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改革下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中学数学科的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中学数学 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在此结合当前中学数学学科的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针对问题精心创设情境
  
  能否设计一个好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首要问题。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往往只具有一般性,还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来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受到浓厚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符号的堆积,而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注意体现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精神。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第20章的扇形统计图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已有了对扇形统计图有初步的了解,除了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中的扇形统计图之外,还请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请他们对班级中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数量情况进行调查登记,通过课前预习,自己先试着绘制一张扇形统计图,并分别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由于课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每个学生对上课的内容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此研究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索发现,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发表见解、各抒己见、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能充分地融入课堂学习,提高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还提出了扇形统计图反映数据情况的优缺点,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这种在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让他们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达到开发潜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作业设置多样化,正确评价学生
  
  新课程则要求作业既要有巩固和检查功能,也要有深化和提高功能,还要有体验和发展功能。所以我们布置作业时,内容上宜注意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形式上要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作业形式可以有解答题、探究题、想一想、动手做一做等。开展同学间作业相互纠错。注意作业评判的过程性和激励性,作业批改不能只是简单的一勾一叉和打个分数,而要重视学生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同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评语,既指出不足,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结束了扇形统计图知识的学习后,我布置学生自定主题,设计一个扇形统计图,并涂上彩色作为作业上交。学生们确定的主题很多,设计出的扇形统计图也美丽自然。比如调查学校或班级同学姓氏、同学年龄、出生月份或生肖星座、男女生比例、喜欢的电影或歌曲类型、喜欢的明星类型、喜欢的科目或书籍类型、喜欢的颜色、喜欢的饮料或水果、近视情况、家庭人口数量、长短发、爱好的体育活动或球类、团员和非团员比例、拥有QQ号和上网时间、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课余时间的安排,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
  
  三、多关注和赞赏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前提。从讲台上走下来,到同学们中间,从权威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不但做学生的良师,也做他们的益友。只有当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这位老师了,他们学起这个科目来自然就会有更大的信心和兴趣。
  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尤其不能歧视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只要讲究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大家都能成才。须知,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和后天的成长条件不尽相同,自然会造成能力上的差异,但这并不是他们将来能否成功的惟一决定因素。况且人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有先后快慢之分,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未必是一流的。我们不经意的偏见和冷眼也许会让世界少了一个爱迪生。学生王某,初中刚入学时数学不及格,一直以来对这门学科带有极大的恐惧心理。我通过观察发现,该生实际上有学习潜力,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成绩不理想,信心不足。于是平常注意对她多加鼓励,定期给她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其实际情况给她制定了阶段学习目标,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其学习兴趣。通过三年来的努力,该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已经跃居中上。由此可见,教师的鼓励支持是学生找回自信、勇于努力进取的最佳良方。
  对那些爱动脑筋,有较强思维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兴趣小组等活动,积极引导,大力培养其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不断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习语是一项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表达方式,尽管有时候,不同文化的习语之间有着相同的背景。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起源的关系,汉语的成语和英语的习语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案例,试分析并总结英汉之间的文化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努力探讨在翻译习语时所需要注意的三种方法:直译法、意译法以及直接与间接结合法。  [关键词]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 准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理想课堂的关键所在。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 灵活 切入    一、把握重难点,充分灵活完成预设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预设的要求,是真正把握教材文本的重点难点,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  1. 认真钻研教材、学情,精心谋划预设。预设能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关键看教师在
目前,我国公益诉讼集中在环境和消费领域,赋予了相关机关和有关组织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但因为公益保护的特殊性及我国公益诉讼适格主体为数不多的现状,应逐步扩大公益诉
本文通过对1例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现场勘查及尸体解剖分析,从而讨论青壮年猝死等解剖阴性案例的法医学鉴定的注意事项。 In this paper, a case of sudden death syndrome i
新课程的实施,给老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独奏者”的角色逐步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不是一种口号,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学”最终能够摆脱老师的“教”。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 is a metastatic carcinoma that is highly prevalent in Southeast Asia. Our laboratory has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C-termin
在我国由于部分矿区的过度而无序开发,造成矿区周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大量农业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极大制约着我国矿区和污灌区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近年来农作物品质
常态化的业务技能训练是保障警队战斗力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大规模集中的业务技能训练难以得以经常性保障,“微训”采取小而精的训练思想,保障警务训练的常态化,确实提高司法
我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恶意诉讼”这一问题进行了突破性的规定。但是,恶意诉讼这一现象其实早就存在。可以说,恶意诉讼的产生是诉讼制度不可规避的产物。任何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