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川古陶造型与装饰的艺术特征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ss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川古陶器造型简洁、浑厚,风格单纯、质朴,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演化序列,是好川文化的主导文化因素,代表了好川文化独具特色的艺术内涵。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审美内涵,展现了好川先民的智慧、审美观念和美的创造,具有典型的地方特征。
  关键词:好川 陶器 造型 装饰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好川文化遗址位于浙江省丽水遂昌县城西12公里的三仁畲族乡好川村,是近年来在浙西南地区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是继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后的又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时代确定为良渚文化晚期至夏末商初,距今四千年左右。好川墓地的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总计762件,占随葬品总数的74%。好川古陶造型与装饰的艺术特征,是好川文化的主导文化因素,代表了好川文化独具特色的艺术内涵。
  
  一好川古陶产生的背景
  
  好川文化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原始时代,是文明形成前夕的阵痛阶段。大体在好川文化前后,北方稻作农业部落向南迁移,他们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与当地族群结合起来,建立地区性的生态文化区,适应新的环境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形成一套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既保留适用固有的文化形态,也创造新的文化类型品。好川文化即是其典型代表之一。当时,东南地区各文化共同体发展互动,良渚文化族群向西南扩展,到好川建立聚落并很快地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但它很快被好川文化借鉴吸收并融合成为自身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文化面貌。
  
  二好川古陶的主要特征
  
  粉砂状泥质灰陶是好川文化最主要的陶系,泥质灰胎黑皮陶占相当数量,这是好川陶器的一个显著特征。部分泥质灰陶外表原有黑皮;部分黑皮陶器出土时黑皮乌黑光亮,陶器上常施朱红彩。
  好川陶器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容器为主,且以盛食器为大宗,各有自己的发展序列。容器中以鼎、三足盘、
   、罐、豆、杯、钵、 为基本器形,不同形态用途各异。三喙罐也为好川文化所特有。
  好川文化陶器的又一特征是出现少量的印纹陶罐,胎壁表面均拍印条纹、曲折纹或叶脉纹。这些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几何印纹陶范畴,但它们应该是几何印纹陶的滥觞。
  
  三好川古陶的造型特点
  
  好川文化陶器造型既体现了东南地区各文化共同体的发展互动,也体现了好川先民在创造这些器物时的匠心。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不仅巧妙地解决了实用性的问题,还通过适宜比例和尺度,赋予陶器以神秘而优美的外形,使之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首先,好川陶器造型与周邻文化的吸收融合。受良渚文化的影响,好川陶器有一部分为直接受良渚文化影响而出现的“良渚式”器物。最具代表的是好川的陶 ,其器形与雀幕桥遗址出土的陶 形态特征十分相近,表明陶不是好川墓地固有的文化因素,外来倾向非常明显。必须指出的是,尽管陶 的出现可能是受良渚文化的影响,但它很快被好川文化借鉴吸收,并融合成为自身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一直存在,形成自己的发展序列。
  另外,以良渚文化为纽带,好川陶器与大汶口文化有很多相同的文化因素。好川墓地三喙罐的出现可能与大汶口文化因素向南传播有关。花厅墓地出土的圆形、弧边三角形镂孔高把陶豆,器形特征、装饰风格与好川陶豆十分相似,均可找到对应的型式。
  其次,型式多样,器形优美。好川文化陶器结构完善精美,型式丰富,形制演变轨迹清晰。型式的变化增强了陶器的艺术形象性格,通过长短、曲直的形态变化,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使之构成或挺拔或饱满或柔和的造型。如好川出土的陶豆,形体高大,豆盘很浅,豆盘下发达的垂棱,豆把上流行的圆形、三角形镂孔等,构成了好川陶豆最显著的造型特征。好川陶豆型式丰富,形制演变轨迹清晰,通过豆盘、豆把、底足的变化,形成一器多式。
  器形变化主要表现在:从小豆盘大底足发展为大豆盘小底足;豆盘由浅及深,折腹发展为弧曲腹,垂棱从无到有直至明显夸张;豆把由矮变高再变矮,形状有上细下粗、上下等粗、上粗下细。把上饰凹弦纹、凸弦纹和圆形、三角形镂孔。
  出土于第70号墓的陶豆,豆盘弧腹敞口,盘口较深,下有明显的垂棱,垂棱长而外撇。豆把为上细下粗喇叭形,足底斜折。把饰圆形、三角形镂孔。豆把上的镂孔、纹饰趋向简洁,而垂棱的出现又使豆的造型在简朴的基础上,使外轮廓线的变化更加丰富,使得陶豆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口大底小、重心在上的形式更具有挺拔悦目的视觉效果,整体造型修长美观,曲线和谐流畅。
  第三,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当时的人们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已经把实用的功能和审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审美情趣的追求。对同一类型陶器进行局部改造和变形,形成这一器具的系列化,正是将功能和美学有机结合的典范,是产品系列化设计的理论基石。
  如好川出土的袋足陶 ,部分 的裆下留有少量黑色烟炱,证明陶 原是好川先民用以烧水和煮食物的日常生活用器。好川陶 造型别致,姿态生动,实用美观,虽未完全摆脱写实的风格,但其优美合理的造型,反映了好川先民在满足了实用性的基础上对审美追求,让人觉得弥足珍贵。
  同时,好川袋足 制作精美,是手工制陶精湛技艺的集中体现。如32号墓出土的陶 ,裆部有较多烟炱。口沿两侧捏拢,前端成流,后部为注入口。颈部粗短,腹腔较大,袋足显胖,裆较低,环形把安于后足上部。器型略向前倾,使器型在稳固中又不显呆滞。三只袋足饱满有力,上下体量形成不同的对比,增加了形体的变化,突出主要部分的量感。圆润的曲线变化避免了生硬和呆板而显得更加别致,而两前足上部装饰的索状附加堆纹,又大大减弱了三只袋足的臃散感。整体造型自上而下贯通一气,雍容洗练。
  
  四好川古陶的纹饰特点
  
  好川陶器器表装饰手法有素面抹光、镂孔、涂施彩绘、附加堆纹、刻划、戳点(孔)、拍印等多种,常常几种手法组合使用,使陶器表面呈现丰富多彩的纹样。
  涂施彩绘陶器一般在泥质黑皮陶器上施彩,条带、圆斑是好川陶器施彩的主要方法,具象纹样很少。施彩集中在陶器的口沿、拳足、肩腹等比较显眼的部位,少量陶豆的镂孔周围也有发现。彩料浓厚,彩色以朱红居多,多见于陶豆、三足盘和陶杯上,棕黄、黄褐色也有少量发现。
  附加堆纹仅见于陶 和印纹陶器上。一般在两前足上部有索状附加堆纹。印纹陶器的附加堆纹常见于器物的肩腹部。肩腹部有附加堆纹装饰并拍印条纹的圜底罐、圈足罐在好川墓地已形成系列,从而成为好川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刻划纹数量较少,纹样有网形纹、人面纹等,主要见于豆把和三足盘的三足正面。戳印小圆点和扁方孔的很少,仅见于几件三足盘和形体高大的陶豆上。拍印纹数量仅46例,主要发现于墓地的中晚期墓葬,仅见于罐上。纹样主要有条纹、曲折纹、极少量的叶脉纹和交错短线纹。
  较能体现好川古陶纹饰特点的当属印纹陶罐。好川印纹陶器系泥条盘筑手工成型,内壁残留密集而清晰的拍打胎壁时留下的垫具痕。条纹、曲折纹、叶脉纹、交错条纹是好川墓地印纹陶罐上的基本装饰。
  好川印纹陶罐按器型可分为圈足罐、圜底罐2型。圈足印纹罐的造型一般为侈口,鼓腹或折腹,圜底下附矮圈足,通体拍印曲折纹,器形变化最明显就是附加堆纹由两圈变一圈,由肩腹各有一圈附加堆纹演变为只有中腹饰附一圈加堆纹。圜底印纹罐的形制演变与圈足印纹罐相同,侈口,束颈,鼓腹,圜底,中腹以上拍印不规则曲折纹,下腹拍印后重又刮除。肩腹部有附加堆纹装饰并拍印条纹的圈足罐、圜底罐在好川墓地已形成系列,从而成为好川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8号墓出土的圜底印纹陶罐,夹砂青灰色硬陶,肩部拍印曲折纹,下腹拍印后又作修刮。肩部加饰附加堆纹一圈,并开两个对称的溢水小缺口,以便出水,缺口下方,水痕明显。条纹拍印规则,纹样细而清晰,错落有致而不单一,静中有动、灵巧流利。这种把印纹装饰在罐的肩部和上腹部,减弱次要部位的印纹,既方便了观赏,又形成了主次、疏密的对比,在单纯中追求变化,是符合装饰规律和要求的。尽管纹饰在初期阶段不规则,但审美的意识已初具端倪。
  
  五结语
  
  作为好川文化艺术内涵的代表,好川古陶器紧密地和当时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习俗联系着,体现了人们对生活与美的追求,其造型简洁、浑厚,风格单纯、质朴,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演化序列,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审美内涵,展现了好川先民的智慧、审美观念和美的创造,具有典型的地方特征。
  
  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研究课题(08N128)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 王海明主编:《好川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
  [2] 管、朱志荣:《论良渚文化陶器的审美特征》,《云梦学刊》,2008年第3期。
  [3] 黄丽雅:《论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的造型艺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作者简介:吕晓南,男,1974—,浙江缙云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风景油画、地方工艺,工作单位:浙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若想提高施工质量,就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提高.建筑工程技术合理高效的展开属于确保整个施工品质的前提,也能够确保
由于我国飞速发展的影响,社会经济水平随之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燃气工程建设日渐完善,但是往往会由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导致城市燃气施工进程受到阻碍,使燃气工程
乡村旅游一种是以乡村鲜明的环境与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以全面推进乡村经济发展为着力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关键途径.完善的乡村旅游模式
气象要素自动化观测,对基层台站工作质量有关键影响.在实践阶段有科技手段的支持,能保障观测数据的时效性,完成海量数据信息的分类与应用.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业务实践阶段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