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毒泉”之谜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g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演义》第89回,诸葛亮为平南蛮擒孟获,进军秃龙洞,先头部队兵士误饮“哑泉”之水,腹痛不能言。诸葛亮大惊,遂自驾小车前来,只见一潭清水,深不见底,水气凛凛,军不敢试。诸葛亮下车,登高望之,匹壁峰岭,鸟雀不闻,心中大疑。
  诸葛亮急忙派人调查得知,此处有四个毒泉:一名“哑泉”,其水颇甜,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二曰“灭泉”,此水与汤无异,人若沐浴,则皮肉皆烂,见骨必死;三曰“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四曰“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
  “四毒泉”完全是作者虚构的吗?不!在自然界确实存在着这种能致人死地的“毒泉”!科学家经过实地调查,初步揭开了这些“毒泉”的秘密。
  “哑泉”——酸性矿化泉
  “哑泉”其水颇甜,应是一种稀有的矿化泉,泉水中含有铜的化合物(铜盐)较多,呈弱酸性,初饮感觉有点甜,饮入过多则会中毒,首先影响声带,使人发声嘶哑甚至“失声”。解救的办法是尽早饮用一定量的碱性水,与酸性铜盐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诸葛亮寻得一位“万安隐者”(居然是孟获的哥哥孟节),受其指点喝下的“安乐泉水”就是碱性泉水。众“哑军”及时洗了胃,把沉淀物排出体外,解除了中毒症状。
  云南贵州自古以来就是产铜的地方,然而铜矿石不溶于水,铜盐怎么会跑到泉水里面去了呢?1947年,美国科学家在用硫酸铜溶液做试验时,发现溶液中居然有好几种微生物,即氧化硫杆菌、氧化铁杆菌和氧化铁硫杆菌,它们能够氧化、分解和溶解矿石中的铜或其他金属,这才使本来不溶于水的铜转化成为溶于水的硫酸铜。
  有趣的是,目前云南发现了三处“哑泉”:一处在昭通地区的巧家县;一处在保山市瓦窑;一处在临沧地区凤庆县境内澜沧江边。在贵州省安顺红崖碑下也有一处“哑泉”,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些哑泉,有着特殊的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在哑泉处都立有醒目石碑,提醒路人和游客不要误饮。
  “灭泉”——高温沸泉
  “灭泉”即高温沸泉。云南省温泉有700多处,红河边上的一眼温泉喷出时温度就高达103℃,是温度最高的泉水。沸泉水自石隙冒出地面后,热气腾腾,一片迷蒙,极为壮观,水烫如汤,可烫熟鸡蛋。滇西有著名沸泉,名“大滚锅”,传说有一条老水牛不慎掉进“锅”里,皮肉都被煮烂,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
  我们知道,水在一个大气压下100℃时就会沸腾汽化,可是在“高压”条件下沸点会升高,我们经常使用的“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沸泉”就是在地层深处喷发出来的“高压高温泉水”,据勘测,在地层深处的水温甚至可以达到150℃呢。
  云南省腾冲热海是高温沸泉的代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丰富的地热景观,被誉为“天然地热博物馆”,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来此探奇和休闲。附近还有一喷气孔,名“燕洞”,热气自洞内腾腾而出,可进行“蒸疗”。洞仅容一人,因温度很高,入洞蒸疗时间不宜过长。
  “黑泉”——可怕的毒泉
   对“毒泉”之“毒”,《三国演义》中那“万安隐者”如是说:“此间多毒蛇恶蝎,柳花飘入溪泉之间,水不可饮。”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后人也认为剧毒动植物沤烂在泉中,导致泉水带毒,颜色变黑。
  人们在云南贵州确实发现多处“毒泉”,例如滇西名城腾冲县东南的曲石有一处毒泉,当地把它叫“扯雀泉”,意思是从上空飞过的雀鸟会被“扯”下来中毒而死。泉中不断冒出酸臭气体,连空中飞鸟都会被毒气熏晕、毒死,故得名“扯雀泉”,毒泉四周经常有死鼠、猫、蛇和各种鸟类。科学家解释:扯雀泉是火山活动的产物,塘口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和其他有毒气体,这是火山活动后期的一种“低温放气现象”。
  也有科学家认为“黑泉”中含有碘、溴。溴溶于泉水中并不稳定,遇热溴蒸气就逸出,对于人体刺激很大,可引起流泪、鼻出血、头晕,直至窒息,军警经常使用的催泪弹,就是根据溴的这种特性制造出来的。碘与金属氰化物遇热反应,生成剧毒的碘化氰,使泉水毒性更加厉害。人若误浴“黑泉”,则有生命危险。
  “柔泉”——宝贵的冷泉
  《三国演义》中的“柔泉”即为冷泉。水温低于当地平均气温的泉水为“冷泉”。泉水流出地面时压力骤减,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使泉水“寒冷如冰”。还有的“冷泉”含有天然硫酸盐——“芒硝”,这是一种“味辛咸苦”的泻药,人喝下有强烈的“冷感”。
  诸葛亮统帅部队,于酷暑之中急行军,“山泽欲焦枯,火光覆太虚”,众人口渴冒烟,遇到“冷泉”,大量饮用逞一时痛快。然而水火相攻,体内难以调节,肚痛难忍连连下泻,“身躯软弱如绵而死”。柔泉的“柔”字,就是极形象的解释。
  大部分泉水都属于“冷泉”,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比如“汽水泉”,有些矿泉因含过量的二氧化碳,被誉为“天然汽水”。辽宁新金县的汽水泉,每小时喷水量达625千克,其二氧化碳含量达3.6克/升。山东即墨崂山矿泉,其水含二氧化碳为2.3克/升,甘美可口,远销世界各地。
  科学家揭开各种“毒泉”的秘密,除提醒路人游客不要误饮,以免发生危险,更告诉我们,这些“泉水”中的许多微量元素是极其宝贵的化工原料,开发“四毒泉”可以创造一笔可观的财富。
其他文献
在很多人眼中,性生活时“夫唱妇随”是天经地义的事.男人性反应快是正常的,但如果“慢热”甚至是“不热”,则会让妻子心神不宁,胡乱猜疑.rn在最新一期的美国上,性学专家杰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中国的针灸疗法,最初的针叫做砭石。所谓砭石,就是将石磨成针形。所谓灸,是在疼痛之处,先放上一块姜片,然后将一种含有艾叶的植物纤维捣烂,捏成球状,在痛处燃烧。  到了铁器时代,针灸的针就改用铜制、铁制的细针,刺入肌肉一寸、两寸或三寸,遇到了神经即有酸麻的感觉。可以将松弛的神经恢复正常,帮助神经紧缩的人放松,因此产生治病的效果。  中国医书上有针灸的记载,始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时虢国公子已不省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极有特点的皇帝,所谓人以群分,他的老婆们也都个个特点鲜明。就拿他后半生中最重要的女人韦贵妃来说,其身高之巨堪称一位小巨人,估计在中国历代的后妃中找不出第二个。  韦珪为何有如此身高  韦贵妃的名字叫韦珪,她的巨人身份在史书上是找不到记载的,确定她是巨人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当时考古人员发掘了唐太宗昭陵诸多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规格最高的一座墓葬,经过确认此墓就是韦贵妃韦珪的墓。据史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说起宝塔糖,大部分中国人都记忆犹存。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宝塔糖专治蛔虫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宝塔糖已经悄然不见了踪影。  药材种子只给了20克  “宝塔糖”对付的蛔虫是一种古老的人体寄生虫。在五十多年前的解放初期,蛔虫病在我国是一种城市与农村都大面积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疾病。  这种专门用于驱除蛔虫的药剂是从菊科植物蛔蒿中提取的。一开始为片剂,后来,为了让小孩愉快地服药,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991年5月14日3点30分,北京公安医院的一名护士进入病房,发现她已经吊在浴盆的上方,其他的医生和护士匆忙赶来,但已经太晚了。这位集演员、政治家、文艺女皇和毛泽东妻子于一身的“白骨精”,在她77岁的时候死去了……    “李润青”拒绝做咽喉手术  著名的秦城监狱坐落在北京昌平县东北秦城乡,监狱的东院是与外界完全封闭的。江青住的是个大套间,有好几道岗,她可以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还自己织毛衣,
宋朝写字最出名的数“苏黄米蔡”四大家,“米”就是米芾,人送外号“米癫”.除了有点儿癫狂外,米芾还有恋物癣加洁癣.不过这个神经兮兮的家伙是一全才,文辞字画金石器玩无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