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视野下的多重走向艺术与宗教关系的一种解读模式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343212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状态下,艺术与宗教有两种情况:宗教指向的主导,艺术指向的飞腾。随着人的生存境遇的变化,当代的艺术与宗教有了靠拢的趋势:艺术走向深层意义的关注;宗教趋向艺术化。由此,我们可从理论上预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未来的艺术和宗教必然会融合到新质的审美文化中去。
  [关键词]艺术;宗教;生存;审美文化学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6)03—0133—04
  传统已融入我们的文化中,或作为有形的物质形态,或作为无形的制度、信仰、思维模式等精神形态,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作为传统存在的艺术与宗教也与人的当代生存密切相连。因此,对艺术与宗教关系史的思索、考察,就能更好地译解现实人的生存状态。所以,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无道理。笔者认为,对艺术与宗教的理解,只有在文化的大体系中才能真正把握。在文化的体系中有一条轴线是指向生存意义的审美精神,它贯穿于艺术、宗教等一切文化形态中。围绕着审美精神,艺术和宗教或分或合,波动不已。但总体的趋向是融合于审美精神建构的新形态的文化中去。
  一、艺术和宗教关系的历史态
  “艺术和宗教是人类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它们各自按自己的方式解释人类生存的目的和意义……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和宗教展开了积极的对话,两者互为利用,互相影响,给人类的艺术思维和生活方式带来极为重要的变化”。在关注人类生存目的和意义的共同前提下,二者互相碰撞、互相影响,给人类生存方式以莫大的激荡。随着人类生存意义焦点的变化,艺术和宗教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始终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历史态的艺术和宗教的关系,大体上有两种:宗教指向的主导和艺术指向的飞腾。
  首先,宗教指向的主导。在艺术和宗教的交往中,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附属地位,艺术为宗教服务,甚至被宗教奴役。从原始时代到文艺复兴前,一直如此。
  原始时代,原始宗教处于核心地位,但并未排斥其他文化因子。各类文化因子都能与其水乳交融,艺术亦是如此。黑格尔指出:“意识的感性形式对于人类是最早的,所以,较早阶段的宗教是一种艺术及其感性显现的宗教。”原始宗教精神与后代宗教精神不同,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以艺术的审美的方式体现出来。艺术与其说是服务于宗教,但更确切地说是统一于审美精神中。原始绘画的巫术性是狩猎的需要,原始舞蹈的迷狂性是为娱神,这些都间接指向生存需要。神话也在建构一个充满灵性的原始人的世界。原始宗教精神本身就是对生存意义的关切,等同于审美精神,因此,原始艺术与其内在精神是贯通的。这与后代的艺术和宗教关系有着天壤之别。
  随着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变,生存意义的追寻由外在之物逐渐向人类自身回落。原始文化的各种因子瓜熟蒂落,艺术和宗教也开始分野,处于各自的发展轨道上。宗教逐渐偏离审美精神,而艺术趋于审美精神,二者共存于文化的张力网中,但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原因和人类终极求索的本性,宗教仍居于精神的领导地位,它通过政治、信仰等手段支配渗透着其他文化形式。艺术也难逃厄运,在独立之初,艺术仍臣服在宗教脚下,为宗教服务。尤其是在宗教统治一切的极端时期,艺术完全沦为工具的附属地位。如欧洲中世纪,宗教统治一切,压制一切不符合基督教教义的东西,艺术只在宗教允许的范围内挣扎。这就造成许多艺术的单调乏味,缺乏创造性。
  “为道而害文”,这是通常的艺术规律。正如保罗所说:“艺术拒绝完全从属于宗教或其他任何事物。的确,除非艺术受到阻碍或歪曲,它是不会屈从于其他任何事物的。”艺术完全臣服于宗教,向宗教献媚,她的本性就会丧失,这是艺术的灾难。因为独立后的宗教已开始偏离审美精神,艺术与宗教并不能真正地融合,此时的艺术进入宗教领域往往成为被人役使的婢女。
  其次,艺术指向的飞腾。艺术是审美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所以艺术很早就开始了独立的征程。艺术指向的腾跃又使艺术和宗教呈现了一种新的关系。对此问题应从世俗艺术和宗教艺术两方面加以论述。
  世俗艺术是相对于宗教艺术而言的,指世俗社会中的艺术,它是艺术家生活审美体验的产物。在神学统治的时期,世俗艺术被压抑得几乎窒息。文艺复兴后,随着大写的“人”被重新发现而繁荣起来。艺术并没有铭记前恨,抛弃宗教,而将宗教共同纳入自己的怀抱之中。“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宗教主题的合理性并不亚于其他主题”。这是很有道理的,宗教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它蕴含人类精神的各种要素,而且她自身的神秘性、超验性契合着人们内心的超越追求,因此,能启示其他的精神形式。宗教作为一种养料融入世俗艺术中,对宗教因子的吸纳也使艺术具有特殊的魅力。如但丁的《神曲》,通过地狱、炼狱以及天堂的多彩描绘,抨击了世间教会的黑暗,将个人的幸福追求融入到对天堂的描绘中去。而且惩恶扬善的现实主题通过宗教幻境表现出来,有效地借用了宗教的神秘性、超验性体验。
  世俗艺术的作者未必相信宗教,但“宗教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神话之中”。作为精神现象,宗教进入他们的视野,开启了他们观看世界之窗。他们借用宗教有多种样式:既可借用宗教素材,在神鬼的幻境中,实现个人表达;亦可用宗教观念结构篇章,如古典小说多用因果轮回观念结构作品;还可在某一点受宗教启示,如弥漫于作品中的神秘氛围。对于世俗艺术来说,宗教已成为艺术的点缀,世俗艺术对宗教素材、观念的应用更为自由、更为洒脱。世俗艺术步入审美文化的轨道,直接与审美精神契合。从而能将宗教的精神因子纳入自我之怀抱,完成意义的建构。而宗教作为人的终极关怀的方式,渗透于艺术中,进一步开掘了艺术的深层精神价值。
  另一个领域是宗教艺术,但艺术指向却溢出了宗教规约,甚至掩盖宗教色彩。一般来说,宗教艺术是布宗教之道的,对艺术的创造性、自由性必然有所限制。但艺术家作为创造者,具有艺术天赋和创造才能,在创作时能进入自由的创造境界。此时,万物皆纳入我心,创造出的作品暗合艺术规律,体现出艺术品的审美取向,又使宗教意义蕴含于审美精神中。   宗教艺术的艺术指向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创作者既是虔诚的信徒,又是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能将宗教规约纳入内心,成为一种内在自由,“随心所欲,不逾矩”。因此,他在按照艺术创作的审美规律进行创作时,皆不逾他内心的宗教之规约。如很多佛像的塑造,佛之大慈大悲的精神和宁静阳刚之美,水乳交融,不可分离,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宗教艺术的这种指向,使此类艺术品的性质变为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环境氛围的变动而变动。在教堂、寺庙、道观等宗教环境中,它是宗教艺术品,体现的是宗教意蕴。而在博物馆、展览馆、艺术品商店中,宗教意蕴内化,它则成为典型的艺术品。如一座佛像放在寺庙中,是让人顶膜礼拜的偶像。它多重的、精巧的构思,使佛之威严更好地体现出来。让信徒产生崇敬感;而在展览馆等场所,人们惊叹于塑像的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美,很少想它的宗教内蕴。
  总之,不管在世俗艺术还是宗教艺术中,艺术指向的都是对自我生存审美关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走入意义关注的正道。在此基础上,艺术丰富了宗教,宗教也丰富了艺术,二者共处于审美文化的张力网中,互有益彰。这与宗教指向为主时形成鲜明差异。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文化的进程中,审美精神占主导地位时,各种精神样式相得益彰;在排斥审美精神时,文化便走向失衡。
  二、艺术与宗教的双向趋近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随人类生存状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审美精神指向的每次变动,都给文化以巨大的震动。19世纪末,尼采的“上帝死了”的呼声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类开始摆脱宗教的控制失去了上帝的主宰,充满了无限的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自信逐渐变为自大。他们疯狂地破坏、征服自然,以获得物质利益。对物质、金钱的占有成为生命的第一要义。同时,工业文明的过度发达、工具理性的高扬,不仅使社会成为单面社会,还使人成为单面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感到了精神的失落,重新需要一个精神的依赖、精神的家园。艺术家那颗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使艺术留下了求索的痕迹。宗教也改变了策略,进一步走向了艺术化,贴近人类的内心需要。在这种新的情况下,艺术和宗教发生一种互相靠近的趋向。
  随着生存境况的变化,艺术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种趋向:一方面,艺术迎合人们的低级趣味,咀嚼生物性的、血腥的、暴力的感官刺激,由美走向了丑,向非艺术发展;另一方面,艺术找到了新的意义领域,更多地关注现实的人生,担负起神圣理性重建的重任。艺术由于哲学化,使其更向神圣领域开掘,其意义的探讨更接近于宗教。艺术也关怀起生死、痛苦、超越等问题,具有宗教的功用。“艺术被视为神性之源,被看作面临威胁的一种必需品,这使艺术具有一种向上超升的,被拯救的、调解功能,艺术救护生命,与生活和解”。所以,“艺术也类似于一种崇拜了”。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也有艺术宗教的提法,恰是看到艺术向宗教突进的这种走向。
  艺术趋向宗教,使许多艺术作品带上了神秘气息和幻觉色彩。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尤为突出,它将神话、幻觉和现实融为一体,表现出神奇的魔幻色彩。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卡·彭铁的《这个世界的王国》等都写了与当地宗教信仰有关的神奇现象,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并且形成了一种文学传统,“其超自然的氛围在我以后创作的短篇小说中引起了回响”。“我的短篇小说有很大一部分是想象和有关鬼怪的”。科塔萨尔的话恰好证明了这种文学传统。中国当代小说也与之类似,走向神秘氛围的构造。贾平凹的《怀念狼》、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及李佩甫的《羊的门》等小说都充满神秘色彩,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人生根本问题的思索。可以说,艺术的神秘色彩是每个民族宗教传统在当代文化环境下的返魂,人类自身的生存状况,即孤独、迷茫的人类情感,才使人类回复到宗教情绪。
  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宗教也成为人的精神寻根的一种形式。这种境况也是缘于人类生存境况的变化导致的精神世界的失落。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是人类私欲膨胀导致的直接后果。人类的自我厮杀也摧毁了原有的自信,质疑启蒙理性的思潮泛滥成灾。一夜之间,启蒙以来形成的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似乎已成为人类头顶的破毡帽,不能遮风挡雨。精神支柱的倒塌,使人类走向非理性,盲目追求感官享乐。人类精神的天空变成荒漠,传统的人文精神失落,人类变成被遗弃的孩子,独怆然而泣下。在这样的背景下,宗教开始复苏,“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成为许多人的精神寄托。甚至,一些准邪教开始泛滥,成为全世界的毒瘤,给人类造成了无尽的苦难。宗教走向了世俗化、大众化的道路。它的这种走向,使其更多地采用了艺术的外衣,通过艺术完成宗教的普世。如宗教艺术品开始成批量的复制,大量投入文化市场,成为艺术商品。人们在艺术欣赏中,不自觉地受到“艺术化宗教”的熏染。宗教仪式也趋向世俗化、艺术化。如寺庙中的和尚伴着现代音乐,念着佛经,敲着木鱼做着法事。这已不像严肃宗教仪式,更似一种艺术表演。西方基督教甚至还用摇滚乐布道,这使得宗教更加人间化、艺术化了。
  宗教艺术化根源仍在于生存意义的重新建构,它以自己的方式来关注参与新的生存境遇的构造。这一趋向的目的也是指向生存意义的审美精神的构型。它的这种走向,源于当代文化对终极性关怀的追寻。终极性及最终生存意义的家园,即审美精神的完满,也是人类诗意栖居的大地。所以,宗教一改烦琐的仪规、教义,采用艺术化的手法,走向大众化之路。宗教以这种方式参与意义的建构,逐渐走向审美文化的道路。总之,只有真切地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宗教才能真正步入审美文化的正路。艺术和宗教在新的生存意义的建构过程中,各自向对方跨近一步,显示了一种趋近的倾向。
  三、艺术与宗教关系的展望
  社会的发展是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运动过程,精神运动发展亦如此。格拉斯·霍夫施塔特在《GEB——一条永恒的金带》中也谈到了一个怪圈问题。他所说的怪圈指在某一等级系统中逐步上升,结果发现好像回到了原地。人类的精神文化也同样存在怪圈问题,因为文化的内在精神是审美精神,怪圈起源于审美精神,经过螺旋发展,最后又归于新的审美精神。用这个理论来看艺术和宗教的关系,将会一目了然。在起点处,艺术和宗教融合于审美精神为主导的原始文化中,经过各自独立发展,最后必然会汇合到一种新质的文化中去。怪圈并非原地不动,而是文化经过发展形成新质后与旧有的形式具有相似性,实际上已经完成螺旋式的上升。艺术和宗教虽然各自向对方跨近了一步,但这并不代表艺术可取代宗教或宗教可取代艺术。艺术和宗教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文化形式,永远不可能互相替代,它们只会融合到一种新质的文化中去。
  首先来看宗教发展的轨迹。从理论上说,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受人的认识能力所限,世界仍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一定神秘性。它仍需要宗教去解释、去解读世界生存的意义。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宗教不会消失。它只会随着人的生存状况的不断改变,而不断变化其形态。人的生存总是趋向自由化、完满化的艺术、审美境界。所以,宗教也会向审美靠拢。这就是艺术参与宗教的根本原因,它使宗教艺术化。但艺术化的宗教仍不是艺术,它仍以昭示上帝的真正存在为己任。宗教的艺术化并未改变宗教的性质,只不过通过艺术化,使其更加普世,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但是我们看到,宗教毕竟在向艺术审美的境界靠拢。
  其次来看艺术发展的趋势。当下艺术关注更为深刻的存在,直接指向生存意义的建构,这也显示出来一种宗教化、哲学化的趋势。艺术的这种趋向源于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只要审美、诗意的家园未达到,异己力量、异化现象仍然存在,人的生存还不完美,因此,精神文化的中心仍是生存意义的建构。艺术作为生存意义完善的有效形式,它必然会秉承审美精神,关涉生存的走向。因此,艺术的生存关注也会接续下去。它必然会在审美的基础上,将人类的生存推向审美化、艺术化。艺术的最终趋势也是关注生存意义的审美文化。
  从大的语境看,艺术和宗教面临共同的文化语境,在审美和终极关怀上具有系统同构性。这使二者在文化的大系统中,必然时常共鸣,共同奏响乐章。生存意义完善的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归宿。未来的艺术和宗教必然会在审美精神的指引下不断升华完善自己,汇入审美文化中,形成一种新质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滋润下,那时的人必然感性与理性和谐、精神与行动统一,获得全面的发展、空前的提高,实现了真正的自由、诗化的生存。诗性的光辉,缪斯的光芒普照大地,使人类沐浴在自由、和谐的甘露中。
  [责任编辑 孙葳]
其他文献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在上海国际红十字会难民委员会主席法籍人士饶家驹等人的发起下,经中国政府同意,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在上海南市划出特定区域,专以收容、安置
介绍虚拟心脏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情况。
先秦诸子对话的现代诠释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张春泉《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一书对此做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先秦诸子对话具有鲜明的语体特征,先秦诸子对话还受问答逻辑支配,先秦
【正】 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人革命之先觉。他一生的主要建树在湖北和湖南,我们沿着他走过的历史轨迹,探索两湖地区革命的兴起、爆发和胜利,对进一
信号调理通道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部分。本设计需要满足模数转换器的信号输入范围,同时也要考虑到手持式设备的便携性,对电路复杂度、体积和功耗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电
当前,随着计算机被人们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其中主要一些安全威胁有木马入侵、病毒传播、数据窃听及网络监听等,这些威胁使得计算机用户及一些网络
摘 要:在我国现阶段使用的能源产品中,煤炭资源使用的比例占据着能源资源的绝大多数份额。因此,我国煤炭企业在不断地提高其生产力度。就在我国煤炭企业不断拓展其规模的同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这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生产问题。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企业必须将安全生产问题重视起来,经实践证明,将计算机网络技术
参与感知系统依赖于移动用户的意愿,使用嵌入或者集成在他们手机里的各种传感器,来参与数据的收集和报告。然而,这个新数据收集范式一直不是很成功,主要是因为缺乏对参与的激
在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科技信息时代,信息的数字化越来越被研究人员所重视。在设计领域中,数字化的环境正在赋予设计师新的责任,随之,虚拟的展示方式作为展示设计的最新产物诞
在康有为众多著述中,《日本书目志》十五卷是一部体例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著作。说它重要,主要体现在此书较为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了作为康氏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