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对“文以载道”说的首倡与贡献——“文以载道”再评价之三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0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修早于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话语,即其“六经皆载圣人之道”,代表“文以载道”观与文学审美性的融洽一致.他的理论建构与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通过阐释六经文本强调“载道”就是记事;提出“诗穷而后工”为“载道”提供创作主体;始终以“能文”作为“载道”的前提与基础.
其他文献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需要加快建设与之配套的国际合作机制,以便于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促进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规划与建设,提升国际电力贸易规模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争端。全球能源互联合作机制的目标是建设六位一体的机制复合体,包括多边对话机制、政策协调机制、投资保护机制、运营安全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建构全球能源互联机制的路径可以分为全球、区域次区域和社会层面。全球层面主要依托联合国和二十国集团的治理架构。区域次区域层面可以优先立足“一带一路”倡议、东盟区域一体化机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
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在病患史长河中,瘟疫具有特别的作用,正是瘟疫塑造着社会历史并改变着人类发展进程.瘟疫与发展相反相成,它们之间互相排斥而又互相贯通,这种辩证关系为我们从瘟疫角度把握社会发展提供了依据和可能.作为一种恶的力量,瘟疫对人口有巨大杀伤力,对社会进步有巨大破坏力,但其在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又有重大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具有价值的负向性、作用形态的综合性和问题的倒逼性等特点.当今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正在逐步迈进美好发展的新阶段,而美好发展必须是拒绝瘟疫的发展.从抗疫的角度看,推进美好发展,除了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