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体系

来源 :善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千上万的留守家庭和谐事关社会稳定,南下北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转移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成长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妥善处理留守儿童问题可以有效阻隔贫穷代际传递事关整体脱贫。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这意味着國家治理层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了针对性的政策安排和系统性的顶层制度设计。那么,基层操作层面应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专门机构监管、社会组织作为”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长效机制,健全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留守儿童工作认识上有误区,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上不明确,留守儿童支持系统中有缺位。
  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中,存在着给留守儿童张贴标签,步入了留守儿童就是贫困儿童缺少钱物、留守儿童就是可怜儿童需要同情、留守儿童就是士气儿童缺少阳光三大误区。事实上,留守儿童因缺乏爱与陪伴而导致亲情淡薄,跟父母给予的物质条件无关。
  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留守儿童的统计,既不能笼统地将父母只要有一方外出务工的计算在内,也不能把一方外出但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排外;同时不能仅仅只算在校的,还应包括未入学的;除了被留在农村老家的留守儿童外,还有虽然在城市生活但父母却在另一个城市工作的。因为概念的不明确,就会导致统计数据不清,所有的应对策略都不能对症下药。
  当前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没有明确一个牵头部门,或者设立专门机构去履行落实政策、动态检测、整合资源、服务统筹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
  建立基层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是基层政府工作理性回归的切实体现。基层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政府应对和逐步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主导作用。科学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脱贫规划,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机会。严格控制农村产业发展中因“人为折腾”导致的贫困留守儿童家庭衍生。
  切实加大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农村教育扶贫力度,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能力。要解决教育投入在偏远农村出现的新“教荒”,好几个村共有一个教学点,现在“一个乡镇建一所中心幼儿园”,农村孩子入学入园难仍很严重。要切实推进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和半封闭幼儿园建设,合理布局农村幼儿园和教学点,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实行政策倾斜,可以探讨发挥民办学校体制优势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难题。
  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范畴,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社会联动的原则,发挥学校优势,组织相关部门,会同村(居)委会建立留守儿童全面保障机制,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大环境。
  建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体系中的教育主体作用。
  学校应不断强化具有操作性的关爱措施,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做好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促进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学校应提高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完善科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安全、习惯管理与评价体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寄宿制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以保障留守儿童接受相对公平教育。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监督体系,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利用电话、视频、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通道,帮助监护人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孩子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对辖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
  建立留守儿童监管与服务专门机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体系中的综合效能。
  建立县级留守儿童监督管理机构或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心,搭建留守儿童集中服务平台。这样可以整合各部门资源,强化相关政策落地和责任落实的监管体系,乡镇明确专人分管负责,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有利于集中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的各自优势,从过去零散关爱向专职、常态、精准关爱的跨越,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集中关爱服务。
  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快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建议相关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用政策支持和激励社会力量举力、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积极孵化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培植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监护指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
其他文献
春天,在这百花煊染、万物萌发、孕育希望的最美好的季节,我们的祖先却把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定为祭奠逝者的节日,扫墓踏青,这延续了两千五百年之久的约定俗成,让我们年年在这个时日,沉浸在感伤生命脆弱、体味亲人逝去的痛苦之中。这强烈的反差,如同生命的经纬,让人在思念、感恩的同时,思虑如何向死而生,让轮回的生命在春天里吐故纳新,焕发生机。  中华民族注重亲情、極具同理心,又乐观向上、面向未来。据说,在江南
期刊
隔了四十年,  我仍时常想起父亲——  我已记不清他的模样,  只记得,  他的生日在三月,  草长莺飞,  他一直是我的精神向导。  多少次,  我曾试图写下对他的追忆,  怎奈每个字都会凝结成泪滴。  习得的无助,  也使我心存畏惧,  倘若真把父亲从心底挪到纸面,  那一个个沉甸甸的文字,  是否会变成石头,  把我们隔得更远。  金秋时节我去看他,  穿过岁月的山水,  隔着开满厚厚紫色野
期刊
民心,是人们心中的杆秤,把你放在人生的天枰上称重。  民心是不忘初心,出发时的想法不能忘记。  民心是良心,是乡音。  李兴民是一名党的基层工作者,是一名企业家,他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具体执行者,他讲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的话,20多年来,带领群众致富,目的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大写的“人”。  李兴民不说狂话,不说虚话,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事,给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群
期刊
4月21日,我们在西安成功举行了“吴起慈善工作汇报暨献爱心捐款仪式”。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徐山林、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在讲话时说,吴起慈善协会这一举措是个创新,给全省区县慈善募集带了个好头,要在全省推广,这使我备受鼓舞。  凝聚吴起在西安的乡党力量助兴慈善的事,我们谋思已久。今年3月,我到西安向省人大原秘书长、吴起县慈善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宋海源等领导征求意见时,他们很是赞同和支持。于是4月中旬,我就和
期刊
4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建筑业和农产品等货物由10%降至9%。  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4月15日实施,原来的部分条款强制改为全文强制。  《生产安全故事应急条例》4月1日起施行。详细规定了16项针对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
期刊
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这个社会的边缘群体,他们的生存艰难、教育欠缺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长期被忽视。  据统计,全国约700万留守儿童中,96%儿童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4%儿童由其他亲戚监护。这些孩子缺乏父母情感关怀和生活照顾,在孤寂中读书、写作业,眼里心里满满都是思念,他们渴望爱、渴望陪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
期刊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聚焦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
期刊
2018年,汉中市慈善协会以助力扶贫攻坚为中心,在实践中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网络项目、自创项目、传统项目同时推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在募集工作中,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9·9公益日”“迎9·5獻爱心”活动中,线上线下总计募集善款1676万元,实现了汉中慈善众筹的历史性跨越。  在扶贫帮困中,按照参与“中国社会扶贫网”工作的既定方式,全年实现慈善投入3887万元,实施慈善救助项目1
期刊
【现状】父母打工,儿女留守  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大潮席卷全国。大批青年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他们把孩子留给了在老家的父母或亲人抚养。  谁不希望和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只是他们在城市中只是个打工者,收入有限,难以买房、更难落户。孩子如果跟着他们,读书就成了问题。  于是本来应有的陪伴成长,变成了一年半载才能见上一面。孩子的监护权,交给了年迈的老人。  据统计,全国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大约有70
期刊
“在走访调研中我发现网络安全已经渗透到未成年保护的各个角落,目前法律层面亟待对网络猥亵儿童方面的立法。”3月2日,在女童保护2019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这样表示。  座谈会上发布了《“女童保护”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数据比往年低,女童和12—14岁年龄段儿童受侵害比例高。  同时,多位全国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