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文社科课程“科学化”取向的弊端

来源 :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模式对科学理性和效率的追求,使其蒙上了浓厚的“科学化”色彩。对于以培养人的情感、态度为主要目标的人文社科课程来说,“科学化”的课程研制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其知识本体价值的丧失、教学的封闭性、评价内容的还原论取向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他组织特征。认识“科学化”的课程研制模式对人文社科课程所造成的弊端,有利于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其他文献
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能够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可以优化各种管理和服务资源,为师生员工的
<正>0152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李琳(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王婷,刘晓峥//西南军医.-2014,16(5).-591~592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167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门》中的52个医案中所使用药物,按照频数、配伍频数、以及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叶氏治疗中风病的用药特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MPPT技术是从不同辐照度水平的光伏面板上提取最大能量的一种方法。本文概述了光伏发电中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