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时期南方知识青年的阿Q“误读”

来源 :学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6年,随着鲁迅的南下,《阿Q正传》在南方革命地区迎来了新一轮传播,甚至被改编成剧本上演。在南方革命青年的眼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环境压迫的结果,走向革命是底层民众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这种解读是青年对"五四"时期"国民性批判"视角的反叛,其背后实是国民革命语境对"五四"启蒙语境的置换。阿Q式"无产阶级和无智识阶级"的特质受到追捧,也预示着革命主体的改变与新文学队伍的分化。
其他文献
在中国新文学建设过程中,五四那一代人往往纠结于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之间,而真正使得"文章观念依然在新文学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首推周作人。他辩证地看待文章写作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