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物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f107893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高职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阐述了知识迁移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具体探讨了从构建知识体系、优化认知结构和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等几个方面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以求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其对高职物理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物理 高职生 迁移能力 认知结构 抽象概括能力
  任何学习必然依赖于以前的学习,并影响着以后的学习,所以,迁移是物理知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概括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然后广泛迁移,并进一步概括化、系统化才能实现。
  高职物理的教学内容和中学物理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高等数学的知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多年的高职物理教学中发现,学生有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同一个专业的同学,他们的高中物理功底却有着很大的区别,部分同学在中学阶段没有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体现出其知识迁移能力的不足,部分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一、什么是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现代心理学认为迁移的本质,实质上是两种学习之间在知识结构、认知规律上相同要素间的影响与同化。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其实都是对学习迁移的概括。
  二.学习迁移能力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知识迁移,构建知识体系
  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因为孤立的彼此不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提取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已有知识与新授知识内容之间架起桥梁来降低衔接的难度,及时唤醒、运用那些与新授知识内容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寻找待解决的问题与已有经验的同一性和相似性,尽可能找到不同问题在解决方法上的共通性。通过学习迁移获取新的知识,并構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2.优化学生认知结构,促进顺畅迁移
  学生建构知识的基本方式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在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使原有的知识体系得到扩大;顺应是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重组和调整,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引导学生自觉地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使一节、一章、甚至一本书都形成一个有层次有条理的网络结构。
  每个概念、定理、定律等知识的学习,都是在见树木更见森林,见森林更见树木的状况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让知识总是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去把握知识。
  3.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迁移能力发展的基础
  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认为:学习迁移的基础在于概括,而概括则是揭示本质联系的结果。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性越强,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越高,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越强。
  一般来说,一个物理方法处理的是一类(或几类)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物理问题。若教学中抓住研究问题的特征,可将该方法应用在不同领域内或不同内容上。
  例如,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定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定义式左端代表一个物理属性,而右边仅代表一种定义的方法或测定方法,仅是给我们提供了用外界因素来表示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间接方式。事物的本质属性由其自身所决定,它们在与外界作用时显示出同一性质,与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物理实事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广泛迁移到如加速度、电流、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电容、电阻等许多内容的学习中,使学生对这类概念的理解都能融会贯通。
  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整理、归纳,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4.物理教学应注重与专业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迁移
  物理课基础比较薄弱,将直接影响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也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物理学对机电类高职的整个教学质量都会起到一个比较深远的影响。在处理物理学与专业基础课的关系时,由于课时较紧,我们采用了模块式的教学思想,如电学部份,常常放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加以强化,这固然能够适应教学的整体需要,但总的来看,其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应该是物理学和电工基础的课程特点不同,物理学重在建立概念,打好基础,而电工基础是在物理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电工学的有关定律和解题方法来解决有关电路的具体问题。例如,电压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应侧重于理解电场中二点间对单位正电荷做功本领的大小这一特点,而在电工基础中,则更多地是需要通过计算知道二点间电压的大小。在电子电路中则更多地需要计算某点对地的电压,即该点的电位。
  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专业和企业工作实际,注重将理论知识迁移到专业学习和实际应用中,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科学的实际性,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在鲜活的情景下,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奏效的,它应该时刻伴随着我们的高职物理教学。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思维、理解、分析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顾援:迁移与课堂教学。教育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结合日常工作,就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了消化道出血的一些抢救方法以及护理方法.通过日常大量的实践应用,提高了消化道出血抢救的成功率,缩
目的对小儿麻疹患者实施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小儿麻疹患儿,对其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并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
乐亭县大相各庄乡前马村曾经被贫困压得抬不起头来。村党支部书记杨东礼眼瞅着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常常自责,心里不是滋味。他为了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动脑筋,想办法,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的患者21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研究组给予患者口服独活寄生汤进
目的:探究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与患者满意度的临床价值,进而为提高急诊临床护理与治疗效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之后比较实施管理模式前后急诊护理的质量和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直肠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及睡眠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9月~2012年9月对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另外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
摘要:在当前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管理的工作基本都是由辅导员来担任,教学工作由各专任教师来承担,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互不干涉,呈两条平行线状态,这就导致辅导员和教师都对学生的了解不太全面,为优秀学生的评选,推优入党等工作留下了盲区。本文就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处理学生工作与训教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学生工作 教学工作 学分制管理  近年来,随着普通本科院校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两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乡下的基层机关往往会有一些空地儿,有的单位闲置着,有的单位将它们充分利用,不要小瞧这一小块土地,它起的作用可大着呢。无极县国税局北苏所的同志们就充分体会到了菜园给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