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平扫对肝泡球蚴及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能谱CT平扫对肝泡球蚴(HAE)及原发性肝癌(PH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HAE及20例PHC患者的上腹部能谱CT平扫数据,对40~140 keV(每隔10个keV水平下)各单能量水平的平均CT值、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钙(水)及铁(水)浓度值进行测量并比较其差异;绘制40~90 keV、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钙(水)及铁(水)浓度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在40~ 140 keV水平下,随着单能量水平的提高,平均CT值均呈下降型.HAE组的各单能量平均CT值均高于P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E组及PHC组能谱曲线均为下降型,两组患者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E组和PHC组有效原子序数、钙(水)及铁(水)浓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水)浓度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812,均高于其他各项参数.结论 能谱CT平扫可以初步对HAE及PHC进行鉴别诊断,单能量平均CT值、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钙(水)及铁(水)浓度值差异显著,尤其是钙(水)浓度值,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不同序列的应用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女性患者行乳腺常规的磁共振扫描(T1WI;T2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峰度成像(DKI)扫描.所有病灶的良恶性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共计70个病灶,其中46个良性病灶,24个恶性病灶.对病变形态、大小、边界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测定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扩散峰度(MK)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及差异性进
目的 评估新辅助化疗(NAC)后MR诊断完全缓解(rCR)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引起影像-病理不一致的放射学和临床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NAC后MR诊断为rCR的65例患者资料,取得术后病理,分析临床、乳腺X线图像及MR图像、病理资料.结果 50例患者(50/65,76.9%)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归入“pCR组”;15例患者(15/65,23.1%)术后病理证实有浸润性癌灶残留,归入“假阴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
目的 探究基于3D导航技术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肝癌术后新发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 LR-5小结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肝癌外科术后患者中,增强MRI检测出的共计51枚LI-RADS LR-5小结节,行Embolization Guidance 3D导航下的超选择TACE治疗.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TACE术中小结节检出率,评价TACE术后小结节碘油沉积,回顾性搜集术后并发症.结果 51枚LI-RADS LR-5小结节于TACE术中均实现完全检出(ICC=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级评价法对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和肿瘤可切除性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采用胰腺癌病灶与周围血管接触三级评价法对胰周5支主要血管的侵犯情况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Kappa分析比较CT和术中对胰周各支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根据其胰周血管侵犯情况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制定的胰腺癌可切除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可切除组、交界可切除组和不可切除组;以手术和病
目的 比较CT平扫与增强扫描所测得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的差异性,探讨增强扫描对冠状动脉周围脂肪FAI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181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右侧冠状动脉为观察对象,按照斑块有无及类型分为非钙化斑块(52例)、钙化斑块(54例)及无斑块(75例)三组.分别于CT平扫(钙化积分)及增强扫描(CCTA)图像上,选取距右冠状动脉开口处10 mm起始的长为40 mm的冠状动脉进行勾画,并自动生成冠状动脉周围脂肪感兴
单倍型相合移植是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内进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由于单倍型移植技术体系较为复杂,目前仍主要在经验较为丰富的移植中心使用.现简要回顾单倍型相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重点阐述单倍型相合移植“北京方案”的适应证、供者选择、移植后复发防治以及在老年等特殊患者中进行单倍型移植的诊疗策略,以期为在国内各中心更为规范的推广单倍型移植提供依据.
目的 利用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观察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扩散灌注特征及对胎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9月本院孕28~34周31例GDM患者和42名正常对照组,GDM患者按照HbA1c水平分为GDM-HbA1c< 5.5%和GDM-HbA1c ≥5.5%两组,所有患者均经IVIM和超声评估,获取胎盘真实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值和胎儿体重(EFW).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SNAK法分析三组数据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免疫失耐受导致的血小板破坏过多及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小板减少性的出血及疲劳等症状.ITP的诊断无特异性指标,需排除其他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治疗目的为维持血小板在安全水平,预防出血,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指征为血小板≤30×109/L和(或)有出血表现,对于老年患者、重体力劳动者、有高血压等出血风险较高的合并症患者以及需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患
目的 建立和验证结合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组合诺莫图模型,用于鉴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甲型H1N1流感肺炎.方法 搜集两家医院共181例经核酸检测确诊并进行过肺部CT扫描的患者参加本研究,其中COVID-19患者94例和甲型H1N1流感患者87例.按照7∶3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共129例患者,验证集共52例患者.使用半自动分割软件在CT图像上进行特征提取,使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行特征降维,将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相结合,建立组合诺模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经病理确诊为ESCC,经临床评估直接手术治疗,术前一周行DCE-MRI检查的8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通过软件计算DCE-MRI定量参数,包含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术后标本行病理分级,分为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两组.对两名医师测量的DCE-MRI定量参数进行一致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