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son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作为同时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数学课程,其更应当关注到这些知识和技能中所蕴含的学科素养,通过体现核心素养来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思考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了各学科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均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开始向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转变。那么在此背景之下,探索真正适合小学数学课堂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更能够为一些尚存困惑的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一、问题引导,展开思考
  学习数学需要数学思维,这也是数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在课上,教师经常需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来看待和审视一些问题,进而在一定的逻辑思考和活动下解决问题,得出答案。但从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来看,此时的他们并不具备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数学逻辑思维,而教师所需要做的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象的事物来引申出抽象的概念,从而逐渐形成数学逻辑思维。例如,探寻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例题是寻找“18”的因数,那么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找到正确结果之后对其进行追问,比如“36”的因数有哪些等等。
  除了教学大纲中给出的已有教学设计策略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其从更多角度进行思考,以锻炼其思维的深度和灵活性。例如,探究“鸡兔同笼”问题,笼子中有鸡和兔若干只,从笼子上方一共可以看到8个头,从侧面看可以看到26只脚,请问鸡和兔分别有几只?解题的关键就在于思维是否清晰,教师可以让学生假设笼子中全部都是一种动物,这样再从脚的数量进行切入,即能顺利地计算出正确结果。此外,还可以假设每一只鸡都抬起了一只脚,笼子里如果存在有一只兔,其脚的数量就会比只数多1,这样用总的脚数除以2再减去头的数量即可得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二、创设情境,深入思考
  一个问题能否将学生快速地带入到学习和思考状态当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问题的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一来是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思考,二来也是在于通过问题传达本课的教学核心内容。例如,在“角的分类”中,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直观地了解,配以动手实践去建构不同的角的定义及相关知识。从课程标准有以教材内容来看,分别通过概念定义与三角板图例来对三种角的特征和定义进行了阐述,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寻找一些生活中存在与之相关的现象,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这几种角。比如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腹部绕杠这一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本身看做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在绕固定的一点进行旋转一周后分别会经过几个角度,这些角度所代表的角是哪些?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究也有助于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相关教学中,本课知识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探究来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以及对该结论进行实际应用。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有的小组选择实际测量的方法,有的小组选择拼接的方法或折一折的方法,无论哪一种都能够得出最终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来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去思考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内角和,从而为本课教学画下句号。学生在疑惑的同时,还会考虑到四边形与五边形内角和又是否还能够通过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来进行验证呢?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为下节课的教学提前埋下了伏笔。
  三、合作探究,思维碰撞
  合作探究式是数学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了课堂之中,并针对其思维、表达交流互动以及团队合作等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而教师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应该提前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幼小衔接,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例如,在讲解“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要求是根据教材进行自学,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然后再分享到小组之中,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探讨,如果仍不能相互解答对方的疑问,就可以留到教师统一讲解环节中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由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完成。当然,教师还可以从各小组中挑选出几名学生让他们上到黑板上进行解题,其余学生在下面一同进行,最终达到相互点评、相互进步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以及最终牢牢地掌握知识,在传递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真正探索出最适合学生发展和利于其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将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極致。
  参考文献
  [1] 唐梓兰,唐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9(34):81.
  [2] 才达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甘肃教育,2019(19):75.
  [3] 强春芳.试析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32):16-17.
其他文献
摘 要:興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语文课堂中必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关爱,激发学习兴趣”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创设情境;趣味教学;鼓励关爱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笔
期刊
摘 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自己能照料自己的生活行为,例如吃饭、洗手、睡觉、上厕所、穿衣等。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自信心、责任感的加强;有利于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今后面对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决心。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担负起重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习惯的培养;家园共育;生活自理能力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进入
期刊
摘 要:在学前教育时期,对幼儿的语言领域进行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未来借助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与传递信息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语言领域教学方法的探究,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不断进步。首先,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应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这是保证课堂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同时,教师在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设计课堂的时候,应加强对教学问题的设计;除此之外,教师与与幼儿保持有效互动,从而促
期刊
摘 要:本文中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空间,让他们逐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教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注重给与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但是并不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引导,从而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被严重
期刊
摘 要:随着如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不仅如此,教育当中体育课堂的重要程度也越发凸显出来。而作为体育锻炼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课堂显示出来更多的必要性。由于教育当中的一些偏向,体育学科可以说一直都不是特别重要的学科,特别是小学阶段,一些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一些专业动作的一些训练,而且小学生比较活跃,体育课堂更加难以管理,因此很多情况下都被学生当成了玩耍的时间。那么,针对于这些现象,体
期刊
摘 要:作业的设计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味给学生大量布置作业的观念,转而探索作业的有效性,让学生可以通过少而精的课后作业更好地了解学科文化,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趣味性、开放性、针对性为原则,探索有效的作业设计方法,提升学生的课下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学  作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当前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应在“新课改”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生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主提,开展富有实效性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通过教师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分析,决定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且渗透英语文化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期刊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本文从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出发,对如何有效开展识字教学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动力,更能够唤醒其学习意愿,识字对于日后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识字始终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解
期刊
摘 要: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革,对幼儿园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升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视,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特征,设计丰富的、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使幼儿的内心体验达到最佳境界,不断提升幼儿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让幼儿获得一定的活动经验和感悟,尽可能地将实践教学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到一起,使幼儿联系以往的经验对活动内容进行自主地构建,不断丰富幼儿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综合素质却在下降。努力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成了目前社会最重视的焦点,青少年是我国的未来,是最能体现国家兴盛的群体。所以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中,需要在体育方面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重视起来,加强对学生体育观的培养,学生也应该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改变以往的体育学习观念,懂得在体育活动时间如何自我培养核心素养,进而有效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身体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