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火星探测的进展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ch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管理局(NASA)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于美国太平洋时间2004年1月3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4日12时35分)成功着陆于火星的“古谢夫环形山”。为此,美国“火星探测流浪者”项目引起了举世的关注。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当前地震预报中可能存在的浑沌问题,提出了走出浑沌所应采取的预报战略和战术建议。
正像以前曾报道过的那样,日本气象厅将对以前所使用的震级(以下简称M)计算公式进行修订,并预计从2003年9月起采用由新公式计算的M.下面就针对现行气象厅M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震电磁观测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现今地壳形变观测技术不断向高精度、高分辩和高效便捷发展的趋势下,如何根据地质构造活动背景和构造变形模式差异布局、提升地壳形变监测能力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针对鄂尔多斯西南缘区域构造动力背景和变形模式特点,优化监测布局、有效捕捉地形变异常动态信息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是将与地震相关的信息作为感知对象的综合传感器, 具备接入各种符合标准的物理量或信息量的功能. 地震传感器网络的功能结构可分为5个层面, 即基础层、
汶川8.0级地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震级大、震源浅、强震动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面广、破坏惨重、次生灾害剧烈。沿发震断层附近的一些大型桥梁,如庙子坪大桥、百花大桥、小渔洞
1研究背景众所周知,大地震中的近场强地面运动对近断层的建筑物和工业装备破坏十分剧烈,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近场强地面运动记录的缺乏,人们对其特征了解甚少。而且现有的震源动力
1 第一季度(2003年9-12月)工作报告"地球透镜计划"第一季度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取得了首批台站布设等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完成了9个永久性板块边界观测站(PBO)的布设工作,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