:松紧带、易拉罐、豆子、绳子等。  玩法说明:1.把跳跳人悬挂在高处(根据幼儿的能力确定悬挂高度),让幼儿跳起来拍打或拽拉,松紧带的弹性会使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