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多功能集邮市场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89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弘扬集邮文化,推广现代集邮理念,由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北京市集邮协会联合主办的"2002年北京市现代集邮展览"于9月7日-18日在马连道邮币卡市场举办。本次邮展共有312框,其中竞赛类展品297框,共展出12天,是北京市规模最大、邮展类别最多的一次邮展。
  作为新兴的邮市,马连道邮市突出集邮市场的文化氛围,大力开展集邮活动,努力把邮市办成集邮爱好者和收藏者的乐园。此次马连道邮市承办省市规模的现代邮展,这在全国邮市中尚属首次,为集邮市场今后的发展做出了新的大胆尝试。
  邮展期间,记者所接触到的邮人众口一词地称赞马连道邮市作为集邮市场办大型邮展,为普及集邮知识、发展集邮事业做了件好事。《集邮》杂志在第7次集邮沙龙上,特邀请国家邮政局、集邮媒体的有关人士和此次参展的集邮家及邮商、集邮爱好者进行座谈。
  
  以人为本 倡导集邮文化
  
  邮市工作人员谢元宏和孟朝阳先生介绍说,市场开业之初,我们克服了邮市大环境不景气带来的困难,在邮市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集邮文化的社会效益。在春节期间开展了邮市进厂甸庙会的活动,随后结合3.15举办了集邮品打假展览,又还相继举办了北京市老年邮展、庆祝建党81周年老年集邮展览和个人邮展,近期又在邮商中开展了文体活动。我们努力创造一流的硬件设施,为邮商和集邮者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教育邮商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意识。
  崇文区集邮协会的崔福昶告诉记者:我家住在北四环,一来到这个市场就感觉有新的气象。有的市场里虽然人多,但集邮文化的味却不浓。我愿意来这里,这里的邮商也很客气,服务态度好,能买到想要的邮品;刚才我就买到了一本1982年第10期的《集邮》杂志,可以在编组邮集时参考。此次邮展中我有《中国野生动物》等4部邮集参展。虽然编组邮集费时费力还很费钱,但我能在邮票上周游全国和世界。我的邮集得不得奖无所谓,能把邮集展示出来就好。在这里还能互相学习、交流、提高自己,我们老邮迷非常高兴,使我们编组邮集更有信心了。希望今后马连道邮市经常办这样的邮展。
  汇集了北京市11个区(县)和直属邮协的310多框展品,分为竞赛性和非竞赛性两种。一些新的参展类别都有展品展出,如:图画明信片类、首日封类、"灰姑娘邮品"类,加上一框类、节俭类等竞赛性展品,邮集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北京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刘家琪谈了举办现代邮展的意义:现代集邮展览在展品规模、素材选用及编组制作等方面,具有宽松、灵活和更具个性化等特点,一般集邮者都有条件和能力参与,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广阔的前景,对于发展集邮队伍和推进集邮事业是十分有益的。北京市集邮协会为邮展制定了相应的评审规则,这将对全国的集邮活动产生重要影响。邮展在马连道邮市举办,可以更加方便集邮爱好者参与,方便参加邮品交易的邮人和邮商学习集邮知识,提高集邮素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教授李维伯高兴地说:树立信誉观念,是中国邮市发展的方向,中国就缺少这样的邮市。进入新世纪,马连道邮市走在了前头,该邮市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搞爆炒、暴利。在这里集邮者买的邮票少,也不会被那些专卖大户的邮商歧视。我买邮票就宁可走1个多小时也到这里来。今后宜适当增加外国邮票的经营范围和品种,可以吸引更多的外邮爱好者。
  
  树立品牌 开发邮市功能
  
  今年的邮市"歇夏期",面对疲软的市场环境,市场管理层考虑到邮商实际经营的状况,克服自身的经济困难,及时出台了夏季减免摊位费的优惠措施,受到了广大邮商的一致拥护和欢迎。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邮市"服务于民、让利于民"的经营理念。
  据马连道邮市邮商袁巨贤透露,这里虽然没有大手笔成交,但是来马连道邮市的都是真正的集邮者,我的客户包括全国各地的集邮家和集邮爱好者。现在与我长期联系的邮友比开业时增长了4-5倍,我们"一文邮社"的效益也增加很快。邮市开展的包括集邮展览等多种集邮活动,提高了马连道邮市的知名度,逐步使更多的邮友认知了马连道邮市,我们邮商也从中受益。经营磁卡的邮商王怀军对马连道邮市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说:新时期的邮市创造文化品牌,将更有竞争力。众所周知,现在集邮后继乏人,那么邮市办邮展会从知识性和趣味性等方面引导更多的人来参与集邮。邮市的炒作是会最终走向灭亡的,邮市不要被邮币卡的交易所束缚,还可以开发其它收藏领域。文化收藏在中国是朝阳产业,定位于文化市场,邮市的路子将越走越宽。
  原《中国集邮》主编殷新章提出,集邮要搞多元化,在适当的时候,邮市可与有关方面联合,把"邮"和"游"结合起来,利用北京的旅游资源与集邮总公司、邮票博物馆、邮票印刷厂和集邮市场等推出"集邮旅游"项目。这里离西客站很近,也方便全国各地的邮友和旅游者来市场游览、选购。
  《集邮博览》主编林轩谈到了合作的重要性:邮市也要走出去请进来,多交流搞合作,聚集人气。集邮市场搞活动就要与集邮协会和集邮者融合在一起。我已经是第二次参加邮市与《集邮》杂志主办的集邮沙龙活动,每次讨论的热点话题都很有现实意义。全国各大邮市之间也要互相交流、协调。邮市要把自己的集邮文化品味展示出来,今后,只有办出特色的集邮市场才能够生存下去。马连道邮市一步一步走得很扎实,发展前途广阔。
  
  与时俱进 建设邮友乐园
  
  马连道邮市是一个与新世纪一同成长起来的邮市。市场首先确立了市场的经营宗旨:"服务至上,诚信为本,以德兴市,公平竞争。"自开办以来,得到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宣武区副区长袁双梅在现代邮展开幕式上表示:宣武区政府要为马连道邮市的发展提供最优最好的服务,为把马连道邮市建成现代化的新型集邮文化市场提供方便条件。
  已经第二次来看邮展的国家邮政局机关服务中心集邮部的贡立江先生谈了自己的看法:开幕式来的时候,看到那么多邮友来参观邮展,我感到很高兴。马连道邮市逢新世纪开办,定位准确,环境和硬件都不错,办大型现代邮展也开创了邮市发展的先河。作为一个普通集邮者,我也集邮20年了,感到邮市在新时代要有市场竞争意识,还需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邮商,为集邮家和集邮爱好者编组邮集提供高质量的邮品。
  马连道邮市总经理孙景华向记者阐述了今后的发展设想:我们邮市开办9个月以来,得到了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踏踏实实做了一些实事,获得了集邮者的认可。在前期各项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将把和《集邮》杂志合办的集邮沙龙活动扩大,吸引更多的邮迷参加;并开办集邮家俱乐部,方便集邮家之间的交流;开展集邮讲座、邮品鉴定、邮品小型拍卖活动,更好地普及集邮知识、宣传集邮文化。中国加入WTO以后,机遇与挑战同在,我们将利用市场地理环境的优势,与众多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创立"以邮促商、以商养邮"的新模式,在打造一流市场、创造一流服务和做好一流管理上继续努力。要为邮商和集邮爱好者营业场地、餐饮、住房和娱乐休闲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发展成一个集交易、旅游、传播文化的多功能集邮市场。市场是大家的,还要大家来办,希望邮友给我们提出建议。
  从北京市现代集邮展览的举办,我们看到了中国集邮事业发展的新希望;从马连道邮市的发展,我们看到新世纪中国大型集邮市场的美好前景。
  
其他文献
1972年9月29日,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12日,两国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同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我国邮政在1978年10月22日发行了潘可明设计的一套2枚《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纪念邮票;1988年8月12日又发行了孙志钧设计的一套2枚《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10周年》纪念邮票,画面为象征中国的牡丹花和象征日本的樱花。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  为纪
期刊
加拿大政治家特鲁多,在野16年之后,于2000年9月28日去世。加拿大举国悲痛,降半旗志哀。出殡那天,首都渥太华有7万人在国会大厦前静静地排着队向他的遗体致以最后的敬意。  特鲁多自1968年4月20日担任加拿大第15任总理以来,一贯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冷战期间,他穿梭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提出和平倡议;他不顾美国的反对,与古巴交往;1970年,加拿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与中国建立
期刊
惠特曼(1819-1892),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诗人。他出生于纽约长岛的一个木匠家庭,少年时代曾当差、学艺。后到美国南方漫游,亲眼目睹了黑奴的悲惨生活。1855年,他出版了划时代的诗集——《草叶集》第一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积极支持林肯解放黑奴政策的惠特曼立即投入战争,做救死扶伤的工作。由于惠特曼的进步思想不为当时的社会所容,他的晚年生活十分孤独、寂寞,最后在一个小镇上默默地去世。  《草叶集》
期刊
1959年4月10日,日本邮政省为皇太子(现在的明仁天皇)与美智子的大婚典礼发行了一套邮票(图1)。由于当时的皇妃美智子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妃(也是后来的第一位平民皇后),因此在日本引起了轰动。  美智子(图2)1934年出生,毕业于圣心女子大学文学部外国文学科。学生时代的美智子喜爱运动和读书,而当时的明仁皇太子也热衷于网球运动,两人就是在日本轻井泽的网球场上相识的。明仁皇太子不顾母亲的反对,
期刊
  
期刊
营养不足 欲振乏力  台湾省从1968年开始正式发行十二生肖邮票(当地称“新年邮票”),到1979年完成了首轮生肖邮票的发行。从艺术角度评价,这一轮生肖邮票无论是对生肖文化内涵的理解,还是对生肖动物形象的设计,都不算成功。多数生肖动物以写实技法绘制,使人很容易将其理解成动物邮票,无法与浪漫的生肖文化挂起钩来。而且许多动物形象呆板,背景黯淡,毫无生肖动物应有的生动与灵气。更有意思的是,在设计鼠年邮
期刊
世界文化遗产    塞维利亚城的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塞维利亚位于西班牙南方的瓜达基维尔河畔(图1),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曾被誉为"小罗马"。该城至今仍保持着古城的风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坐落在塞维利亚市中心,是全城最著名的3座建筑。  大教堂是15世纪初在一座清真寺旧址上改建而成的哥特式建筑,为世界上第三大基督教教堂(图2)。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和文学大师
期刊
期刊
期刊
一提起世界珍邮,集邮爱好者的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英属圭亚那的1分洋红邮票、毛里求斯的"邮局邮票"、夏威夷的"传教士"邮票、美国的"珍妮倒"邮票、英国的黑便士等等。确实,正是由于这些珍邮在世界邮票拍卖领域的频繁高价成交,才使得中国的集邮爱好者对于世界珍邮有了更加广泛的了解。但是,在今年上半年世界各国的珍邮拍卖中,传统珍邮的拍卖已经出现了降温迹象,而一些很少在拍卖场上出现或首次付拍的邮品却引起了买家激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