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三氧化二锑粉尘患者肺活检组织病理分析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db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接触三氧化二锑致肺损伤的病理报道较少见,对患者肺组织中的纤维成分分析的研究报道更是罕见.我们2007年2月报道了2例接触三氧化二锑粉尘(产品纯度为99.98%)包装工尘肺患病情况和患者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1-2]。

其他文献
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重度苯中毒致多系统损害病情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2006年5月14日因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4 h收入院.该患者是某建筑公司油漆工,上午8时与另一工人同到高楼顶层储水池内刷防锈漆,连续工作3 h后,自觉头晕、头痛、恶心、呼吸急促、咽干、流泪、周身乏力,继续坚持工作而逐渐意识模糊昏倒在地,被急送附近医院。
期刊
工业性氟病是由于工作中长期接触过量无机氟化物所致的以骨骼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诊断主要依据骨骼X线改变和职业接触史.现将我院收治的6例工业性氟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γ-羟基丁酸与二巯丙磺酸钠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的疗效.方法 对小鼠用一次性口服毒鼠强染毒(每10 g体重0.025 mg毒鼠强)后将6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每组15只.治疗1组给予二巯丙磺酸钠(每10 g体重注射2.5 mg剂量)、治疗2组给予γ-羟基丁酸(每10 g体重注射1.25 mg剂量)、治疗3组的γ-羟基丁酸+二巯丙磺酸钠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发生中
过氧乙酸在"非典'期间广泛用于家庭消毒,由于得到容易,存放随意,容器多为无明显标识的矿泉水瓶,口服意外事故较为频发.笔者现将我院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13例口服过氧乙酸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
生产性粉尘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职业因素.截止2007年底,我国尘肺累计发病人数已达62.7万人.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尘肺的防治一直十分重视,对粉尘致病机制的研究不断由浅入深,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为此,我国老一辈专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期刊
宝安区是深圳市6个辖区之一,位于深圳市西部,面积733平方公里,占深圳市总面积的37.3%.2006年,工业生产总值15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8亿元.2007上半年宝安区预算内财政收入37亿元,其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内地一般的地市行政区划。
期刊
目的 研究不同应对资源对护士职业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应对资源问卷(PRQ)和紧张反应问卷(PSQ)对387名护士进行应对资源(娱乐休闲、自我保健、社会支持、理性处事)和应激反应(业务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测试.结果 护士应激反应随应对资源的增强而减弱;应对资源与应激反应呈负相关(P<0.01),并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关系最为密切,以社会支持与应激反应的关系最
目的 探讨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FB)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AM分为加尘组(SiO2,30μg/ml)和对照组,培养1、2、6、12、24和36 h,收集培养上清.Ⅲ代HEFB用质量分数为0.5%的血清培养液培养48 h使大部分细胞处于静止期后,加人SiO2刺激6 h的AM培养上清(S6组),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
1971年以来,美国的工作场所和雇员人数增长了一倍多,由360万个工作场所和5600万就业人员增加到目前的700万个工作场所和1.11亿就业人员[1].粉尘作业危害控制管理措施经过近40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粉尘作业工人的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尘肺患病率大幅下降,企业和职工安全健康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