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科学实验探究课教师对实验操作辅导的有效性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ong8595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阶段看了两位教师用迥然不同的风格上《摆》这课的课堂实录,一个教师在学生的探究实验上指导事无巨细,帮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连计时这样的活动都帮学生完成了,使得学生的探究几乎没有思维含量,仅仅只要进行下记数,探究成了一句空话;另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实验完全放手,几乎没有指导,使得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方向性不强,造成了随意实验、盲目实验,实验活动几乎就成了“玩实验器材”,实验也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玩得高兴但收获却很少。
  其实这两种现象在我们的实验探究教学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探究课教师对实验操作的有效指导,在实验中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呢?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四方面来谈谈:
  一、明确实验目的,提高实验探究目标性
  教师必须先了解各册教材中的实验安排的目的,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做在实验前,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什么问题,怎样才能让实验更准确,怎样才能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现象等等。使学生懂得做科学实验很有趣但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实验探究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
  如小学科学四上《不同的声音》一课,教师拿出3个粗细不同的铝管,问:“铝管的粗细与声音的高低有关系吗?”,一生说:“有,铝管粗声音大,铝管细声音小”。另一生说:“用力敲击铝管,声音强,轻轻敲击铝管,声音弱”。显然,学生对探究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结果,实验设计无法进行。实验时,学生把握不住观察重点,汇报时众说纷纭。所以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仔细审题,“探究铝管的粗细与声音高低的关系”探究的重点词是什么?什么是声音高低的变化?铝管怎样的音算是高的,怎样的音是低的?这样学生就会明确实验的目的,后续的实验才能展开。
  二、重视结构性的材料,提高实验的实效性
  在苏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运动的快慢》一课中,为了达成“能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这两种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这一教学目标,需要选择一个学生实验。教材上使用的是两位同学比较走路的快慢等实验,而这些实验在课堂实施中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从开始选择的学生奔跑运动经过了“手指赛跑”、“玩具小车”一直到最后确定选用羽毛下落运动的实验,通过几次选择、否定、再选择、再否定的过程,最后决定选用羽毛下落这一实验。
  1、跑步比赛——效果好但难以操作。2、手指赛跑——易于操作但结果准确性不强。3、玩具小车——易于操作,结果明显但稳定性差。4、羽毛下落——简易、准确、效果极佳。
  三、精心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精心设计好实验方案是顺利进行科学实验的保证。在科学探究实验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没有能够正确操作,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验前教师没有把实验的方案设计好或者是设计得不够合理造成的。
  所以首先教师必须在课前先把课堂上学生要做的实验先做一遍,并作好记录:什么地方要注意的,什么地方需要学生全神贯注观察的,必须心中有数。到学生动手做实验时,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
  其次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的实验要求学生去规范地操作,如温度计、量筒、量杯的使用和读数,操作的规范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探究实验的准确性;再如酒精灯的使用,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具体的使用规则,怎样点火,怎样加热,怎样熄灭酒精灯等等,它会影响的整个实验的安全性。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和准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获得最典型,最真实的直观感性认识。
  四、加强交流、亲身参与,加强教师辅导有效性
  可以综合采用加强交流与亲身参与这两种方法。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小组活动计划。在学生制定计划前,教师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或引导学生共同讨论相关问题,在计划制定后,教师要认真阅读学生的计划,指出不足,帮助学生完善计划。
  此外,教师还要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某个小组计划的制定工作,主动了解学生的实验设想与思路,随时进行启发、诱导。在活动的展开阶段,教师应参加一两个小组的活动,主动听取其他小组的汇报,及时准确地获悉研究活动的动态,进行相应的指导。在活动的总结阶段,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展现研究活动的成果。要悉心听、看,也可以参与对一些新问题、新现象的分析,讨论。这样,教师与学生合为一个联动的整体,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及时、有效的辅导。
  总之,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学生长期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探究课教师对实验操作的有效辅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了。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应对国际交流的需要,英语的国民普及度也持续提高,同时,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力度和广度也得到了强化。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对教学资源在英语教学的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一番描述,并就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提出可行性的思路与见解。  一、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在配置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学资源认识不够充分  现阶段,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小学英语教师过于强调教科书的
“主问题”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经验和学习内容整体着手与学生共同设计的统领教学主线,触及数学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的、具有深度的、以探究为主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由师生讨论得出的主线问题,相对教学中繁、杂、碎的应答式提问而言,更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实施“主问题”设计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能够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空间,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搭建平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教育心理学也指出:儿童主要是以形状、色彩、声音、感觉进行思维的。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宝宝”或“生字伙伴”等等,孩子喜欢的名词,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化成了交朋友或是打招呼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
【案例1】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准确地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要点,教学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以下是我校一位老师执教三年级口语交际《聊聊春节》的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家过年那天都做了哪些事?  生:包饺子,吃年夜饭。  生:我家祭祀祖先。  生:我出去拜年。  生:还要贴门联、对联。  师: 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年饭都吃了些什么?有哪些讲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的实施,教师教学观念得到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已成为师生相互交流、探讨的互动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的过程,令人耳目一新。笔者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一、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
在云师大附属小学有一批热情活泼的雏鹰假日小队,这些小队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小队名字,比如QQ小队、爱心小队、雄鹰小队、快乐小队、苹果小队……因为有了各种各样小队的组建,他们在学习之外的课余生活又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在我任教的四年级(1)班有8只雏鹰小队,每个小队都由3至7人组成,在学期伊始分别制定了属于自己的小队计划,原计划一个学期组建8次小队活动,每一次活动要求制定好时间、地点和主题,小
自主性游戏是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离不开保育,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即“健康”。具体包含三方面的价值追求:一是有向往、愉悦的内心体验:被精致的游戏环境、丰富的材料深深吸引,表现出喜爱感和向往感;二是有自由自主的活动状态: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愉快地交往和交流,有成功感和满足感;三是有留恋和期待游戏活动的美好情感,既对这一次的游戏活动充满留恋,又对下一次的游戏满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师本”教育理念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生本”理念。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由教师指导、启发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在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的学生
在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占据很大比重,是展现中火灿烂文明的瑰宝。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曾将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由此可见学习股市的重要性。经常背诵古诗,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想象力、陶冶性情、修身养性,还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并且学习古诗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怎样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是现阶段语文教师应重点研究的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只有不断提出引发人们思考的问题,数学才能得以发展。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暴露学生的思考过程,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植树问题)  教师首先出示尝试题:  有9棵树排成一行,每相邻的两棵树之间放一盆花,头和尾都不放花,一共可以放多少盆花?  教师放手让让学生自主探索。许多学生通过画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