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探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体现,是对“为人民服务”等思想的继承创新,是对新时代下如何发挥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以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深刻解答,而保持人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平衡对于贯彻落实好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220-02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一切发展工作中具有核心引领作用,而保持人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平衡则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核心要点。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为人民服务”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在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这说明了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关注中心和决定力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保持人与发展关系平衡的标准,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中国梦。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说道:“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3]P41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422,这说明共产主义重视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的。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实践马克思“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涌现出了以邱少云、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为优秀代表的共产主义者。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进,邓小平始终强调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和在历史推进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新世纪交汇之际,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5]十七大后,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发展思想,是深化几代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智慧结晶,是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灵活运用。
  从发展中心变化历程来看,“以人民为中心”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工作重心更加具体化,同时也意味着我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扩大化、全面化。十八大以来,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视范围由党扩大至政府,这意味执政行政皆“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发展历程来看,其将人民主体地位落实到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服务性作为政党和政府的根本属性,一方面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时刻尊重牢记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则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
  二、“以人民为中心”深化了人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内涵与外延
  旧的人与社会发展关系是一种不平衡的关系,对于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一定阻碍作用。从旧的人与社会发展关系角度来看,社会发展是第一位,人是第二位,人与社会发展并没有机统一。《大学》里曾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6]P272这里可以看出,修身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关注人本身的发展,人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从属地位,而没有成为这个发展过程中的最终关注中心。费希特说:“世界是我的表象”[7]P12,这说明了世界的虚假性,我具有本真性。因而在中国传统的人与社会发展关系中,其更注重人的共性的发展以及社会价值实现,忽视了人的个性的发展以及自我价值实现。而在西方,一方面“物”统治、奴役人,一方面夸大人的个性意识、自由意识以及个体价值而导致极端利己主义,这些都是人与社会发展关系不平衡的一种体现。
  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个体价值与社会实现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社会发展关系是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在发展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就需要通过实现人民群众自己的利益这一方式”[8]P32,此外,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法批判》中讲道:“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9]P10。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人重新回归于人本身,破除人全面自由发展路上的篱笆,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明确了人与社会发展关系中的主次问题,更加凸显了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核心保证,深化了人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内涵与外延。
  从内涵上讲,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方面,人民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人民是整个社会发展成果的享用者。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以及社会发展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这一根本目的,整个社会发展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基于此,全党上下要牢记发展是服务人民,践行初心和使命。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群众路线领导方法,领导工作应从满足人民需要出发,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从外延上讲,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扩大了“人民主体”的应用范围,使人民成为社会发展的关注中心,使人从物化环境重新回归到人自身,实现了主客观辩证统一。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刻总结,并扩大了关注人民主体地位的服务主体范围。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主体地位由单一创造者主体扩大为创造者、享受者主体,主体地位领域全面化,服务主体领域由党扩大至政府,实现执政行政都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保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全面实现。   三、保持人与社会发展关系平衡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0]这说明人的发展是衡量一切工作的试金石,我们要深切关注与人民群众现实有关的问题,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与现实深切结合起来,从而保持人与社会发展关系平衡。
  “人民”是一切发展工作的立足点,要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实现人的个性与共性共同发展。1944年10月毛泽东在接见新闻工作者时指出:为人民服务“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1],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全心全意将人民放在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管理的参与主体、服务主体,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让“填表脱贫”变成真正的深入实际,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共建、共治、共享融为一体,引领人民创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此外,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说:“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家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12]P8,而陈志尚教授认为:“现代人的本质特征是有个性的人”[13]P186,这要求我们在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必须关注人民身体素质和内在素质的发展,将人民的生活环境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坚持完善现有教育体系,破除现有教育体制内不利于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思维,将外在规范通过教育内化为人的自觉,从而推动人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人的個性与共性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地位”学说的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传承弘扬。一方面,其体现了“人民”是执政行政工作核心;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主体”的客观主体地位与其主观主体地位相结合,将人民主体地位领域全面化,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党的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凸显人民主体地位,是“为人民服务”等思想在新时代的体现,并且把人的个性与共性深切结合,使人从物化的边缘回归到人化轨道。在新时代,我们只有全心全意将“人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人的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个性与共性的结合,深切关注教育、就业收入与社会保障体系、脱贫与健康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将人民的理论中心位置转换为实践中心地位,保持人与社会发展关系平衡。我们相信,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指引下,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安定,中国人民会更加自信地去面对整个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OL].新华网,2016-05-10.
  [2][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中国政府网,2017-10-27.
  [3][4][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7-01.
  [6]钱穆.大学古本.四书释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7]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刘珈余.邓小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11]朱继东.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宗旨的再强调、真坚持、新诠释[N].长江日报,2017-05-15.
  [12]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3]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孙 瑶
其他文献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次提出了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建设美丽中国。代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生态观。这其中涵盖了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汲取了中国古代传统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至今仍然合理和有益的元素,为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生态文明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
七年前,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曾经感叹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几乎到了上瘾的程度,国家的能源安全堪忧。为实现能源独立,2007年12月19日,布什签署《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Energy Independence and Security Act),计划在2022年前将可再生能源产量提高到360亿加仑/年,并将轿车和轻型卡车2020年的平均油耗规定为35英里/加仑。顾名思义,该法案的目的是改变美国
传统资产证券化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使银行通过出售一部分资产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法定的资本需求.从理论上讲,凡是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进行证
房地产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观察香港经济的晴雨表.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治国理政新的重要讲话。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一书为主要参考依据,本文梳理了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其中,坚持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传承复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发展 深化改革 传承复兴  中图分类号:D624 文献标
摘要:邓初民的国家论对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思想从国家的起源、发展与消灭的演进过程深刻揭露了国家的本質,其中融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邓初民的国家论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有很多共通之处,对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研究邓初民的国家论,试图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寻求一些可行性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邓初民 国家论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 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深厚的软实力,在提升治国理政能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德孝文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事故安全管理的工作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无论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材料采购、运输的控制,施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管,还是施工现场
一、物流被"盯"安防建设,安防开辟发展新蓝海网购的盛行,电商的火热,使得物流行业快步迈入春天。据统计,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2%,跃居世界第一,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亿件,快递公司不断增加的同时,辐射范围也由城市延伸到乡村。但是,超快的增长速度,也使目前的物流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如暴力分拣、包裹失踪、签收再开箱等,诸
摘要:针对智能楼宇计算机系统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某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智能楼宇包含的内容与特点,提出智能楼宇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施工要点,保证智能楼宇结构更为合理,希望能够给类似工程提供良好的帮助。  关键词:智能楼宇;智能楼宇计算机系统;线路  智能楼宇,又常被人们称为智能建筑,重点以建筑物为基础平台,将各类智能化信息进行高效应用,集系统、构架与管理为一体,形成具有良好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