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将89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疗法组包括前5天用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两次口服,后5天用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替硝唑500 mg,每日两次口服;标准三联疗法组用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两次口服,疗程为7 d。疗程结束4周后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序贯疗法组H.pylori根除42例,根除率为93.3%(42/45);标准三联疗法组H.pylori根除32例,根除率为72.7%(32/44);两组H.pylori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 d序贯疗法有更高的H.pylori根除率,同时具有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序贯疗法;三联疗法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66-02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传统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呈下降趋势,意大利学者首先提出10 d序贯疗法,给Hp根除带来了新的希望[1-2]。笔者于2010年5月~2011年6月采用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与传统三联疗法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条件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消化內科门诊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2)有上腹痛、腹胀、反酸、纳差等消化道症状;(3)入选前3~5 d内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病;(4)经快速尿素酶试验、14C-尿素酶试验或病理检查证实有Hp感染。(5)6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两周内未使用PPI类药物及H2受体拮抗剂[3]。排除标准:(1)有溃疡严重并发症(出血、穿孔、癌变等)史;(2)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4)孕妇或哺乳期妇女;(5)心、肝、肾功能异常;(6)正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皮质激素类药。
1.2 分组
符合入选条件者共89例,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疗法组为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1±10.4)岁;标准三联疗法组为对照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4±11.6)岁。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4]
治疗组前5 d用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20046379)20 mg+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03263)1 000 mg,每日两次口服,后5 d用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H20033044)500 mg+替硝唑(山东鲁抗医药集团,H20033090)500 mg;每日两次口服。对照组(所用药物生产厂家与批准文号同治疗组)用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两次口服,疗程为7 d。治疗结束4周后经快速尿素酶试验、14C-尿素酶试验或病理检查,有两项阴性者为Hp根除。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根除率
治疗组Hp根除42例,根除率为93.3%(42/45);对照组Hp根除32例,根除率为72.7%(32/44);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P<0.01)。
2.2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两组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组中轻度腹痛1例,恶心1例;对照组中腹泻1例,恶心2例,均未影响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根据1990~2002年我国21个省52个地区Hp流行病学调查资料,Hp感染率为34.52%~ 80.55%,多数地区人群感染率在50%左右,平均感染率达58.07%[5],属Hp高感染地区,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关系密切,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最主要因素,Hp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检出率为73%~100%[6]。抗感染药物的广泛应用使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导致传统的三联疗法Hp根除率呈下降趋势,延长疗程至10~14 d也只能轻度提高疗效,但经济负担及药物不良反也会增加。国外学者随机双盲研究报告10 d序贯疗法明显高于传统三联疗法Hp根除率[7]。与本组研究结果一致。
序贯疗法能够获得更高的Hp根除率的原因不明,国外初步研究提示可能有以下原因:细菌能够产生克拉霉素的流出通道,将药物快速转运出细胞外,阻止克拉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阿莫西林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流出道的形成[8-9]。细菌的高负荷也是Hp治疗失败的因素,序贯疗法前5 d的应用有效改善后续克拉霉素的疗效,同时也减轻了细菌的高负荷,改善了后续的三联治疗的疗效。
本研究表明,10 d序贯疗法有更高的Hp根除率,同时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小,同传统标准三联疗法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率,有望成为根除Hp的一线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邵淑维.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分析与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9):59.
[2] 乔日升.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10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91.
[3] 罗嘉俊,陈范嵘,杨蒲芳.10天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4):45-46.
[4] 邓家征,丁顺斌,邓宏.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7):23-24.
[5] 李瑜元,胡品津.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M]//胡伏莲,周殿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修订版)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7-53.
[6] 刘文忠,施尧,戈之铮.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8-189.
[7] Vaira D,Zullo A,Vakil N, et al. Sequential therapy versus standard triple-drug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a raandomized trial[J].Ann Intern Med,2007,146(8):556.
[8] Francesco V,Margiotta M, Zullo A, et al.Clarithromycin-resistant genotypes and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J].Ann Intern Med,2006,144(2):94-100.
[9] 赵太云,陆兴俊,嘉海燕.四联抗生素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49-50.
(收稿日期:2012-01-06)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序贯疗法;三联疗法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66-02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传统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呈下降趋势,意大利学者首先提出10 d序贯疗法,给Hp根除带来了新的希望[1-2]。笔者于2010年5月~2011年6月采用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与传统三联疗法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条件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消化內科门诊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2)有上腹痛、腹胀、反酸、纳差等消化道症状;(3)入选前3~5 d内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病;(4)经快速尿素酶试验、14C-尿素酶试验或病理检查证实有Hp感染。(5)6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两周内未使用PPI类药物及H2受体拮抗剂[3]。排除标准:(1)有溃疡严重并发症(出血、穿孔、癌变等)史;(2)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4)孕妇或哺乳期妇女;(5)心、肝、肾功能异常;(6)正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皮质激素类药。
1.2 分组
符合入选条件者共89例,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疗法组为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1±10.4)岁;标准三联疗法组为对照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4±11.6)岁。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4]
治疗组前5 d用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20046379)20 mg+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03263)1 000 mg,每日两次口服,后5 d用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H20033044)500 mg+替硝唑(山东鲁抗医药集团,H20033090)500 mg;每日两次口服。对照组(所用药物生产厂家与批准文号同治疗组)用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两次口服,疗程为7 d。治疗结束4周后经快速尿素酶试验、14C-尿素酶试验或病理检查,有两项阴性者为Hp根除。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根除率
治疗组Hp根除42例,根除率为93.3%(42/45);对照组Hp根除32例,根除率为72.7%(32/44);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P<0.01)。
2.2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两组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组中轻度腹痛1例,恶心1例;对照组中腹泻1例,恶心2例,均未影响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根据1990~2002年我国21个省52个地区Hp流行病学调查资料,Hp感染率为34.52%~ 80.55%,多数地区人群感染率在50%左右,平均感染率达58.07%[5],属Hp高感染地区,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关系密切,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最主要因素,Hp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检出率为73%~100%[6]。抗感染药物的广泛应用使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导致传统的三联疗法Hp根除率呈下降趋势,延长疗程至10~14 d也只能轻度提高疗效,但经济负担及药物不良反也会增加。国外学者随机双盲研究报告10 d序贯疗法明显高于传统三联疗法Hp根除率[7]。与本组研究结果一致。
序贯疗法能够获得更高的Hp根除率的原因不明,国外初步研究提示可能有以下原因:细菌能够产生克拉霉素的流出通道,将药物快速转运出细胞外,阻止克拉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阿莫西林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流出道的形成[8-9]。细菌的高负荷也是Hp治疗失败的因素,序贯疗法前5 d的应用有效改善后续克拉霉素的疗效,同时也减轻了细菌的高负荷,改善了后续的三联治疗的疗效。
本研究表明,10 d序贯疗法有更高的Hp根除率,同时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小,同传统标准三联疗法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率,有望成为根除Hp的一线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邵淑维.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分析与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9):59.
[2] 乔日升.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10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91.
[3] 罗嘉俊,陈范嵘,杨蒲芳.10天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4):45-46.
[4] 邓家征,丁顺斌,邓宏.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7):23-24.
[5] 李瑜元,胡品津.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M]//胡伏莲,周殿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修订版)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7-53.
[6] 刘文忠,施尧,戈之铮.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8-189.
[7] Vaira D,Zullo A,Vakil N, et al. Sequential therapy versus standard triple-drug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a raandomized trial[J].Ann Intern Med,2007,146(8):556.
[8] Francesco V,Margiotta M, Zullo A, et al.Clarithromycin-resistant genotypes and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J].Ann Intern Med,2006,144(2):94-100.
[9] 赵太云,陆兴俊,嘉海燕.四联抗生素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49-50.
(收稿日期:201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