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80例不良反应护理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s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在小儿静脉滴注时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护理方法。方法 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患儿180例,对其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本组共发生ADR51例次,不良反应率为28.3%;其中<1岁19例,1~3岁14例,3~7岁11例,7~14岁7例;用药10~20 min发生ADR17例,20 min左右出现ADR26例,静脉滴注结束后4~6 h左右出现ADR者1例;第2天出现ADR者5例,第3天出现ADR者2例。结论 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小儿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关键词】阿奇霉素;静脉内滴注;不良反应(ADR)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Azithromycin by Infsion in treating 180 children
  CHEN Dong xia,CAO Zi yang,LI Jun xia,et al.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cheng affiliated to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Taishang 252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of azithromycin by in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y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azithromycin by infsion.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its adverse reactions was made and nursing care was provided.Results 51 ADR were occurred in 180 children,and the rate of ADR was 28.3%.19 cases below one year old,and 14,11,7 cases in 1~3,3~7,7~14 year old separately.17 and 26 ADR were occurred in 10~20 min and 20 min separately.1,5,2 ADR were occurredin 4~6 h,2 d,3 d after infison separately.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clinical observations and applying psychological care patiently and carefully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aking azithromycin by infsion.
  【Key words】 Azithromycin; Intravenous infus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阿奇霉素是15元环的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药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对酸稳定,半衰期长,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广泛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能抑制多种革兰阳性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等具有良好的作用。阿奇霉素具备了理想抗生素的条件,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更具有实际意义[1]。但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2%[2],影响临床使用。对于其药品不良反应(ADR),成人报道有皮疹、肝损害[3]、过敏反应[4]、黑舌苔[5]等,儿童报道有胃肠道反应、皮疹、过敏性休克[6]、盗汗[7]等。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本院门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患者18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输液中心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所有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简称静滴)的患儿共180例,男102例,女78例;年龄在6个月~1岁36例,1~3岁49例,3~7岁59例,7~14岁36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7例,支气管炎72,支气管肺炎61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用药前均化验血、尿、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包括K+ Na+ Cl Ca2+),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后,应用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商品名抒罗康,
  含阿奇霉素0.125 g+氯化钠0.9 g/100 ml,生产厂家: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国家准字:H20030787),剂量10 mg/kg,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 d,其他合并药物为维生素C、利巴韦林(病毒唑)。分别于用药1、2、3 d临床观察药品不良反应(ADR)及实验室指标,排除其他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氯化钠用法:所有患儿均按10 mg/kg,输液浓度:1.25 mg/ml,输液速度:<1岁少于0.075 mg/(min•kg)15滴/min,1~3岁0.075~0.1 mg/(min•kg)15~20滴/min,3~7岁0.1~0.15 mg/(min•kg)20~30滴/min,7~14岁静滴观察后无不良反应者0.15~0.2 mg/(min•kg)30~40滴/min。选择5号小儿穿刺针头。
  2 结果
  本组共发生ADR51例次,不良反应率为28.3%,男32例,女19例;其中<1岁19例,1~3岁14例,3~7岁11例,7~14岁7例;用药10~20 min发生ADR17例,20 min左右出现ADR26例,静滴结束后4~6 h左右出现ADR者1例;第2天出现ADR者5例,第3天出现ADR者2例。
  阿奇霉素ADR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①出现消化系统不良症状29例,主要表现为心、呕吐、腹部疼痛,3岁以下的小儿哭闹明显,较大患儿表情痛苦,能口诉不适。有1例6个月小儿因为恶心呕吐呛奶出现窒息,经抢救后好转。调整滴速后,大部分患儿上述症状能缓解,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症状必须终止治疗者7例;②皮肤出现斑丘疹,2例出现在第2天,1例出现在第3天,主要表现为面部、躯干部分呈散在分布的充血性荨麻疹,瘙痒,立即停药,静脉给予地塞米松,严重者加用非那根,观察皮疹进展情况,皮疹均消失。皮疹出现在第2、3天的患儿均有药物过敏史;③出现穿刺部分刺激性疼痛,皮肤充血者14例,调整滴速后减轻;④红色栗粒疹1例:患儿男,8个月,诊为急性支气管炎,静滴抒罗康。8 h后,家长发现患儿躯干部出现皮疹,患儿哭闹抓挠。第2天,再次静滴抒罗康30 min后,皮疹增多,为红色栗粒疹,皮肤潮红,立即停药,静脉给予地塞米松2 mg,观察1 h,皮疹减少。查抗“O”为阴性;⑤无过敏性休克发生。所有发生ADR的患儿第4天复查血、尿、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包括K+、Na+、Cl 、Ca2+),血糖,无1例出现异常。
  3 护理
  3.1 预防性护理 本科采取了用药前由执行护士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询问了解既往有无药品不良反应史,告之阿奇霉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输液速度不能自行调节,滴速不能过快,儿童20~40滴/min。不宜空腹静脉滴注,如患者是空腹,一定要在输液前或输液中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消化系统不良症状的发生。输液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及时报告。
  3.2 病情观察 药物的不良反应常是循序渐进表现出来的,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加强巡视,随时观察及时报告。由于患儿年龄小,不能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要求,因此需要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对于出现皮疹、胃肠道反应的患儿,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安抚。
  3.3 心理护理 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及家长对所用药物的知识了解甚少,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患者因不良症状的出现,对医护人员的心理依赖性会因此加深。对静脉点滴阿奇霉素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护士主动安慰患者,缓解其心理压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如对阿奇霉素引起的腹痛、呕吐,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放松心情,调整滴速,或是适当进食等,给予其充分的心理支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安抚。
  3.4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8]。根据本院门诊输液患者较多、流动性大、治疗时间短的特点。在输液前告知患者滴注阿奇霉素不能空腹,不可自行调整滴速等,并耐心准确地回答并解释患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慧勤.阿奇霉素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左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4(2):312.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0.
  [3] 吴抗美.多西环阿奇霉素致肝损害2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7):447.
  [4] 张子青,王福春.阿奇霉素致迟发性过敏1例.新医学,2006,37(4):222.
  [5] 周益.阿奇霉素致黑舌苔2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2):126.
  [6] 刘晓莉.静滴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4):304.
  [7] 曹辉,崔馨.阿奇霉素引起头颈部盗汗1例.临床军医杂志,2006,34(2):199.
  [8] 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实用护理杂志,2002,(3):54 5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与神经认知功能的关联.方法:入组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0例患者,同时入组50名健康志愿者,
目的 研究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一年之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和气管源性囊肿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椎管内肠源性和2例气管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12例椎管内
AIM: To explore the germline mutations of the two main DNA mismatch repair genes (hMSH2and hMLH1) between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系统综合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胆结石手术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与系统
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5%葡萄糖及0.9%氯化钠(简称糖盐水)对食管癌患者围麻醉期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50例拟行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禁食、禁饮,试验组术前2h口服糖盐水300 ml,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d、麻醉前、术毕的血糖、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两组麻醉前血糖、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术前1d比较差异无统
期刊
目的 探讨葛根异黄酮对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麻醉切除双侧睾丸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 7 mg·kg-1·d-1 建立前列腺增生模型.按体重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