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87-01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像一位无形的老师,它会指引人们去探求真理,奋发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并着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動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数学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我在激发学生兴趣这一点上,浅谈几实践中的体会:
  1 培养观察能力,产生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数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的。
  2 创设“悬念式”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所要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未知欲望,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使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要求得到所要解答的问题的案,在学生的心里产生“悬念“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堂课效果,而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引起总是由认知需要而产生的如果没有了解新知识的求知欲,就很难形成学习的气氛。认知需要如产生,往往出现于似乎熟悉又不太清楚,似乎了解而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境地,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心欲求通而不得,口欲求白而不出的状态。而教学活动的开始,正是诱发学生认知需要,启发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导入过程中,教师采用恰当而又适宜的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常常能获得师生思维共振的效应。
  3 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映像,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兴趣。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时常思考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教学数学中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4 “探究式”情境,激发兴趣,诱发学生创新动机
  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以问题为引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同时提出的问题要适时,要有启发性;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生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数学课中,巧妙设置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也才能使学生形成探索的兴趣,从而推动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要改革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勇于探索与创新,努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代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在小学数学中随处可见,并且贯穿整个小学。因此,学好计算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学好计算,就要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收到学生兴趣和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在做题时态度不认真,做完了也没有检查,导致了计算正确率偏低。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与同行交流,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那么该用怎样的方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这就需要通过故事性情境的创设、探索性情境的创设、游戏性情境的创设、竞争性情境的创设、生活实际性情境的创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78-02  课堂上,教师不是解题者,而是问题解决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生活化的方式,给学生富于思考的东西。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實践。  1 数学情境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67-01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我有幸参加美术国培计划,聆听了专家、学者与导师的专题讲座,也观摩了市、县、各级的美术研讨课,理念与实践的碰撞,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无一不触动着我对当下美术课堂教学深深的思考,让我对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示范的必要性、设问探究、欣赏评价等普遍的问题有了更
期刊
摘 要: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可以获得各种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在小学阶段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不仅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创新多种阅读形式。  关键词:阅读;培养;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81-02  书籍承载的是世界文明和与之相应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让学生浸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进以及世界经济市场的波动,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越发突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交应变能力、知识与技能、创业能力不足、求职应聘能力欠缺、职业发展能力薄弱、敬业精神缺失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采访广东培正学院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以此了解社会的需求的真实情况,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以期提升当代大学生就业应聘能力,培养对社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85-01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任务。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启蒙初始阶段,教师要合理选择恰当地切入点,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阅读思考和自由表达,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关键。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决定着课堂是否高效。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语文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90-02  学生的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通过我们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我们就应该力 求在平常教学中挖掘一切能使学生主体作用形成的因素,努力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意识地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86-02  1 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1)表示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表示现在的状态,特征和真理。句中常用often, usually, every day等时间状语,例如:I go to school every day. (经常性动作)  He is very happy.(现在的状态)  The 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