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娘娘腔”到硬汉,王凯十年磨一剑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让扮演“靖王”的王凯大红大紫。微博上成群结队的拥趸者,争抢着要当他的“靖王妃”。对于他的忽然爆红,很多人一开始很惊讶,而事实上,王凯为了自己的梦想,已经足足准备了十年。
  书店“搬运工”,偏想做演员
  其实王凯从小就对表演感兴趣。在高中学业最紧的时候,他看课本上有《雷雨》,就“不务正业”地组织同学们拍话剧。当别人都在刷题刷分的时候,他却袖子一拉,演起了周萍。“那时候心气比谁都大,表现欲特别强。”
  虽然有个“演员梦”,但并非出生于演艺世家的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培养。相反,从来没有人看好过他的表演梦想,包括其父母。
  王凯的父亲是体育迷,希望儿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所以5岁时王凯就开始踢足球。而老家湖北出了一批跳水冠军后,父亲又打算让儿子去学跳水。母亲则希望他好好读书考大学。王凯想学表演,他想像赵薇一样去考中戏!“我当时本来想考艺术院校,我妈不同意。恰巧,高三高考压力很大的时候,新华书店换老总,可以给内部职工造福,新华书店的工作当年算是不错的铁饭碗。母亲给做工作,我就直接去工作了。”
  可是王凯不开心,工作稳定却无聊,女生负责站柜台,男生就负责搬书,好像一眼就看尽了20年后的生活。而那个本来就缥缈的演员梦,似乎更遥不可及了。但无聊的工作给了他很多的私人空间,不用像上学时再受父母管制。那段时间王凯参加了很多电视台的活动,终于有一天他有了一个去北京拍广告的机会。当时的广告导演看王凯形象不错,便问他是中戏的还是北电的。就是导演的这句无心之语,激发了王凯人生中全部的信心。
  最后他瞒着父母,偷偷辞去了新华书店的工作,只身前往北京学表演。当时,他第一个知道的学校是北京电影学院,因为《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知道赵薇还有这个学校;《永不瞑目》火了陆毅,让他知道上海戏剧学院;《将爱情进行到底》火了李亚鹏,让他知道中央戏剧学院。“虽然这些当时对我来说很遥远,但不去试一下怎么知道。”
  后来他查到,中戏在北京教育学院租了一个地方办培训班,四个月。可一问,学费要一万多,还已经开课两个月了!怎么办呢?没钱呀!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回家?肯定不行。可人家说了,要来也可以,一万多的学费一分钱不能少。当时是2000年,一万多元可不是个小数目,王凯只能给爸妈打电话。父母也想通了,至少孩子还是想学东西,不是辞职在外面胡混。让王凯想不到的是,在关键时刻,竟然是一直反对他演员梦的父亲伸出了援手。
  这短短两个月的培训,却让王凯受益匪浅,热爱+努力,2003年他就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张翰、张俪、马丽是同学。
  从此王凯踌躇满志,“读大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外形不差,专业出色,相当自信。”果然,刚毕业,就被当时国内最负盛名的一家经纪公司签约。同学艳羡,家人欣慰,王凯甚至把之后能拍什么样的角色,演什么样的戏,走什么样的路都欣欣然地规划好了,仿佛走红只是一夜之间。
  2006年,公司12周年庆典上,老板将王凯、赵丽颖等7大新人介绍给冯小刚、徐克、张纪中等圈中大腕级人物,在台上被连连称赞,可现实的残忍却让人瞠目,下台后却将近一年基本没戏拍。签约公司名气大,艺人几乎每天都能参加大小晚会、走各式红毯。可是那些高额的制装费、化妆费都要王凯自己付。“走在红毯上笑脸盈盈,可是转念一想,兜比脸还干净呢。就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好像和我想当演员的本质越来越远。这应该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王凯说那段时间很消沉,他曾不分白天黑夜地打游戏,怀疑人生。
  演“娘娘腔”
   成了“黑历史”
  快要走投无路时,2007年王凯在电视剧《虎穴》中饰演一个小角色,算是“正式进入娱乐圈”。
  2008年他又接了部戏,叫《丑女无敌》,因为瘦削的外形,王凯在剧中饰演娘娘腔“陈家明”。红色框架眼镜是他的标配,搭配红色紫色等夸张配色的衣服,有时甚至还有豹纹丝巾等同样夸张的配饰。而且剧中的这个角色说话时翘着兰花指,妖性十足。尽管王凯非常不喜欢,但他还是咬牙坚持演了4季。“说实话,这个角色在当时的中国电视剧史上是开了先例的,那会儿大陆的电视剧哪有娘娘腔这样的人物呀!所以我是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觉得应该给自己勇气。”
  就这样一拍就是两年,将近200集。一个大家印象中娘娘腔的角色,被他成功塑造出来了。但当时也有很多人搞不懂,王凯怎么会去演娘娘腔?其实他也是迫于生计,再说新人有戏演就算很不错了,根本没有选择权。
  “娘娘腔”对王凯的福兮祸兮也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丑女无敌》热播时,嗲嗲的“家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算轰动一时。就连王凯回到湖北老家,街坊邻居都来围观,可他却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对味,尤其是父母看上去欲言又止却忧心忡忡。终于有一天父亲忍不住问,你怎么演了一个那样的角色啊?原来爸妈总觉得人生如戏,怕生活中的儿子也和“家明”一样,甚至一度怀疑儿子的性取向。无奈,孝顺的他又一次次耐心地给他们解释,那仅仅是角色需要。
  由于被贴上“娘娘腔”的标签,“家明”简直成了王凯的“黑历史”。因为这部剧,让刚刚出道的他,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生目标:能留在北京,能有钱吃饭继续拍戏。但也曾一度遭到铺天盖地的各种非议……“家明”风波之后,王凯不想再演娘娘腔,于是他把同类型角色全部都推掉,但因角色深入人心,始终没有其他角色找过他。之后曾经有八个月时间,王凯根本无戏可拍,眼看着要山穷水尽。
  就在王凯以为自己的演艺道路要到头的时候,2010年,导演张建新大胆启用他去参演一部年代大戏《知青》,此剧的制片人正是现在“山影”的大神级人物侯鸿亮。至此,好似新人身份,王凯才一步步积累起人气并摆脱了“娘娘腔”的形象。王凯说,如果没有张新建导演大胆起用他,他真不知道自己还能挺多久。
  在侯鸿亮眼里,王凯从来都不是什么小鲜肉偶像派。“他是个非常认真扎实的演员,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和他第一次合作是《知青》,那部戏在冰天雪地里拍摄了七个月,不少年轻演员没撑住,走了,但他坚持了下来。”   当时为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王凯是真拼了。为了制造暴风雪的效果,在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里,他还让剧组搬了一台鼓风机对着自己的头吹!到后面一场戏拍下来,王凯刚躺到暴风雪中,脸上就立刻敷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雪,双手都冻得没有知觉了。“不夸张地说,拍这部戏,除了地震,什么自然灾害都遇到过,我被晒伤过,也被冻伤过。”同爸妈笑着谈起这些“小艰辛”时,儿子的努力和拼命令他们心疼得偷偷抹泪。但值得庆幸的是,天道酬勤,因为这部戏儿子总算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
  2013年,因为侯鸿亮,王凯得以进入《北平无战事》,终于迎来了事业新高峰。王凯在剧中饰演方孟韦,是刘烨饰演的方孟敖的弟弟,刚一开播就让人眼前一亮。由于七大影帝同台飙戏话题足,“北平”播完后大家只记住了“方孟韦”,没能让王凯大红起来。不过《北平无战事》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王凯因结缘孔笙导演、侯鸿亮团队,之后才签约到山东影视,这才有了后来的《伪装者》等。
  转型硬汉
  《琅琊榜》一战成名
  看完《北平无战事》之后,导演觉得王凯演技很棒,在筹拍《琅琊榜》时,认为他的形象和性格挺适合剧中的“靖王”。
  后来王凯才知道,《琅琊榜》是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大型古装传奇电视剧。靖王萧景琰和林殊之间的情义深深打动了王凯,而比起男女情,王凯更感动于兄弟情。当时他把这个剧本看完就哭了,“我看过那么多剧本,没有哪个剧本像《琅琊榜》一样让我哭了那么多次。你说现在这个社会,还有谁愿意为了一个不知死活的人拼命?没有,靖王是我的理想人格,所以能够在戏里完成这样的角色,有一种梦被实现了的感觉。”
  其中有一场戏王凯记得特别清楚。他去“母妃”那对峙,说:“为什么你们所有人都知道梅长苏就是小殊,而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那场戏拍的时候,王凯拿着剧本走到孔导身边说,这场戏应该怎么表现?演员和镜头语言怎么结合才能把内心的那种痛苦、悔恨、各种特别复杂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两方面王凯都很头疼,没辙。后来孔导就对他说,“你先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走一遍。”
  王凯把剧本念了一遍,没想到竟然忍不住哭了,眼泪噼里啪啦不停地掉,控制不住。导演说,先别有情绪,留着,不然一会儿拍的时候就没了。王凯就一直很难受地忍着。等正式开拍时,他从门口走到母妃面前,只有十来步,但感觉像走了上下五千年。事后大家都说他演得特别好!
  鲜为人知的是,为改变自己瘦高的“娘炮”外形,早在《琅琊榜》开拍前,为塑造久经沙场的“靖王”这一硬汉形象,王凯就开始拼命健身。从简单的慢跑开始,到基础的立定跳远、俯卧撑,再开始接触重量训练,包括哑铃和杠铃卧推。在不断增重、塑造线条的同时,王凯也在挥汗如雨间找回了男人味。
  《琅琊榜》中,王凯的形象帅气十足,不仅彻底甩开了曾经的“娘娘腔”形象,而且他诠释的靖王,十分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坚定,通过冷酷眼神将靖王这个角色塑造得隐忍而又坚毅果敢。
  2015年9中旬,《琅琊榜》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飙升。到10月上旬,创下了高达3亿3千万次的网上点击,在中国50个主要城市收视排行第一。接着,该剧还将陆续在美国、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播出。
  与此同时,凭着精湛的演技,并非主角的王凯却一跃成了国内炙手可热的“小鲜肉”。微博上成群结队的粉丝,争抢着要当他的“靖王妃”,就连王凯自己也有些不适应,机场大规模的接机粉丝一度吓得他躲进了厕所。有网友说,王凯的经历可谓“十年磨刀,一朝成名”!
  然荧屏外的王凯今年已经33岁。事业上顺风顺水,但生活中的他同常人一样,也有很多烦恼,比如每次回家妈妈都催他快找女朋友,甚至还介绍朋友家的女儿给他认识,王凯一听这个头就大了,立马叫停。父母被逼急了就说,“你先给我生个孙子出来行不行?”这让王凯啼笑皆非:“我不结婚,哪生孙子啊?”王凯有个妹妹,都已经结婚生子了,也难怪爸妈为他的婚事着急上火。
  潜心修炼10年,如今终于成了人气偶像派,王凯说,很多人曾有过梦想,但大多数人不敢抛弃太多,不敢执著地为梦想努力,而他是一个敢于放弃很多东西的人。“如果没有当初坚定地离开,我可能现在还是一个书店的搬运工!”
其他文献
你对风靡全球的电视剧《唐顿庄园》里的豪宅充满向往吗?当身边朋友入住豪宅后,不少人也会羡慕万分吧,可有时要想住别墅换豪宅还要看经济实力。可在欧美等国家,一种“看屋换宿”的方式非常流行,不用出一分钱,旅客就能免费入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意外  婚礼在别人的房子里进行  2005年,我随父亲移民英国,四年后大学毕业进入一家跨国公司。在事业走向正轨时,爱情也悄然而至,对方是英国男孩恩达。在热恋半年后
期刊
1843年9月,法国巴黎的意大利歌剧院剧团来到俄国彼得堡演出。清丽的背影,绝伦的面容,22岁的女歌唱家波丽娜·维亚多朱唇轻启,若夜莺娇啼。那一刻,台下的屠格涅夫惊呆了,一颗名叫爱的子弹击中了这位25岁的年轻作家。为了爱,他的内心突破了道德,因为波丽娜此时已是别人的合法妻子。  两年后,歌剧团结束了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巡回演出离开了俄国。屠格涅夫变得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煎熬了数日之后,他居然不顾一切辞
期刊
沈阳男子林家瑞怀疑女友徐丽娟跟上司张岩关系不清,伺机报复张岩。他认为张岩赢得女友青睐的根本原因是他有钱有地位,于是悄悄寻找发财机会,结果,被同学贾云刚利用,掉进传销狼窝。在贾云刚逼他发展下线时,他想到张岩,于是想出“一箭双雕”良策。那么,他如愿了吗?    携恋人南下谋职  女友遭遇“色狼”上司  今年26岁的林家瑞家住沈阳市,父母都是小学老师。2013年7月,林家瑞从沈阳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与同
期刊
范我存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相恋多年后,他们欢欢喜喜结为夫妻。  据说,在余光中的老家,院子里有棵枫树,树干上刻有三个英文字母:YLM。Y是余,L是love,M是咪咪。连起来,是“余光中爱咪咪”。“咪咪”是范我存的乳名。  余光中为咪咪写下许多诗,如:“咪咪的眼睛是一对小鸟/轻捷地拍着细长的睫毛/一会儿飞远,一会儿飞近/纤纤的翅膀扇个不停/但它们最爱飞来我脸上/默默地盘旋着下降/在我的脸上久久地栖息
期刊
2015年10月,演员冯远征在微博中深情为妻子梁丹妮庆生,网友祝福声一片。两人结婚二十多年,虽然经历了“姐弟恋障碍”、“家庭暴力”等重重风波,但依然恩爱如初。在浮华的娱乐圈里,在风风雨雨的岁月里,他们的故事令人感动。  为了她  他放弃不到35岁不结婚的誓言  1962年11月16日出生的冯远征,198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参与或主演影视剧作品多部,是最受观众喜爱的明星之一。梁丹妮,1959年
期刊
一台带有麦克风和摄像头的电脑、一个几平米的空间,一条网线就可以足不出户日进斗金。四川女孩沈茜茜为能早日赚一大笔钱与相爱的男友完婚,她做起了网络女主播。可就在她回头奔赴爱情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为赚钱结婚  她做了网络女主播  沈茜茜1992年出生于四川省达州市。父母都是工人,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她深得宠爱。上高二时,沈茜茜与同班同学曹涛早恋。曹涛的父母都是农民,家中还有两个姐姐,经济
期刊
1  莫可可最初是不喜欢骆小桑的。他个子不高,眼睛小小,打扮土气,和莫可可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差了十万八千里。但骆小桑并不自知,他总是笑嘻嘻地以各种理由出现在莫可可面前,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即使莫可可并不领情他也毫无怨言。  骆小桑说,接不接受是你的自由,可付出是我的权利。莫可可无言以对,只好尽量避免跟骆小桑接触。莫可可的意中人,是楼上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顾良安。他高高瘦瘦,时尚帅气,前途无量。有时在电梯
期刊
1917年10月,18岁的俞平伯要结婚了,新娘是母亲的娘家侄女许宝驯。出身名门的俞平伯当时还在北京大学读书,按说,接受新式教育的他不应该接受一桩父母之命的旧式婚姻,更何况许宝驯比他大四岁,又裹着小脚。可就是这样看似并不般配的姻缘,他们却琴瑟相和,一生恩爱。    其实,许宝驯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她幼时随担任领事的父亲生活在国外,回国后,就经常和俞平伯姐弟一起玩耍,从这点上看,他们也算是青梅竹马。
期刊
曾经这样爱过一个人:爱的人知道,被爱的人不知道。这是暗恋吗?  爱着的时候,就整天鬼迷心窍地琢磨他。他偶然有句话,就想着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在说给谁听?有什么用?他偶然的一个眼神掠过,就会颤抖、欢喜、忧伤、沮丧。怕他不看自己,也怕他看到自己,更怕他似看似不看的余光,轻轻地扫过来,又飘飘地带过去,仿佛全然不知,又仿佛无所不晓。终于有个机会和他说了几句话,就像荒景里碰上了丰年,日日夜夜地捞着那几句话颠
期刊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出门少不了带三样东西:钥匙、手机、钱包。对现今的人们来说,它们其实是极有代表意义的,钥匙代表你还拥有自己的空间,手机代表你还有可联系的对象,钱包代表你还有付出的本钱。  带钥匙出门,说明你拥有车子或者有房子住,说明你有可以立足的去处,说明尘世之间,还有些门等着你去开启,说明你还有自己的领地和港湾,说明你还有爱,还有工作,还有明媚快乐的生活,说明你在这个世界上绝非可有可无的个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