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资源的利用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要做到有效教学,就要很好的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寻找和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英语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充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 有效性 学习资源
  一、发现和搜集有效学习资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例如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引出有关天气的生词 sunny,windy,cloudy,这其中 sun, wind, cloud都是已经学过的单词,教师可以设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se three words?”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从而由学生自己总结出--y是形容词后缀,并结合这个规律进行思考,学习snowy, showery, misty 等生词。
  这样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化不知为知,使有限的词汇知识化为无限的生成单词的能力。教师应该引导组织学生搜集、利用学习资源,有意识的把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相关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在学习七年级牛津版英语教材第三单元关于节日的话题时,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的讨论关于圣诞节的词汇,他们主动的查字典,相互帮助解决难题。这样的活动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
  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老师适时的点拨,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教师主动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这样的活动形式,在不经意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学生的乐趣,使英语课堂不再是枯燥无趣的言语操练。 二、组织学生营造有效教学资源
  积极的心理氛围是有效教学资源,教学中就要营造有效教学资源。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刚进入中学阶段,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
  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七年级牛津版英语教材第三单元关于节日的话题时,课本内容是万圣节,多媒体上首先跳出了会说话的一个大南瓜灯笼,切开了眼睛、嘴巴、鼻子的可爱图片。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了好奇的欲望,都不由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本课中又给学生拓展了圣诞节的一些知识。
  学生对圣诞节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尤其是他们都喜欢的圣诞歌曲,如Jingle Bell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等。在引导学生谈论对圣诞节的认识前,通过动画的圣诞老人的图片,手里拿着铃铛,自然而然地把优美的歌声引进来,音乐是想象的翅膀,电脑多媒体营造的画面是想象的天空,学生的脸上充满了愉悦的表情,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哼唱歌曲。
  通过以上的铺垫,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小组讨论激烈,学生主动查找并掌握好多关于圣诞节的词汇,例如Christmas card、Christmas carol、Christmas Eve、Santa Claus、sleigh bells、reindeer、Chimney、Christmas dinner等。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被激发,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了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的教学氛围。
  三、创设有效学习资源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如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话题教学中,教师利用图片呈现三组词(sun-sunny, wind-windy, cloud-cloudy)后,设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se three words?”引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学生自己发现了构词规律后,教师可以在呈现新的词汇snowy, foggy, showery, misty,问“Can you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se words?”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到的构词规律来学习新的单词,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四、结束语
  英语学习中,教师的工作重在传授方法和指明路径,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整体性,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师有意识地、切合学生实际地给予学生指导,那么他们就会知道从哪里最快和最准确地找到并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河北省藁城市廉州镇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学班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作为教学班的直接管理者,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又是思想品德的培育者。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与核心,其角色的正确发挥直接影向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走向。特别是今天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尽览天下信息的年代,教育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育中坚力量的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学习力、接受力及生命力极强的学生的要求;否则,将无法适应时代要求,跟不上
期刊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情景创设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言:“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一、Warming-up阶段:灵活激趣,培养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则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一.运用化学史实中的实验过程及现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科学史,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很好的素材。
期刊
近年来,我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入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许多学生都经历过英语学习的挫败感,甚至对英语科的学习怀有抵触心理。他们有的缺乏必要的信心,有的缺乏应有的基础,有的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既听不懂也不会说而干着急的现状。  一、教学对策  面对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局限,教师在英语课堂口语教学也难以循序渐进,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的培养就几乎不可能在有限的
期刊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研究性学习始于美国,由英语“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探究问题的方法,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只有正确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
期刊
一、英语成为一个知识库的桥梁  人类彼此间的交往随着国联互联网的普及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流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外语学习、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诚然,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外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
期刊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而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  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班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否得到充分的培育,为此,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就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那么,如何
期刊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十分关键的时期,有部分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的英语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作为教师,若不能及时地挽救他们,这些刚学英语不久的学生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设法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从而激发其学习成功的信心。  一、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教师应首先深入了解、分析自己的学生英语学习失败的原因,然后再制定解决措施。笔者曾多次对学生做过调查,
期刊
有的教师认为教材就是学习材料,课堂上简单地呈现教科书的主题图和例题、习题,学习材料没有创生,显得太单薄,解释力不够,思维空间不大。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过多的学习材料,使得学生手忙脚乱、应接不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学《搭配的规律》时,学生在做完“2件上衣、3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搭配”问题后,教师又呈现了以下7组材料:  (1)食堂中午菜单上有3种荤菜:排骨、带鱼、炸鸡腿,2种素菜:青菜、萝
期刊
摘要:对于教师来说,大多的时间就是在学生前面说话,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但这是个说话要有点艺术、有点特色,讲科学、讲逻辑的。在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握好说话的艺术,语言精练,又通俗易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严谨 趣味 比喻 口语化 形象化  语言对一个合格的优秀教师来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同样的学生,同样内容的课程,不同的教师上课,效果往往大不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