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热咳嗽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疗效观察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风热咳嗽是小儿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具有易感染、发病急、常反复等特征,而且幼儿年纪越小感染该病的机率越高,护理不当还有致死等危险,因而对于小儿风热咳嗽的护理要求比较高。对于该病症,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从小儿风热咳嗽的致病机理、发病症状、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等角度探索小儿风热咳嗽的中药护理治疗。
  关键词:小儿;风热咳嗽;中药穴位敷贴治疗
  风热咳嗽为小儿常见病,临床上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恶风发热,咳嗽,咯痰黄稠,不易咳出,舌红脉浮数;或兼见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等症;重症可见气喘鼻扇,烦躁不安等。风热咳嗽是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主要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患儿发病率为最高。该病的诊疗可以采用西医的抗生素类药物,但是诊疗周期也比较长,而且该病本身具有反复性,如何长期大量用药极易使小儿身体产生抗药性,中药内服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类治疗方法,但由于患儿较小,很多家长都难以顺利完成内服过程,因此更加科学的诊疗方法为采用中医外治的中药穴位敷贴护理。
  一、小儿风热咳嗽的致病机理分析
  中医治疗咳嗽的研究非常丰富,“咳”字最早见于《礼记》,“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咳。”《黄帝内经》对咳嗽也有详细记载“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咳嗽上氣”,“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从元代开始医者开始记载研究小儿咳嗽,现代中医对其研究愈加深入,认为小儿咳嗽的病因有内内、外因、不内外因三种,概括如下:内因指小儿自身体质娇嫩,尤其呼吸系统常常发育不足,所以极易受到外邪影响;外因则是外邪犯肺,肺气阻遏所致,如流行性病毒侵染、饮食过于油腻、水摄入量不足、吃生冷辛辣食物等,风、寒、暑、湿、燥、火都容易侵袭肺部,而幼儿先肺不足,极易肺热化燥,灼津成痰;不内外因则指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小儿过敏、气管异物等所致咳嗽。
  二、小儿风热咳嗽发病症状
  风热咳嗽与风寒咳嗽的发病症状带有很大不同,极易区分。风热咳嗽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咳不出来,咳痰粘稠色黄,咽喉肿痛,并伴有口渴、头痛等症状,鼻流清涕,舌头发红,舌苔薄黄,部分患者还伴有发烧症状;而风寒咳嗽则是干咳为主,痰液量比较少色白,鼻塞,畏寒无汗。小儿风热咳嗽的发病带有很大的突发性,而且极易反复,对其进行有效区分,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三、小儿风热咳嗽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法
  小儿风热咳嗽的中医治疗一般分三步:
  1.一般性治疗
  使幼儿远离致咳因素,尽量避免接触各类病原体,注意幼儿的清洁保暖工作并防止过热导致其他并发症,通过变换体位、勤拍背帮助其有效排痰,减轻幼儿痛苦。
  2.控制感染
  针对风热咳嗽的症状选择有效的抗病毒类药物,预防并控制扩大感染,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如幼儿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可适当选用抗生素类药物。
  3.对症治疗
  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前提下,本研究所选择的对照组观察对象选择桑菊饮作为风热咳嗽的治疗药剂,实验组则选择中药穴位治疗贴。每日观察患儿的咳嗽消失情况,咳痰变化情况,发烧、腹泻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必要时辅以化验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情况。治疗方案简述如下:
  对照组: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的方式,依据小儿身体和用药情况,需多次少量用药,并密切观察患儿治疗情况。实验组:治疗开始前患儿即以卧位或坐位准备好,护理人员按照白芥子、黄答、鱼腥草、金银花1:1:1:1的比例制作成敷贴,贴于患儿肺俞穴、天突、擅中穴,并用3M微孔胶布固定,定时观察患儿局部皮肤情况。敷药后护理人员需要与幼儿进行亲切的交谈,使幼儿安静并接受治疗,接着以特定的指法,进行穴位按压。如敷药后自觉局部辣痛难忍,应立即揭药。敷背结束后1h内不能吹风及喝冷饮,出汗较多的患儿及时更换衣物并多喝温开水。上午贴敷,一天一次,每次贴敷时间均为25 min,7 d为1个疗程。
  四、结果分析
  参照两组患儿所选择的两者治疗方式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跟踪观察了150例患者的有效数据,患者背部均未出现红肿、脱皮、溃烂等症状,而且数据显示咳嗽消失时间对照组平均为4.5天,实验组为3.7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对照组平均为3.8天,实验组为2.2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对照组平均为3.4天,实验组为2.5天;住院时间对照组为4.7天;实验组为3.8天。综合数据显示实验组总体治愈率为96.67%,而且治愈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
  总之,小儿患者的皮肤较薄,因而外用药物的吸收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口服用药给患儿和家长带来的护理困扰。此外,患儿天性活泼好动,采用中药穴位治疗的方式,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就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穴位按压及护理人员的抚触活动可以减轻幼儿身体不适,使幼儿更好的配合治疗。因此,小儿风热咳嗽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亚岚. 桑菊饮加减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风热咳嗽120例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9): 125-126.
  [2]陈艳.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32例临床报告[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53).
  [3]吴彩文, 冯春妮, 阮超明. 探讨敷背散治疗小儿肺炎的时效及皮肤安全性[J]. 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3):60-61.
  [4]王丽丽, 王斌.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咳嗽效果观察[J]. 新中医, 2016(10):128-130.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愈加重视。目前,比较受关注的针灸、食疗,在不同季节搭配不同食材,调节身体健康,以针灸为辅助工具,帮助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那么,如何在秋冬季节做好养生,配合针灸治疗养好五脏成为当前重点思考问题。  一、“秋冬养阴”的正确理解  现代将“秋冬养阴”转述为养生术语,秋冬季节,应收养阴气,为阳气的到来做好准备。此时段的养生,以“防肺燥,护阴津”为核心,在饮食、保暖、锻
期刊
大家都知道,食物可以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两大类,酸性食物吃多了会引发疾病,这时就需要与碱性食物相中和,保持血液的弱碱性。碱性食物就是含钠、钾、钙、镁等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比如:醋、梅、杏等水果都是酸的,但它们并不是酸性食品,而是碱性食品。有人称它是“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是因为它能使血液中的尿素、乳酸等酸性毒素减少,还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所以它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1碱性食物的分类  1.
期刊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机械化大生产为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社会,改变了原有的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人们原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于以前生活相对封闭而言的赣南客家围屋居民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正经历着从封闭转为开放,从稳定转为剧变的变迁。这就导致了每个围屋居民和他原来所在的围屋居民群体不是天然的重合,同时,每个围屋居民群体面对更多的不同的群体。换句话说,社会变化与社会开放导
期刊
摘要:大学生职业能力即指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学校提供的便利机会使得自身可对社会实践以及自身的技能提升积累一定的方法和经验,从而完善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职业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社会人才的可持续性提供,因此,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当下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对如何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提供相应的价值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法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意义  通过
期刊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我们身体的过滤器,肾脏每天24小时不停的过滤并清洁着血液,并且肾脏也分泌各类激素肩负着维持机体体液平衡、调节血压以及排出体内废物等重要作用。肾脏在具有强大功能的同时也是比较脆弱的,在受到相关因素影响和作用下容易诱发慢性肾脏病。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并且许多患者在发现患病时已处于肾病晚期,因此也有人将慢性肾脏病形象地称作为“沉默的杀手”,这就
期刊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中医是我国的国粹,对疾病的治疗以及防预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能够从根本是治疗疾病,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中医也推出了高血压病的相应养生疗法,比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等方面,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了解一下高血压的中医养生疗法吧!  一、规律作息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疾病与天气、季节等的变化
期刊
无论是在医疗水平不尽如人意的早期,还是在医疗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麻醉都是手术中不可或缺的操作之一,只是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麻醉的使用方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用于大型手术的全麻以及用于中小型手术的局部麻醉,都是医疗上常见的麻醉方式。而局部麻醉又有很多分支,其中包括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区域阻滞以及表面麻醉四类。关于表面麻醉,很多人脑内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基本上只是在需要利用这一麻醉方式时,才听医生
期刊
一些医院的婴儿护理室出于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婴儿的目的,常常把婴儿们集中安置在长时间照明的环境中。的确,这样做是方便了医护人员照顾婴儿,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把新生儿放在长时间照明的环境中很可能会对其的作息节律造成消极影响,扰乱新生儿的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本文就将通过逐层介绍和分析来为各位网友们普及一下长时间照明对新生儿生物钟的正常运行的危害,以期能够引起相关人员的重
期刊
慢性胃炎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也是以胃粘膜变薄、胃黏膜上皮及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随着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导致该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而该病的临床表现一般为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胀满、消瘦等,甚至会逐步发展为胃出血或胃癌。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因素就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厌氧、螺旋形的细菌,幽门螺杆菌对生长条件比较严格。如果患者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很容易就会引发慢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支气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多患者不了解慢性支气管、肺气肿以及慢阻肺三者之间的关系。很多患者因为难以分清三者的关系而随意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导致病情的加重。那么慢支、肺气肿以及慢阻肺三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如何有效区分并及时治疗这些疾病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慢支  慢支其实就是慢性支气管,主要是气管、支气管以及周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