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CT灌注成像在评价兔缺血后肢经干细胞移植后,缺血骨骼肌内毛细血管床动态变化方面的作用。
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均制成左后肢缺血模型。7 d后将制备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及同等剂量培养基经耳缘静脉分别注射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兔体内。28 d后对2组兔行CT灌注扫描,得到CT灌注伪彩图及灌注值血流量 (AF) 、血流体积 (BV) 、对比剂清除率 (Clearance) 。对比缺血后肢与正常后肢各灌注参数的比值比即r AF、rBV、rClearance (r C) 。处死兔后切取2组兔双后肢内收肌行毛细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计算左后肢与右后肢毛细血管密度比值 (r MVD) 。采用t检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所得数据结果,并对各灌注参数的比值比与r MVD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r AF分别为1.15±0.67和0.57±0.1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t=5.75,P<0.01) ;实验组和对照组rBV分别为1.19±0.32和0.74±0.19,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t=5.01,P<0.01) ;实验组和对照组r C分别为0.62±0.20和2.06±0.1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t=-2.81,P<0.01) ;实验组r MVD为1.34±0.28,对照组r MVD为0.62±0.19,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t=6.43,P<0.01) 。各组灌注参数的比值比与r MVD的相关程度从高到低为rBV (r=0.857,P<0.01),r AF (r=0.811,P<0.01),r C (r=0.615,P<0.01) 。
结论CT灌注成像能够较准确的半定量评价兔缺血后肢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后骨骼肌组织内发生的毛细血管床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