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两次局地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来源 :第十四届泛珠三角区域气象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2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物理量资料和北海探空资料,对2015年11月钦州市两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和动力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暴雨发生时钦州位于副高西北侧和南支槽前正涡度区,受到南支槽和副高共同影响.“1106”过程副高西界经向度较大,南支槽较深,孟加拉湾有低压使水汽通道维持,低层切变线位置偏北,广西沿海有风速辐合.(2)两次过程500hPa上588线都有先东退再西伸北扩的变化特点,“1106”过程588线的位置更偏北偏西,与降雨区距离更近.(3)两次过程都受高压后部形势影响,西南低压发展,暴雨发生前受到冷空气影响.(4)两次过程850hPa以上和925hPa以下都有水汽辐合,但“1106”过程的中层水汽辐合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强.(5)两次过程发生前都是上千下湿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且湿层较厚,“1106”过程不稳定能量相对较大.(6)两次过程暴雨发生时在近地层和中层都有明显的辐合,上升运动发展旺盛.
其他文献
以聚氧化乙烯(PEO)与钠基蒙脱土为主要原料,在室温时,于固体状态下充分混合30min,将混合好的PEO与钠基蒙脱土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VAE乳液和少量助剂,制得PE0/豪脱土液态热
设计了冰-气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装置,对由冰和甲烷反应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压力越高,温度越低,冰粒越小,越有利于水合物的生成,促进水合物快速
以十二胺、甲酸、甲醛、环氧氯丙烷、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利用丙磺酸中间体法合成了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HSB-12)。用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目的判断三维系统从闭轨分支空间周期解。方法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并结合平面系统的分支理论。结果得到了两个判断一般三维系统从闭轨分支空间周期解的定理。结论推广了已有的平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物,制备了SiO2微粒,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偶联剂对SiO2微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一种功能化载体3-氨基丙基硅胶。以甲醛为偶联剂,将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