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综述

来源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face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1项中国工作组发起,长春地质学院主办的“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0日—13日在长春地质宫举行学术报告会,10月14日—20日全体国外代表和部分国内代表赴辽东半岛地质考察。 召开这次国际地质会议的决定,是1984年8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1项工作组特别会议上一致通过的。
其他文献
本文记述的植物化石,产自吉林双阳烧锅街至磐石五家子一带。含化石地层由砾岩、砂岩及粉砂岩等组成,夹数层可采煤层,是印支运动后山间盆地河湖相与沼泽相沉积。这套地层曾被称为二道梁子组(长春地质学院,1960)或太阳岭组(吉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普查大队,1973);1978年,吉林
本文描述了辽宁本溪地区中石炭统下部的腕足类化石共12个属18个种,其中新种6个。并对它的时代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本溪统下部层位的腕足动物化石具有早石炭世晚期到中石炭世早期的色彩,并将本溪地区本溪统下部紫红色岩段划出,建立一个新组一田师付组。并且认为田师付组可与甘肃靖远组对比与苏联的巴什基尔组相当。
五台山区变质岩十分发育,研究历史悠久。对其地层划分及原岩建造等问题历来争论较大。通过我们的工作,根据角度不整合、底砾岩、岩石组合、原岩建造、构造变形及混合岩化、岩浆作用等方面的特征,划分为二个群。台怀不整合之下的为繁峙群;台怀不整合之上的仍叫五台群。
摘 要:月冈芳年是19世纪日本的浮世绘晚期画家之一,在日本艺术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月冈芳年创作的40年中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作品,其中《英名二十八众句》尤为突出,成为他的代表作品,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写照。这些作品如自传一样是他所经历的人生的写照。文章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月冈芳年不同时间的作品,解读其背后的人生境遇与个人思考。月冈芳年通过不同的绘画题材与结构来审视自我,表达自己
基于低频应力波的冲击回波法对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状况进行检测,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向。对在役桥梁的检测,以往仅能对预应力孔道施加侧面敲击来进行,且无法确定缺陷的
攀西裂谷具有明显的长期、继承和多期活动性特点,为一“上叠裂谷”,其基底在晋宁期就已存在裂谷系。是海西—印支期时,随着攀西由板内—低纬度被动陆缘—中纬度活动陆缘—板内的变化,裂谷活动和地幔涌流特点也有所不同。攀西裂谷的演化提供了一个深断裂诱发地幔涌流,并随板块飘移而移动的典型例证。这种壳、幔关系可能正是地槽多旋回活动的主因。自第三纪以来,攀西浅、深部地壳应力场明显不一致,这种现象有可能是不同构造学说
描述的化石是采自吉林省中部杜内期北通气沟组,共17个属24个种,包括3个新种。这个动物群的特点与我国南方杜内期动物群的特点不同,而与美国密西西比系金德胡克组、苏联库茨纳兹盆地和莫斯科盆地杜内期的动物群非常相像。类似的动物群在新疆、甘肃和内蒙等省和自治区均已发现。吉中地区杜内期腕足动物群,属于北美—西伯利亚古生物地理区系。
我国中学化学教育伴随着西学东渐之风产生,1871年京师同文馆开设化学课,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开端;历经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21世纪以来等四个阶段,经过政府与诸多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记忆,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在当前,倡
文内描述的头足类化石采自藏北申扎县柯耳多组和班戈县东卡组,这些头足类化石分别属于塔飞角石目薇角石科、珠角石目链角石科以及肿角石目约维兰角石科。其中约维兰角石科分子系首次在藏北发现。笔者认为柯耳多组的时代属于中奥陶世,东卡组的时代当属于早至中志留世。 由于中奥陶世Sinoceras以及早至中志留世约维兰角石科分子在藏北的发现,表明西藏海域与华中—西南区浅海从中奥陶世到中志留世时都是相通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