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沿海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10年变迁研究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2004年至2014年山东沿海地区20岁以上居民10年随访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IGR)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常驻居民3 944名。

结果

(1)2014年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为10.36%,较2004年增加2.38%,较2009年增加0.85%(P<0.05)。新诊断糖尿病341例,占所调查糖尿病患者的57.4%,较2004年增加6.09%,较2009年降低4.11%(P<0.05)。IGR标化患病率为12.47%,较2004年增加2.63%,较2009年增加0.61%(P<0.05)。(2)糖尿病和IGR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以下各年龄段糖尿病患病率较2004年明显升高,但较2009年患病率降低(P<0.05)。(3)IGR及糖尿病患者的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2004年和2009年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血尿酸水平较2004年和2009年明显降低(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LDL-C、收缩压、糖尿病家族史为血糖调节异常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为血糖调节异常的保护因素。

结论

10年间人群整体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均有所增加。但与5年前相比,糖尿病和IGR的增幅明显下降,且呈明显老龄化趋势,女性变化尤为显著;增龄、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和糖尿病家族史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拇指再造的足部供区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14例拇指缺损再造术后足部供区。根据顾玉东分型法,其中5例为I度缺损,采用游离甲瓣再造拇指,4例为II度缺损,5例为III度缺损,均应用游离同一血管蒂的趾甲皮瓣包裹第二足趾骨腱组织全形再造拇指。趾供区皮肤缺损及足趾骨缺损均采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骨皮复合组织瓣修复,
目的探讨应用指端侧方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优势。 方法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指端侧方局部转移皮瓣修复第1~4指指端缺损32例32指,其中男20例,女12例。指别:拇指11指,示指9指,中指8指,环指4指。指端缺损面积为0.5 cm×0.8 cm~1.0 cm×1.5 cm,均有骨外露,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甲床缺损,23例指骨末端部分缺损。致伤原因:碾压伤13例,冲床扎伤
目的探讨应用足跖背动脉穿支逆行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6年3月,对前足各种病因所致软组织缺损的43例,均采用以足背作为组织供区、以跖背动脉穿支为供血动脉、以趾蹼间吻合支为血管蒂来设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2.0 cm×4.0 cm~6.0 cm×8.0 cm。其中第1跖背动脉穿支皮瓣27例,第2跖背动脉穿支皮瓣8例,第3跖背动脉穿支皮瓣4例,第4
目的探讨应用外踝上穿支皮肤筋膜瓣修复踝部腔隙性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采用外踝上穿支皮肤筋膜瓣修复踝部腔隙性缺损创面11例,皮肤筋膜瓣切取面积5 cm×4 cm~14 cm×7 cm,创面均为二期修复,术中利用筋膜瓣填塞踝部腔隙,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术后通过患者门诊复查进行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皮瓣外观、质地、供区外观及踝关节外形、功能、患者行走情况。结果1
目的研究桡侧腕短伸肌腱移位拇长伸肌腱重建伸拇功能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2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的桡侧腕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进行应用解剖学参数的测量;建立以桡侧腕短伸肌为动力肌移位至拇长伸肌腱的解剖模型,并对比重建的拇长伸肌腱解剖学变化。结果桡侧腕短伸肌腱的有效移位长度为(3.5±0.8)cm;桡侧腕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肌腹的最大周径分别为(8.5±0.8)cm、(3.6±0.3)cm,肌肉横截面积比为5.
目的总结股前外侧Flow-through游离皮瓣同期修复上肢GustiloⅢC型损伤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例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游离皮瓣同期修复上肢GustiloⅢC型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围手术期护理和观察:术前心理干预、皮肤准备、疾病宣教;术后体位护理、疼痛干预、康复指导、并发症预防,重点观察皮瓣血运变化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结果术后随访6~24
目的探讨利用腓肠肌肌瓣联合植皮一期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肤坏死伴有假体外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周围皮肤坏死伴有假体外露6例,均无关节腔感染,在彻底扩创后利用腓肠肌肌瓣联合植皮一期修复创面。结果所有创面在扩创彻底清创后一期行腓肠肌肌瓣填塞创腔,肌肉表面游离植皮,所有6例患者术后植皮完全成活,均获得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17.8个月
目的探讨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应用小腿腓动脉穿支或者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内、外踝及跟腱处)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缺损范围3 cm×4 cm~11 cm×10 cm,皮瓣面积4 cm×5 cm~11 cm×12 cm。术后每2周给予复查,观察皮瓣成活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皮瓣成活良好。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1例,游离植皮修复3
目的探讨颈横动脉转位腋动脉治疗锁骨下动脉挫裂伴臂丛损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 方法2007年6月至2014年8月,采用大隐静脉移植、颈横动脉转位腋动脉的手术方法治疗锁骨下动脉挫裂伴臂丛损伤3例,同期行臂丛探查修复术(吻合或转位),其中伴锁骨骨折的2例同时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通过临床随访、B超和DSA检查,观察患肢的血供变化以及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 结果围手术期患者无死亡。随访2~5
目的旨在揭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AMI患者707例,分为2型糖尿病组(DM-AMI组)、糖耐量异常组(IGT-AMI组)、糖耐量正常组(NGT-AMI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数据来自于对医疗病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