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养在“深闺”人未识

来源 :创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2011年3月份开始养黄粉虫,1000盒,现在挣了2万元了。下一步俺准备把大房子让给黄粉虫,养2000盒。养黄粉虫不要多大的本钱,烂菜叶、麦麸、果皮,什么都吃。家里养着虫子,也不耽误我在永发养殖合作社打工,一个月又是1000多元。”1月28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沙南东村张秋英高兴地说。
  张秋英家的偏房里,排着一层层的木架子,上面摆着一盒盒的黄粉虫。屋里没有生炉子,很冷,但在麦麸中,密密麻麻的黄粉虫在蠕动。记者捻起一个放在手心里,爬的手心麻酥酥的。“这玩意生命力可强了,很少生病,养起来太省心了!俺能发家致富,多亏了王存秀兄弟。”张秋英感激地说。
  25岁的王存秀是永发养殖合作社社长,家住沙镇蝗虫庙村。他在深圳打工回来后,养过鸡、搞过废旧塑料回收加工,都赔了。后来,他考察到黄粉虫养殖投资低、市场前景广阔,便开始养黄粉虫,当年回本后纯挣1万元。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去年2月份,王存秀发起成立了永发养殖合作社,带动起136户农民养殖黄粉虫。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销售。合作社每月产鲜虫2万多斤。大的养殖户一月能出2000多斤虫子,平均每个养殖户年挣3万元。
  “下一步,有企业要从黄粉虫中提取生物柴油,这样黄粉虫的市场需求就没法估量了。”王存秀说:“养鸡、养猪,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需要做好防疫工作,稍有不慎,一场病可能都死了。养黄粉虫,不需要技术含量,零下15度也冻不死,收益可观。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他介绍,鲜虫每斤5元钱,是饲养家禽、鸟、龟、牛蛙的最佳饲料,销售到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干虫每吨3.6万元左右,销售到天津等地提取蛋白粉、食品添加剂等。
  一年吃掉60万斤烂菜
  春节前夕,王存秀又收了一车烂白菜,每斤1毛钱。
  “现在白菜扒干净,才一斤几分钱。菜贱滞销时,有的农民直接把菜倒在地里不要了,腐烂容易产生病虫害。而烂菜是黄粉虫的好饲料,烂黄瓜、烂土豆、烂西葫,黄粉虫都照吃不误。一年来,我们合作社收了60万斤烂菜,价格每斤从几分钱到几毛钱不等,为菜农减少了一些损失。”王存秀说。
  据介绍,按一个养殖户一月出1500斤虫子算,这些虫子要消耗7500斤烂菜。王存秀已联合有关部门向菜农收购10万斤烂白菜。
  聊城大学农学院植保系副教授刘守柱研究黄粉虫多年,他介绍:“养殖黄粉虫的生态效益明显。黄粉虫是‘营养物质流动的中转站’,能净化环境,吃掉烂菜叶、厨房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转化成优质蛋白。虫粪可以做饲料或者肥料,形成农业良性循环。菜烂在地里会形成病源,会带来线虫、蚜虫等病虫害。用烂菜喂黄粉虫,能减少田间积累病虫的机会,明年农作物的发病率也可以相应减少。”
  “前一段时间我去泰安考察时,在山东农业大学有机废弃物处置中心就看到有十几个印有泰山环卫字样的垃圾箱。”王存秀说。该校与泰安市环卫处合作,用环卫处收集的厨房垃圾喂黄粉虫。3000至4000盒黄粉虫大概一天就能吃掉2至5吨厨房垃圾。
  “目前生活垃圾大部分靠填埋处理,其中有机垃圾就占了七八成。养殖黄粉虫为垃圾的处理提供了新途径,如果养虫吃垃圾的模式能推广,那么我相信今后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就能基本解决。”刘守柱说。
  市场需求量大
  “昆虫的产量在地球上仅次于植物,是唯一一块还没有被开发的资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肉食者’改吃昆虫,并正在考虑推广昆虫食品,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刘守柱认为,黄粉虫市场需求量大,是养殖业的下一个蓝海。
  刘守柱介绍,随着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越来越突出,蛋白质短缺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黄粉虫是优质蛋白来源。一方面可以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另一方面可以用做畜牧业优质饲料。作为食品来说,黄粉虫营养成分居各类动植物之首,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而且在养殖过程中不用任何药物,非常安全。当前作为食品很多人还不接受。刘守柱曾经在聊大校园里摆上油炸黄粉虫供学生品尝,很多人不敢吃,但吃了之后都大呼好吃。
  动物性饲料蛋白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对动物性饲料蛋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动物性饲料蛋白主要是肉骨粉、鱼粉。肉骨粉存在安全隐患,“疯牛病”“口蹄疫”就与肉骨粉的污染有关;国际上优质鱼粉的产量正以每年9.6%的幅度下降。很多国家已将昆虫作为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黄粉虫的开发是突出的代表之一。
  从养殖优势来说,黄粉虫的食性杂、适应性强,投入低,产出高。具有“节地、节水、节粮、节能源、节空间、节人力”的特点。当前,黄粉虫的养殖在农村还不普遍,养殖前景广阔。王存秀说:“以建立年产1200吨鲜虫产量的集约化养殖基地为例,以每吨8000元来计算,年产值可达960万元。致富一方就不是空话了。”
  刘守柱建议,当前黄粉虫的养殖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黄粉虫产业应走向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政府应像扶持养猪业一样扶持养虫业。应拉长产业链条,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在不断扩大产量的情况下,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如从虫壳里提取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虫油,生产有机黄粉虫食品、保健品,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责任编辑 张胜岚)
其他文献
八年前,湘西土家族小伙子宋显达,离开偏僻的家乡出来闯荡,吃尽苦头。八年后,穷小伙二十几岁的年纪,便实现了月赚万元的梦想——命运之改变,皆因结缘艺术墙绘!  第一次接触艺术墙绘  农村小伙子眼界大开  17岁那年,宋显达刚考上高中,可父亲病逝,母亲体弱多病,弟弟妹妹年纪尚幼——宋显达别无选择,只能退学走上打工之路。  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宋显达一直在建筑工地打零工。23岁那年,宋显达和同样来自湘西的
期刊
5月31日,一场相约3年的聚会,终于在石家庄得以实现,记者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际会。  张世奇,71岁,有“天下第一鸡”之称的河南道口烧鸡的传承人之一,其祖上制作的烧鸡,色形味俱美,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河南,吃后赞不绝口。改革开放后,道口烧鸡迅速成为当地的一大产业,一些头脑灵活的人看到烧鸡产业红红火火,趁机浑水摸鱼,有的搞加盟连锁培训(实际没啥真功夫),有的以次充好把烧鸡做成礼品装卖到外地,这些人赚了钱
期刊
吉林:今年扶贫标准为2800元高于全国标准  据了解,吉林省贫困人口超过240万人,脱贫任务十分繁重。部分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每年有近百万受灾群众需要临时救济。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残疾人、五保老人、孤儿和优抚对象需要救助。  吉林省省长王儒林说,提高扶贫标准主要目的是扶持更多的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充分发挥民政工作保底作用,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困
期刊
而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随着消费文化的不断多元化,越来越多不同品牌、个性的进口零食店在全国各大城市快速扩张。“朱雀力工坊”西班牙手工巧克力就是其中的一种。而其开拓市场的主要一招,就是在选址上“傍大牌”。  包装来帮产品说话  跟本土品牌及现有一些品牌不同,“朱雀力工坊”的巧克力加入了足够多的艺术元素,把想象、时尚、设计和智慧等概念都添加到美味巧克力中。在朱雀力工坊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罐装出售的巧克力
期刊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打“民族牌”带来的无限商机,尤其是手工制作的民俗工艺品在近几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青睐。而一些商家更是将“前店后场”的形式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在当地作坊组织手工货源,在城市进行特色销售,大打错位竞争牌。  在老手艺没落的时刻,手工艺品正逐渐走向时尚的潮头。因为个性无法取代,因为“手工”精神的放大,也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所以,一些商家就将民间作坊的手工艺品引入城市,成为这些手工作
期刊
如今各式各样的“美容”概念迭出,服装服饰、汽车家装都讲究美容,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脑美容市场更是一座金矿。随着笔记本电脑价格的不断走低,笔记本早已成为了一种平民化的产品,当人们在习惯笔记本所带来的便捷之后,对于笔记本的个性化追求也在不断提升。  笔记本电脑作为便携产品,摔碰在所难免。一些轻微的小磕小碰或许不会造成致命伤害,但是有可能造成一些面容上的破损,影响整体美观。同时,众多拥有“本本”的朋友对“本
期刊
一、专池养鳅  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  1、饲养池建造: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2、清池消毒: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3、铺施底肥
期刊
养貉业是现代畜牧业中一项新兴的养殖业,具有食性杂,繁殖强、收益高等特点,另外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它的皮毛是国际毛皮市场上销路最广的一种上品毛皮,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市场前景看好,养殖前景广阔。  一、貉的养殖优势  1、食性杂  貉子的食性很杂,在野生条件下主要以鼠类和河鱼为食,亦食蛙类、河蚌、蟹、蚯蚓、昆虫及动物的。同时食植物的根、茎、叶、籽实等。家养可喂混合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以鱼肉蛋
期刊
建大棚养蚂蚱,在普通庄稼人眼里这是再荒唐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在郑州花园口黄河滩区,一位漂亮女孩真的就干起了养蚂蚱的营生。这位25岁的姑娘就是惠济区迎宾路街道办事处弓庄村村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生彩云。  蚂蚱有啥营养  蝗虫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包括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还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无机物质包括各种盐类、钾、钠、磷、铁;钙等。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甲壳素,甲壳
期刊
今年23岁的彭小勤,出生于眉山市崇礼镇顺江村四组一户农民家庭。与别的农民种植水稻不同,小勤的父母以种植草莓为主,草莓收入成为全家人主要生活来源。  懂事的小勤从小跟着父母在草莓园里忙碌,早已与草莓结下了不解情缘。每当草莓成熟时,她总是第一个品尝,那甜甜的滋味浸润了小勤的整个童年,她笑称自己是被“草莓养大的。”  当时,有着“水果皇后”美誉的草莓在市场上并不多见,是人们眼中的稀罕物。因此,每到草莓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