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消极心理浅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586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一些不当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一些消极心理,伤害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的现状迫切需要探寻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打破语文学习的“瓶颈”。
  关键词:语文学习;教学实践;消极心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11-02
  
  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极低,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即使学得很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出数理化那样的高分;有的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只是应付,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大搞题海战术,妄想能够“碰”上高考题……这样的现状如何改变,如何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以寻求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教师中一些不当的教学实践带来了语文学习的消极心理
  1.语文课堂培养模式单一化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的记忆。学生在学了许多年语文后,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处于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这样,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就有明显影响。
  2.多媒体手段造成负面影响
  多媒体以其多彩的画面、醒目的文字、悦耳的音乐,为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许多语文课上,幻灯片、动画代替学生的朗读、分析、理解,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过后却是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重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为中心,而不是相反。脱离了语言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功能。
  3.课堂教学活动空洞热闹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似乎“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束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情感、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事实上,这种“牧羊式”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
  4.大语文观取向偏颇
  当前语文课堂上,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语文教学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这样的教学内容消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身的因素带来了语文学习的消极心理
  1.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认识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认为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学习自我调剂能力不高
  学生偏科,重理轻文,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消除学生语文学习消极心理的方法浅探
  1.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本,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赏课时,可以先从分析《月满西楼》、《但愿人长久》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如在讲写作人物描写时,引入《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具体的动作,肖像等描写就会让文章生动。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
  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的演讲发言,发表评价;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3.培养学生三个好习惯
  其一,喜爱读书的习惯。古今中外的许多伟人、名人、大师,都酷爱读书,对“书”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读书可以使人聪明、睿智、勇敢、果断、干练、豁达、自强、自信、稳重。历史上能成大事者,往往是爱读书之人。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可塑性大,让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欲成大事,必先做好小事,从高考的需要来说,也有其现实意义。喜欢与书为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上升。
  其二,勤于写作的习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仅凭几次课堂习作,而应更注重其是否有长期积累的习惯和不懈写作的态度,是否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写好日记、札记、读书笔记和文字记录等实用性笔记文体,逐渐养成勤于思考,勤于练笔的良好习惯。它既能使学生充分适应日常学习与实际生活的需要,又能让其从中摄取和积累写作素材,自觉主动的学习,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的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有裨益。
  其三,勇于质疑的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因此“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平时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他们内在的兴趣。
  4.设置阶段性目标,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高中学生更为重要。高中测试较多,一旦哪门学科出现两次考试“滑坡”,学生就会自暴自弃,这时,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设置阶段性目标,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排除畏惧心理,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性学习中就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会倍增。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产妇48例,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不给予椎管内麻醉,观察组给
目的 检验蝓贝爽咽梅中所含蛞蝓、浙贝母等中草药对口腔咽喉常见病原菌的杀菌性能及可能毒性。方法 以不同浓度混悬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甲型草绿色链球菌、白
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rn一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rn例1 (2017年·达州)如图1,在△A BC中,点O是
期刊
期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尤为激烈,而石油企业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中重要组成部分.而石油企业中的工会组织作为石油企业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组织,如何引导石油企
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通过自身不断拓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而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具有重要领导作用,党风廉政建设恰恰是党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因此,在新
目的 观察甘泰康对大鼠的有害效应。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方法》中 30天喂养实验检验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动物生长发育良好 ,体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
期刊
随着我国事业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对于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