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户外教育教师专业素养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专业素养是开展地理户外教育的基本保障。本文通过预设地理户外教育教师专业素养量表,结合因子分析建构地理户外教育教师专业素养体系,并实施问卷调查,以获取地理户外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从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两方面提出策略与建议,以期推动地理户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地理户外教育;地理师范生;教師专业素养
  一、地理户外教育研究进展
  地理户外教育是指在教室以外的场所进行的地理教学活动。具体地说,它是指学生在地理教师或专业人员指导下,在自然或社会环境中运用地理科学方法探究地理事象、提升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
  户外教育是英、美、澳等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各国已形成特色鲜明、体系完善的户外教育模式。笔者前期对国际地理户外教育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实施策略、育人价值等是其热点议题(图1)[1]。再对国内代表性期刊有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表1),发现地理核心素养尤其是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国内地理户外教育的研究重点(图2),地理研学课程开发、地理户外教学设计成果较为丰硕。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笔者发现研究视角尚未聚焦于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是地理户外教育的基本保障,地理户外教育教师专业素养(以下简称专业素养)影响地理户外教育课程实施与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展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二、专业素养研究过程
  1.调查工具设计
  陈澄[2]认为地理教师素养由地理知识与能力组成,夏志芳[3]以知识、能力、情感划分地理教师素养,刘兰[4]提出地理教师应具备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文化知识。地理户外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挑战性的特征,其专业素养应涉及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层面。因此,笔者从观念意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内在倾向、道德品质、个人经验六方面预设量表(李克特五点量表)。并对其作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量表信度系数为0.95,内部一致性良好。量表得到地理教师普遍认可,内容效度较好。经KMO值和Bartlett’s球形度检验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五个主成分,总方差解释率达68.10%,结合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删除不合格题项,再次进行质量检验,发现量表信效度均较高。
  2.素养体系构建
  结合因子分析,本研究将专业素养确立为价值观念、基本理念、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个性品质五方面(图3、图4)。





  3.问卷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职前(地理师范生)与在职地理教师(中学地理教师)为调查对象,在若干所高师院校、中学发放问卷263份,得到有效问卷259份(地理师范生136份、中学地理教师123份),回收率为98.50%。
  三、专业素养发展现状
  1.结果分析
  (1)总体现状分析。专业素养平均值为3.43分,基本理念、价值观念素养较高,表明地理教师对地理户外教育的认可度较高,而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素养相对较低(图5)。以满分5分为参考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当前专业素养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



  (2)群体差异分析。一是地理师范生与中学地理教师。地理师范生的专业素养略高于中学地理教师,中学地理教师的价值观念与实践能力素养高于地理师范生,地理师范生的基本理念、专业知识与个性品质素养方面更好,但两者专业素养总体水平差异不显著(P=0.78),在价值观念(P=0.63)等方面也无显著差异(表2)。





  二是不同学习阶段的地理师范生。本科阶段地理师范生的专业素养高于研究生,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异也较显著(表3)。学习阶段差异体现在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等方面,表明本科阶段基础而全面的课程设置有效促进专业素养发展。


  三是不同专业背景的中学地理教师。地理师范专业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远高于非地理师范专业(表4),且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这表明师范生背景对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较大,师范生学习经历为专业素养发展夯实了基础。



  四是已参加与未参加地理户外教育的地理师范生。参加过地理户外教育的师范生专业素养较高,但参加与否未对专业素养产生显著影响(P=0.16,见表5)。进一步分析数据,笔者发现多次参加地理户外教育的师范生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图6),但参加次数与专业素养尚无显著关联(表6),这表明仅关注相关课程的数量,尚无法有效提升专业素养。



  五是已开展与未开展地理户外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师。已开展地理户外教育的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较高,且差异非常显著(P=0.00,见表7)。此外,还发现已开展地理户外教育的中学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最高,这充分体现了地理户外教学实际经验的重要性,为专业素养的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





  (3)相关要素分析。实践能力与总体水平相关性高,其次是个性品质与专业知识,两两比较后发现实践能力与个性品质、专业知识相关性也较大(表8)。因此,实践能力是专业素养的核心要素,个性品质、专业知识是其重要内容。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仪器设备理论知识、GIS应用技能最為缺乏。个性品质素养为地理户外教育发展提供不竭的情感动能,引领着教师积极实践、创新、发展地理户外教育,品质塑造也将是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方向。



  2.研究结论
  结合上述分析发现:地理师范生、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要重视塑造品质观念、强化必备知识与技能;师范生阶段对于专业素养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要对该阶段的培养计划予以更多关注;专业素养培育亟需综合性课程载体,课程设置要保质保量;开展地理户外教育、积累户外教学经验有助于提升专业素养。
  四、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1.构建知情意行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地理户外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
  随着研学旅行、劳动教育的持续推进,地理户外教育的育人价值不断彰显,强化师范生阶段专业素养培育变得尤为重要。专业素养涉及认知、行为、情感等多个层面,对地理师范生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科学基础课程、地理信息技术课程、野外实习课程、教育研究课程等均与专业素养相关,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价值理念是专业素养的形成基础。因此,笔者建议整合课程资源,从地理户外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哲学基础、本土探索与国际前沿、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保障体系与评价方法等方面构建知情意行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师范生专业课程,保质保量地落实专业素养的培育。
  2.推行“高师+中学”“田野+工作坊”“教+研+践”培养模式
  “双减”为地理户外教育带来发展契机,地理教育走向“田野”的呼声日渐高涨[5]。积累户外教学经验对专业素养提升大有裨益,因此要扎根“田野”,即基于野外实习基地等户外场所开展地理户外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针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迫切需求,笔者建议由高校教师、中学地理教师、师范生共建“地理户外教育工作坊”。高校有关教师负责地理户外教育理论输出,引导中学地理教师、师范生探究学生的户外学习心理等关键问题;再由中学地理教师与师范生根据户外环境特色,合作开发相应的地理户外教育课程,共同实施地理户外教学;最后三方共同反思、评价地理户外教育相关内容。“高师+中学”“田野+工作坊”“教+研+践”的特色模式,使高校与中学紧密合作,在发展地理户外教育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参考文献:
  [1] 葛佳浩,张建珍. 近十年国际地理户外教育研究进展与启示——基于Web of Science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A]. 浙江省地理学会.浙江省地理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环境与健康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C].2020.
  [2] 陈澄,江晔.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 刘兰.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5] 张建珍.地理教育走向“田野”[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8(05):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考地理绘图题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由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炙手可热到21世纪初的无人问津直至现在恢复生机的过程。本文对历年高考地理绘图题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对近期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考地理绘图题的复习策略。  关键词:高考地理;绘图题;复习策略;山东卷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对自然地理中较为常见考点的教学内容加以了明确并提高了要求。例如,
目的 观察气囊尿管对大便失禁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大便失禁的危重患者分为3组,实验1组采用留置肛门气囊导尿管,实验2组取脱脂棉卷成条索状置于肛门口夹住,对照组大便后予湿巾纸擦拭再予清水清洗擦干.比较3组肛周皮肤护理效果.结果 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实验1组为10.0%,实验1组为30.0%,对照组为80.0%,对照组与实验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5.
摘 要:引导学生将纷繁复杂的地理知识构建成有序的知识体系,以及快速准确地解读地理图形、图像,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也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維,实现思维逻辑的可视化。本文结合地理一轮复习,探讨思维导图在落实地理主干知识、达成高考能力目标以及习题分析与解答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实践路径,并对实践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对复习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
在妇幼专科医院内产房是重中之重,产房的工作性质是工作量大,责任大,压力大,工作特点是变化快,突发情况多[1-2],与产妇新生儿接触多.近几年的生育高峰到来许多医院面临产妇多而造成床位紧张和工作人员相对不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产妇及家属的服务需求增高,因此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保证护理安全.本文对产房中风险加以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
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易发生猝死,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抢救很频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心内科以往抢救车所用的抢救单是白纸,记录繁琐且不能全面反映抢救患者信息、病情变化、救治措施等,而现在是法制社会,既要确保患者规范抢救,也要知法懂得保护自己,因此2010年我科结合专科用药及抢救特点设计“数字式”抢救表,既能为护理人员提供便捷,使其规范有序地把整个抢救过程记录下来,提高抢救质量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护士工作投入的水平与差异,为有效激励其工作积极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采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医疗机构的81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年龄组的护士工作投入情况.结果 共发放问卷810份,回收有效问卷746份.746名护士工作投入总体得分为(3.263 ±1.097)分;工作投入及其各维度与年龄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
这里所读的,是云南三位小说家,杨昭、包倬和伍世云三篇中短篇小说。  之一:杨昭《日蚀》(见《大家》2005年第5期)  如果小说有色调的话,那么,杨昭中篇小说《日蚀》什么色调呢?  是一种复合色调:漆黑、铁灰、血红。  无论在哪里,时至今日,日蚀都不是毁灭性灾难,它压根儿就不是灾难。但永康镇那场日蚀,却带来一个世界末日,笼罩一座人间地狱。漆黑,铁灰,血红,这种复合色调,就是世界末日、人间地狱的色调
期刊
摘 要: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主要有模拟实验、户外考察、社会调查三种方式。本文以“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为例,通过开展指向地理实践力的模拟实验、户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实施及反思,探索提升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模拟实验;户外考察;社会调查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在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护士角色职责近几年来受到各级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国内外各学者应用不同种类的测量工具对护士角色职责进行研究.测量工具的科学性是测量不同文化背景下护士及服务对象对角色职责感知的关键.笔者在回顾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测量护士角色职责的测量工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综述如下.一、护士角色职责研究工具的发展现状及应用1.角色职责问卷(Role Responsibility Questionnaire,R
更换血管活性药物泵针的方法对保持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换泵针过程中药物泵入的间断可导致患者血压的波动,不利于患者治疗.通过介绍现有的泵针更换方法,包括单泵法(改良更换法、改良法、管对泵更换法、快速更换法、orchestra组合微量泵更换法)及双泵法(DP、DI、改良的DI),并阐述单泵法及双泵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差异,提出对于儿科重症患者使用快速更换法,对成人重症患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