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山预演七月风暴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沙龙政府的“单边撤离计划”,以色列将在今年7月开始拆除加沙地区所有21个定居点以及约旦河西岸地区4个定居点。以色列的许多极右冀组织对此深怀不满。
  反对最激烈的,就包括以色列极右翼组织尼瓦瓦(希伯来语为“众多”之意)。上月他们就放出风来,说4月10日这天要组织万人集会圣殿山,声讨沙龙政府的撤离加沙地带的“单边行动”计划政策,并要袭击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
  为了防止右翼分子接近圣殿山,以色列警方在圣殿山周围部署了数千军警,演绎了一部好莱坞动作大片式的“圣殿山风波”。
  
  耶路撒冷处于8级战备
  
  4月10日清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来到耶路撒冷老城的雅法门。途中见到以色列士兵和警察用铁栅栏设置了三道警戒线。雅法门西侧停放着一辆警方的安检车,所有从此门进入老城的人携带的任何包裹和行李都必须通过这辆安检车上的设备检查后方可通行。警察有权盘问和检查任何他们怀疑的人。甚至巴勒斯坦老人和妇女都必须持有以色列发放的证件方可人城。整个老城气氛凝重而压抑。
  据悉,以色列警方在老城内外部署了 3000多名警察、骑警、特警和士兵。圣殿山上空部署了一个携带摄像头的汽艇监视着地面,形成立体监视。警察封锁了所有进入老城和圣殿山的通道,老城内几乎所有街道上都能看到三五成群、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士兵和警察值勤或巡逻。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走访了老城内除狮子门以外的另外四个圣殿山人口,发现每一处都有30-50名以色列士兵和警察;把守。所有40岁以下的巴勒斯坦男性、所有犹太人、所有非穆斯林人员都禁止人内。老城的环路除西侧外,都分段设卡,禁止除军车、警车以外的车辆通行。耶路撒冷处于8级戒备状态,10级为最高的战争戒备级别。
  圣殿山西侧的西墙(又称哭墙)广场上停放着30多辆警车、救护车、救火车,警车配备有消防器材和云梯,约300多名荷枪实弹的土兵集结广场待命。从西墙通往圣殿山的通道和一扇小门处约有500多名防暴警察和警察在铁栅栏后戒备。他们配有催泪弹、橡皮子弹发射枪、警棍和百分之百的真枪实弹。几乎所有执勤的警察和土兵都佩戴深色墨镜,给人一种威严和震慑感。
  上午约9:25,一位身着浅蓝灰色T恤衫、左胸部绣有定居点橘黄色五星标记的中年犹太男子带着5个孩子走到?雅祛门入口处。以色列警察当即拦住他们。经盘问和查对证件,他们来自加沙地带的古什·卡迪夫犹太人定居点。警察立即通过对讲机向上级汇报此情况,结果他们被禁止进入老城,此男子当即拿出经书诵读,并仍要求进入老城,最后被警察带走。
  
  喧哗、骚动与不安
  
  耶路撒冷是座山城,海拔800多米。虽是春季,太阳还是很毒,紫外线很强,晒得人脸火辣辣的。
  一些犹太教人士在西墙下手捧经书,微闭双眼,前仰后台地摇晃着身躯,嘴里不停地哼哼唧唧地唱着甚至连上帝都难以听清的经文,有的将脸贴在西墙的石块上,一脸痛苦或虔诚的样子。
  圣殿山上不时传来叫喊声,那是穆斯林的聚会。许多穆斯林9日夜宿在阿克萨清真寺内,时刻准备保卫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世界穆斯林的第三朝觐地免遭犹太极右分子的袭击。
  上午10时40分左右,一位名叫伊扎克·摩西的犹太青年正在接受以色列电视台的釆访。一名警察缓缓地、悄声无息地走到他的左侧,另外两名警察则悄悄走到他的身后右侧。突然之间,一名警察闪电般地将他按倒在地,另外两名警察迅速推开记者,整个过程只有两秒钟,真可以说是迅雷不及掩耳。
  那位青年奋力反抗,6名警察分别拽手、拉腿、勒脖子、铐手铐,抬着他走出西墙广场,强行塞进一辆车中拉走。经打听,他在接受采访时不仅表示反对沙龙政府的“单边撤离”政策,而且对沙龙本人进行了人身攻击,所以遭到警察逮捕。
  在现场拍摄录像的,除记者外还有以色列警方、军方派出的摄影摄像人员。此外,现场还有一名神秘的摄像人员。他看起来是一位传统的犹太教人土,留着长须,身着黑袍,头戴黑帽,手里拿着一台小型摄像机拍摄记录着一切。
  最吵闹的,是西墙的广场上8名示威抗议的犹太青少年。他们手拉着手、肩搭着肩面对70多名记者的镜头,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但警察在一旁似乎视而不见。
  在这样喧哗与骚动中,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溜走,但仍不见示威抗议者增多,记者们焦急地等待着的万人集会抗议的场面并没有发生。
  
  “七月风暴”预演
  
  在西墙广场似乎上演“空城计”的时候,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大约在10:30至11:00期间,以色列极右翼团体成员在通往特拉维夫主要干道的交通高峰时段用点燃的废弃汽车轮胎封锁了高速路,造成交通瘫痪,直到警察清除障碍后方通行。
  这两件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不同事件,是巧合,还是蓄谋已久的计划,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
  但以色列消息灵通人士说,以色列情报部门辛贝特获悉可靠情报,以色列极右分子确实准备在圣殿山上举行万人聚会并袭击穆斯林的阿克萨清真寺,以再度引发巴以流血冲突,从而达到阻止沙龙政府7月从加沙地带撤离的目的。
  就在此前一天,以色列士兵在加沙开枪打死了3名巴勒斯坦青年,其中两名还不到15岁。这一事件是否与以色列极右翼组织有联系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巴勒斯坦人,特别是各极端武装派别,已经被激怒了。
  巴勒斯坦武装分子10日一天就向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定居点发射了70枚土制火箭。数千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聚会游行,声讨以色列士兵的这一罪行,并说将誓死保卫阿克萨清真寺。
  所有这些,已经使今年2月8日以巴双方领导人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达成的,被称为“和平曙光”的停火协议受到了严重威胁。 自2月8日以来,已有13名巴勒斯坦人、5名以色列入在冲突中丧生。
  以色列警察事务部长吉登·埃兹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今天前来耶路撒冷老城参加聚会的极右组织团体成员不过数百名,而不是情报部门提供的上万人,而进人老城内抗议示威的仅有区区数十人。以方却为此从全国凋动了3000多名警察,把老城变成了“警察局”。埃兹拉说,“小题大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以色列极右分子的极端行为引发与巴勒斯坦的冲突。
  以色列媒体在评论这一事件时说,以色列极右分子成功地鼓噪声势,引诱以色列政府调动全国的警察云集耶路撒冷,从而无力顾及其他地区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极右分子也积累了制造事端的经验。沙龙7月份从加沙地带撤离的计划,将面临更复杂、更激烈的冲突。
  就在同一天,以色列总理沙龙第10次出访美国。11日,他在得克萨斯州小镇克劳福德会晤美国总统布什,寻求美国政府对他单边撤离计划的支持。
  可以说,虽然7月还远未来临,但“七月风暴”却已经开始袭击中东。和平努力,将面临巨大考验。
其他文献
著名画家、艺术家陈逸飞谢世后,有关墓地的传言至少有两个版本:一说他的骨灰将被带到美国安葬;一说他的骨灰将被安放在上海宋庆龄公墓,这是上海高规格的公墓之一。  不过,在未来的上海公墓寻觅身后之地或许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人们只能将寻觅墓地的眼光投向海洋。  4月23日,在长江人海口,伴随着鲜花,伴随着音乐,王玉辉与家人一道将亡母刘素琴老人的骨灰撒人了大海。刘老太于今年2月15日因癌症去世,她生前要求不保
期刊
位于柏林城南的施泰格利茨高级中学是一所有着近120年历史的中学。去采访的路上,记者一直在想,德国学生在学习纳粹历史的时候,气氛会不会沉闷、压抑。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到的时候,正赶上12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在上“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历史课。十七八名学生围坐在一起,在历史老师埃克特女士的提问和主持下自由发言。,对于大屠杀这段历史,学生们说,他们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实地参观学习,了解纳粹的暴行,
期刊
近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认为当前资本市场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大厦还在燃烧”    《投资银行家》杂志主编苏历铭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有一句精彩的描述:“大厦正在燃烧,人们却在装饰百叶窗。”从 2001年开始步入熊市的证券市场已经烧掉了 6198.33亿元的流通市值、烧掉了市值背后难以计数的散户和机构、烧掉了人们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和梦想。但是,在纷乱
期刊
4月11日,一条内容大致相同的新闻出现在北京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一家都市报使用的标题是《环保总局质疑淮委会越权》(以下简称《越权》),文中引述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刘鸿志的话称,“4月4日国家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会)发表的‘第一个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无视国家法律规定,违背国务院确定的‘十五’淮河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擅自发布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扰乱视听,干扰了国家排污总量控制工作的正常进
期刊
这个春天,股市人心思涨。市场会否如愿,还是未知之数。不过,既然有制度转折的良好基础,有国务院领导关心股市的情怀,股市在2005年总会发生一些积极变化。  证券市场不是空中楼阁,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再美好的愿望,也不可能结出丰盛的果实。  古龙曾说,“为了等钱吃饭而写稿虽然不是所有作家的悲哀,却是我的悲哀。”中国股民与券商中,也有这样的辛酸。在一个只有做多才能赚钱的单边市,只有牛市才能掩盖—些问
期刊
俄罗斯产生过许多对自己的信念有着宗教般的忠诚与坚守的理想主义者,如十二月党人、早期的布尔什维克人,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群试图将俄罗斯建成“健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青年改革家。  《世纪大拍卖》的作者,是长期驻在莫斯科的加拿大籍记者克里斯蒂娅·弗里兰,他以同情的笔调,记录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群抱负非凡的青年经济学家,他们企图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蓝图改造俄罗斯,最后在垄断俄罗斯经济的寡头们面前,在政客和商
期刊
从2004年的7月份起,宜兴,这个位于太湖西岸的小城,被一段长约40公里的太湖大堤护坡,卷入了一场广为关注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正是大堤护坡的质量问题。这段因为温家宝总理的现场批示而诞生的工程,在今年汛期来临之前又一次引起当地的质疑。    质量问题众说纷纭    宜兴太湖大堤工程全称为“环太湖大堤(宜兴段)应急加固工程”,从2000年至2002年历时3年完成,工程总造价5729万元,由江苏省、无
期刊
短短半年时间,高收益低风险的人民币理财业务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去年年底人民币理财业务3个月销售额达到300亿的热闹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各大银行却纷纷宣布暂停人民币理财业务。  相反,外币理财业务却热了起来。这样的变故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问题过多    自去年9月光大银行率先推出“阳光理财”人民币理财产品后,民生、中信实业、招商等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正当各股份制
期刊
聂树斌“杀害女友”和佘祥林“杀害妻子”两起错案几乎在同时大白于天下,然而这样的事情并没有令刑事诉讼法学界的人士惊愕。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著名律师翟建和华东政法学院教授叶青日前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对公检法机关公权力的运用缺少节制,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地位比较“卑微”,存在轻视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现象,这些缺陷已经妨害了中国法治建设。 
期刊
“不知天堂是不是也有入学习电路?如果有,他们真的很幸运。”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晏才宏老师 3月12日病逝之后,引发了无数学子的哀思之情。  作为教授电路课的老师,晏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口皆碑,他从不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学生的悼文中说,“他的课充满了激情,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简直像一部精彩的电影。”俊秀的板书,洪亮的嗓音,学生们将他的课称为“魔电”,座无虚席。  许多学生都称晏才宏为“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