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纵隔B1型胸腺瘤并发肝转移和肺转移一例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1型胸腺瘤被认为是一种生物学行为较良善的B型胸腺瘤,通常认为其复发或转移发生于原发病变的中、晚期。该文报道1例原发于纵隔的B1型胸腺瘤,原发病程分期较早,但转移隐匿,不易发觉,其转移灶表现为巨大肝脏占位和多发性肺部占位。提示部分B1型胸腺瘤具有在病变早期复发、远处转移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对这一部分病变的甄别可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53和BCOR蛋白的阳性表达。

其他文献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之一,严格保守治疗之后,仍有部分患者残留症状,成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CAI),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和运动水平。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和理念的发展,对于CAI诊疗获得部分一致意见,同时也存在许多争议。
目的探讨经皮指伸肌腱止点重建的修复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8年7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新鲜腱性锤状指患者的病例资料。经皮采用PDS Ⅱ单丝缝合线连续缝合伸肌腱并将肌腱远断端经骨孔固定于末节指骨基底部。6周拔除克氏针后使用支具固定患指于背伸位,8~10周仅夜间佩戴支具并逐步加强患指伸屈活动。应用t检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患指远指间关节伸屈功能。结果入组36例,术后
期刊
肿瘤相关肺血管疾病不仅包括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肺血管病变,也包含肿瘤自身导致的肺血管损害,二者均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甚至右心衰竭,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需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全面认识和重视。本文将主要针对肿瘤相关肺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本文报道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的儿童髓母细胞瘤,入院后手术全切肿瘤,术后并发了软脊膜的广泛转移,行放疗后转移灶消失,术后4周开始规律化疗。随访13个月未见复发,无临床症状。
目的总结"难定位"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特点,并探讨其较难定位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经侵袭性颅内脑电图(iEEG)监测后行致痫灶切除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难定位"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特点及病变脑叶,根据Engel分级评估患者预后,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皮质发育不良(MCD)相关"
目前,脊柱外科学界已普遍认同脊柱矫形手术是严重早发性脊柱侧凸(EOS)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策略,其中脊柱融合手术和生长棒技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案。EOS患者行脊柱矫形术前应予以全面的影像学检查、仔细的神经系统查体以及时发现可能伴发的椎管内异常。对于无进展性神经损害证据的EOS患者,在不预防性神经外科手术的情况下行生长棒植入和后续撑开手术并不明显增加患者医源性神经损害的风险。
目的探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诊治的6例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诊情况,探讨DUL适宜诊治方案。结果6例患者初次诊断DUL年龄为(27±3)岁。所有患者主诉月经量增多,3例伴有中重度贫血,3例不孕。术前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均提示子宫对称性增大,肌层弥漫分布大小
期刊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型髓样甲状腺癌(MT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至2019年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诊断的梭形细胞型MTC 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6~54岁,患者均以颈部肿块就诊,其中1例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观察,瘤组织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细胞呈束状或交织状排列,细胞核呈短梭形或长梭形,胞质丰富,核仁不明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