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描述了如今全国职业院校口语大赛的现状,通过此现状,对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启示进行相关问题的阐述。
【关键词】高职 口语大赛 商务英语 教学启示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事经由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考委会、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大赛的前身是2004年开始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到了2011年这一赛事纳入到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每年参加决赛的选手有70多名,囊括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高职高校。强调实用性是每届高职英语大赛的主导方向,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展现他们在英语方面的风采和能力,并按照培养人才的目标,促进高等院校在英语专业教学上投入更大的精力。
竞赛内容一般以职场中的常见的场景作为考试场景,通过描述、交流和陈述的过程,对选手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考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在英语方面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得心应手。与此同时,对于教师、管理者和高职英语教育方面的专家们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
一、英语大赛的现状
英语大赛主要分为两组进行,一组是专业组,一组是非专业组。两组的比赛内容都是一样的,分别由图表描述、情景交流以及职场陈述三个方面构成,从2011年开始取消了职场陈述这一题型。图表描述就是指让选手抽取主要反映社会热点或行业发展等内容的图片或表格,然后根据抽取到的图片或表格进行观点阐述和口头描述;职场陈述就是指选手通过抽取应用性文字,如答谢词、欢迎词以及导游词等内容,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脱稿复述;情景交流就是指选手要按照抽取到的场景要求,与外籍考官进行对答交流。进入最后的决赛后,选手与选手之间要进行即席辩论PK。比赛的过程主要是对选手的记忆力、理解力、临场应变能力、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考察,这是选手们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极好机会。另外,也反应出用人单位对于高职学生能力的要求。但在历年的大赛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1.每一届的选手在语言运用能力上都有所下降,英语语言基础没有打牢,心理素质不过硬。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这就造成了生源质量的降低。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口语能力更加有待提高。受到自身能力的制约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们的口语发音不标准、语法不规范、词汇储备量不够,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口语表达的时候没有自信、容易紧张。指导老师们在选拔和培训选手时必定会遇到不少的难度和阻碍。
2.参赛选手的整体素质不过关,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表现的比较突出。进行图表描述的考核时,不仅仅考验选手对图表描述的准确性,还要在确保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话题的延生拓展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大多数选手在这方面的表现得比较缺乏,阐述的个人观点没有新意,千篇一律。在进行情景交流的考核时,选手们表现出欠缺临场反应的缺点,在与外籍评委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对于评委提出的问题,选手明显听不懂或听错,最后答非所问。
二、高职口语大赛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启示
1.应该加大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深化,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具备商务知识又有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同时也对商务英语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应该让学生们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应用能力。口语大赛的考评题型主要以行业、企业的相关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商务情景设置主要是适应市场需求,非常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所以,大家应该根据技能大赛的结果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思,加大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2.有效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设计能力。英语口语技能竞赛能很好的体现出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所以把教学内容和竞赛因素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竞赛水平和教学质量。商务英语的老师们应该多思考怎样才能把竞赛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竞赛的内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步步的练习。职场陈述是一项比较基础的训练,可以在入学第一个学期的有关课程中进行练习,主要锻炼学生的背诵复述和控制语音语调的能力。图表描述的训练可以从看图说话开始训练,适合安排在第一学期的口语课上进行。因为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商务知识比较有限,所以应该先从比较简单的如日常生活话题开始口语的训练。对于学生的统计图表的训练应该从第二学期开始专门的训练。建议在训练中采用口语、写作、听力三种训练方式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小组布置任务的方式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一起完成句型的整理、知识的收集、观点的陈述以及话题的拓展等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更为全面的提高,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提高了他们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度。情景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交际能力的训练,训练可以放在第二学年的不同专业课程中。条件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口语老师,训练效果更加明显。
3.选择合适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英语口语技能大赛是对学生综合技能的一次检验,指导教师的自身水平要不断提高,同时,整个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也要全面提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把选拔和培训选手的工作与各门相关课程教师的日常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制定训练计划,收集大赛相关信息,进行历年真题分析,建立试题库等。根据不同老师的不同长处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进行任务分配,从礼仪台、语音语调、心理辅导和赛题分析等不同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争取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师自己也可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促使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有长足的进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高职学生切磋专业技能、展示职业风采的平台,不仅能开拓学生的事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口语大赛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和内容时,可以研究大赛的出题,在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技能大赛的成绩也随之有所提高,使得培养出的人才越来越接近用人单位的要求,最终成为独特高效的高技能应用人才。
总而言之,职业技能大赛是评价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大力提倡推行大赛势在必行,全面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局面,争取把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上去。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让老师的教学方向更加明确,让一位学生都能达到相关行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严明.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研究:构念界定与测试开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李艺.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才智,2015,06:245-246.
[3]张慧.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2,42:14-15.
[4]俞燕.以就业为导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1.
[5]刘晓芳,王娜,滕娟芳.口语大赛背景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26-30.
[6]邱桂林.LCTV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李慧,讲师,文学硕士。从事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及比较文学研究。
【关键词】高职 口语大赛 商务英语 教学启示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事经由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考委会、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大赛的前身是2004年开始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到了2011年这一赛事纳入到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每年参加决赛的选手有70多名,囊括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高职高校。强调实用性是每届高职英语大赛的主导方向,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展现他们在英语方面的风采和能力,并按照培养人才的目标,促进高等院校在英语专业教学上投入更大的精力。
竞赛内容一般以职场中的常见的场景作为考试场景,通过描述、交流和陈述的过程,对选手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考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在英语方面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得心应手。与此同时,对于教师、管理者和高职英语教育方面的专家们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
一、英语大赛的现状
英语大赛主要分为两组进行,一组是专业组,一组是非专业组。两组的比赛内容都是一样的,分别由图表描述、情景交流以及职场陈述三个方面构成,从2011年开始取消了职场陈述这一题型。图表描述就是指让选手抽取主要反映社会热点或行业发展等内容的图片或表格,然后根据抽取到的图片或表格进行观点阐述和口头描述;职场陈述就是指选手通过抽取应用性文字,如答谢词、欢迎词以及导游词等内容,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脱稿复述;情景交流就是指选手要按照抽取到的场景要求,与外籍考官进行对答交流。进入最后的决赛后,选手与选手之间要进行即席辩论PK。比赛的过程主要是对选手的记忆力、理解力、临场应变能力、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考察,这是选手们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极好机会。另外,也反应出用人单位对于高职学生能力的要求。但在历年的大赛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1.每一届的选手在语言运用能力上都有所下降,英语语言基础没有打牢,心理素质不过硬。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这就造成了生源质量的降低。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口语能力更加有待提高。受到自身能力的制约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们的口语发音不标准、语法不规范、词汇储备量不够,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口语表达的时候没有自信、容易紧张。指导老师们在选拔和培训选手时必定会遇到不少的难度和阻碍。
2.参赛选手的整体素质不过关,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表现的比较突出。进行图表描述的考核时,不仅仅考验选手对图表描述的准确性,还要在确保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话题的延生拓展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大多数选手在这方面的表现得比较缺乏,阐述的个人观点没有新意,千篇一律。在进行情景交流的考核时,选手们表现出欠缺临场反应的缺点,在与外籍评委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对于评委提出的问题,选手明显听不懂或听错,最后答非所问。
二、高职口语大赛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启示
1.应该加大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深化,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具备商务知识又有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同时也对商务英语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应该让学生们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应用能力。口语大赛的考评题型主要以行业、企业的相关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商务情景设置主要是适应市场需求,非常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所以,大家应该根据技能大赛的结果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思,加大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2.有效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设计能力。英语口语技能竞赛能很好的体现出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所以把教学内容和竞赛因素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竞赛水平和教学质量。商务英语的老师们应该多思考怎样才能把竞赛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竞赛的内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步步的练习。职场陈述是一项比较基础的训练,可以在入学第一个学期的有关课程中进行练习,主要锻炼学生的背诵复述和控制语音语调的能力。图表描述的训练可以从看图说话开始训练,适合安排在第一学期的口语课上进行。因为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商务知识比较有限,所以应该先从比较简单的如日常生活话题开始口语的训练。对于学生的统计图表的训练应该从第二学期开始专门的训练。建议在训练中采用口语、写作、听力三种训练方式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小组布置任务的方式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一起完成句型的整理、知识的收集、观点的陈述以及话题的拓展等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更为全面的提高,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提高了他们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度。情景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交际能力的训练,训练可以放在第二学年的不同专业课程中。条件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口语老师,训练效果更加明显。
3.选择合适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英语口语技能大赛是对学生综合技能的一次检验,指导教师的自身水平要不断提高,同时,整个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也要全面提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把选拔和培训选手的工作与各门相关课程教师的日常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制定训练计划,收集大赛相关信息,进行历年真题分析,建立试题库等。根据不同老师的不同长处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进行任务分配,从礼仪台、语音语调、心理辅导和赛题分析等不同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争取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师自己也可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促使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有长足的进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高职学生切磋专业技能、展示职业风采的平台,不仅能开拓学生的事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口语大赛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和内容时,可以研究大赛的出题,在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技能大赛的成绩也随之有所提高,使得培养出的人才越来越接近用人单位的要求,最终成为独特高效的高技能应用人才。
总而言之,职业技能大赛是评价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大力提倡推行大赛势在必行,全面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局面,争取把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上去。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让老师的教学方向更加明确,让一位学生都能达到相关行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严明.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研究:构念界定与测试开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李艺.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才智,2015,06:245-246.
[3]张慧.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2,42:14-15.
[4]俞燕.以就业为导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1.
[5]刘晓芳,王娜,滕娟芳.口语大赛背景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26-30.
[6]邱桂林.LCTV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李慧,讲师,文学硕士。从事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及比较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