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的现代研究进展与中医药潜在治疗策略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u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是颅内动脉血管因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扩张,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IA逐渐发展乃至破裂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严重的精神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细胞损伤的继发反应关系密切,同时该过程还受炎症反应影响而加重.提出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阻断动脉瘤发生发展过程的中下游环节,从而阻止或延缓IA的发生发展,降低破裂风险的潜在干预策略;自噬与凋亡二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有协同作用,此过程可能为治疗IA的潜在机制.将中药对心脑血管病调控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和自噬、调控炎症通路的机制进行梳理和挖掘,对中药作为延缓IA发生和发展的治疗策略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天佛参口服液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与裸鼠移植瘤增殖的作用以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ell Titer-Glo发光法检测天佛参口服液对9种不同基因突变表型的肺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佛参口服液对A54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考察天佛参口服液对A549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裸鼠sc A549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考察天佛参口服液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天佛参口服液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剂量相关性;天佛参口服液阻滞
目的 根据正源方具有缓解化疗后患者白细胞降低的药理作用,分析正源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 使用UPLC-TOF/MS技术检测正源方的主要化学成分,在数据库中检索主要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和白细胞减少症相关靶点,用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和“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筛选出度值高的关键成分和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
目的 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益气活血类中成药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方面的差异.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1年2月.查重筛选后,2名作者背对背提取文献资料,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6和GeMTC 14.3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5项研究,4355例患者,涉及6种益气活血类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总有效率方面,概率排序为脑心通胶囊+西医常
目的 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10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NKI、Wanfang、 VIP、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相关口服中成药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1日.2人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Stata14.0、Gemtc 14.3软件进行数据分
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探索喉红石斛Dendrobium christyanum的分类归属问题,并建立一种新的ITS2二级结构的信息挖掘方法.方法 提取分属5个组14种石斛的DNA,对ITS序列(ITS1-5.8 S-ITS2)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ITS序列;基于序列信息,计算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对ITS2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并对其进行量化、聚类分析.结果 喉红石斛与黑毛组的矮石斛D.bellatulum、长距石斛D.longicornu的遗传距离最小,NJ系统发育树与ITS2二级结构的系统
目的 基于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综合评价胃复春联合常规化学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g 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胃复春联合常规化学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采用Statal6.0软件进行Meta分析;随后检索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胃
目的 研究不同种植方式、遮阴度及施肥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种植方式和栽培管理措施,为白及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种植方式、遮阴度、施肥对2年生“川及1号”产量、多糖含量、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含量的影响.结果 不同种植方式与栽培措施对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种植方式、遮阴度对块茎干质量、多糖及苹果酸酯含量有显著影响,施肥量对块茎干质量、多糖与苹果酸酯含量影响不显著.当采用覆膜栽培(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槐角Sophorae Fructus中槐角苷、芦丁、染料木苷含量,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建立槐角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为槐角药材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在检测波长为260 nm,体积流量为0.6 mL/min,甲醇-乙腈-0.07%磷酸水(12∶20∶68)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共有峰并筛选差异性成分.结果 10个不同产地槐角样品的指纹图谱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被破坏及软骨下骨重塑为主要病理改变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与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及社会产生巨大的医疗负担.至今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Wnt信号转导的活化与KOA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当前对Wnt信号通路的研究侧重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激活或抑制蛋白的表达.近年来,利用中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KOA的机制被大量研究.综述近年来
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e是一种民间广泛使用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血和止痛的功效.目前从白背三七中发现了70余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苯丙素类、萜类、甾体类、脑苷脂类等成分.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资料,对白背三七化学成分及代表性成分质谱裂解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白背三七化学成分结构解析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