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年1月25日—1965年12月16日),英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1897年医科毕业后毛姆成为妇产科医生,并以自己的经验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說《兰贝斯的丽莎》。此后毛姆弃医从文,一写就是七十年。《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带有自传色彩。英国1947年设立毛姆文学奖,奖励35岁以下的优秀作家。
  阅读应当是享受的。当然,为了应对考试或学习知识,我们需要阅读许多书,这类阅读中是不存在什么享受的。对于这类书,我们是不得已才会去阅读它们的,而不是乐意去读。这种阅读不是我心中所指的那种阅读。我接下来要提到的书籍既不会帮你拿到学位,也不会教你谋生的本事;不会教你如何航船,也不会教你如何修理停运的机器,但是这些书会让你活得更加丰满。当然,要让这些书籍起到这样的作用,你得享受地沉浸在阅读中。
  这里的“你”是指有所闲暇并愿意阅读的人。我希望向大家介绍一些长时间被公认为佳作的作品。通常认为几乎所有人都读过这些作品,但是遗憾的是真正读过这些作品的人寥寥无几。确实有一些作品,它们被所有优秀的批评家所称道,文史学家们也贡献出不少精力去研究它们,却没有普通人能够在享受中读这类作品。这类作品对于学者来说很重要,但是变换的时间和品位剥去了作品的味道,所以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只好耐着性子。我读过乔治·艾略特的《亚当·比德》,但我不能摸着胸口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享受的。我读完这部作品是出于责任感,当我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这类让人在阅读中难以产生阅读兴趣的书我没什么可说的。每位读者自己都是最好的批判家。不管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不管他们是多么一致地对一本书盛赞,要是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话,你就不必去理会这本书。你才是对你手中所读书籍的价值的最终评判者。如果你不享受着去阅读的话,它们只会对你毫无益处。没有人必须要去读些诗歌、小说,以及那些被列为“纯文学”的书籍,必须带着愉悦去阅读才行。但谁又能保证能带给一个人愉悦的书籍就一定能让另一个人愉悦呢?
  各个时代的智者都已发现,获取知识的快乐是最让人满意的,也是最为持久的。所以保持阅读习惯是非常好的。没有哪一项活动可以像读书一样能随时开始,当有人找你时也可以随时搁下。没有其他娱乐项目比阅读更省钱了,你在公共图书馆的那些愉快日子和阅读廉价版图书时的愉快体验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我说“几乎”,是因为我不想夸张到说阅读能缓解饥饿的痛苦,或者平复你单相思的愁闷。但是一些好的侦探小说和一个热水袋,便能让你不在乎最严重的感冒的不适。相反,如果有人必须读那些使他觉得无味的书,谁会养成为了阅读而阅读的习惯呢?
  我逐渐养成了最适合自己的读书习惯。在早上,当我工作之前,我会先看一会儿哲学类或科普类的书籍,阅读这类书籍需要一个清醒和专注的头脑,这样做能激起我一整天的活力。当我的工作完成之后,我便想要放松。此时我倾向读一些历史、散文、批判性文章和一些传记类作品,以使我的大脑放松。除了这些,我还在手头放着一些诗集,以便我随时兴起想要翻一翻。我的床边也放着一些书,可以随时开始翻阅,也可以随时在读完哪一段后放下,不过,这样的书太少见了。
  (摘自《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其他文献
【适用话题】扶贫 友善 学会施爱  我忘不了和奶奶过的第一个圣诞节。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子,骑着小自行车,疯狂地穿过小镇,向奶奶家飞奔。  全因为大姐的一句话。她的一句话就像一颗炸弹投在我平静的心里,她以嘲讽的口气说:“傻瓜都知道,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  我知道奶奶会告诉我真相。奶奶会让我一边吃着她做面包,一边轻松地告诉我想知道的一切,奶奶在家,面包还是温热的,我边嚼着面包边把一切都告诉了她,奶奶像
期刊
【适用话题】快闪概念模式品质与效益  近日一直关注着上海“摩登思南第二季”的信息。作为重头戏,从11月6日起,一家“快闪书店”邀请60位作家轮番驻店与读者面对面。  钦羡之余,有一丝惆怅。钦羡的是,上海人的精神生活总是那么“摩登”,选择了思南公馆这个浓缩了老上海花园洋房景观和风情,集人文、历史和时尚底蕴于一身的中心街区,做如此高端的阅读分享活动;惆怅的是,概念终究是概念,60天后,钻石形造型的思南
期刊
【适用话题】全民阅读改革创新定位与探索  实体书店不仅仅是文明的象征,更是文明的传播者。自从有了文字和纸张,实體书店就应运而生。不过,与现代实体书店不同的是,古代的实体书店,往往更注重“门面”。书籍作为珍贵品,往往只有达官贵人、知识分子才能接触,读书和上学,一度曾经成为社会上的“奢侈品”。而进入明清和近现代,实体书店爆发式发展,老书店一度成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城市知识分子的聚集地。  实体书店有过辉
期刊
作文君:作家蒋晓辉老师给大家写了一本不一样的作文书,从实用技巧角度帮助大家快速提分!摆脱无话可说的窘境3妙招,写够字数巧妙夺分6绝招,考场跑题作文拯救示范指导……实用好学!当然,作为阅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还会指导你怎样领会命题人苦心、让阅卷者给你加分!跟着蒋老师,化繁为简,轻松作文!  作者简介:  蒋晓辉,笔名中山黑威,1963年生于湖南邵阳,1989年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97年被湖
期刊
日前,有媒体就总结了“2017年十大谣言”,“大米是塑料制的”,“肉、蛋、奶是现代老年病的根源”,“空心菜是毒中之王”,“榴莲和牛奶一起吃会咖啡因中毒”,“一滴血就能测癌”,“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等,都成功入围。  所谓“十大谣言”,只是“千万里挑十”。毕竟在当下,网上时有谣言出,各领头条三两天。可能很多人会纳闷:互联网时代,怎么就这么多谣言?  可事实上,并不是互联网时代才盛产谣言,互
期刊
【适用话题】阅读与青春纸媒与网络写作与生活  我读书最多的时代是我的大学时代,坐在陕师大那座苏联风格的古老图书馆里,窗外斑斑驳驳的阳光洒在书桌上,读着被无数人读过的书,觉得时光轻舞飞扬。  甚至那时的爱情都跟书有关,我曾经和暗恋的男生一起在书店流连忘返,最后买下的那本书,我珍藏了多年——只因跟他一起买下,后来他还送了我一本《纪伯伦诗选》,绿色的封面像极了我们青涩的青春。后来毕业了,多少次我梦回大学
期刊
【适用话题】图书发展 营销模式 市场与读者  人们的传统概念中,出版社只负责生产图书的概念正在一步步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想要站到第一现场,直接跨过渠道面向读者。为什么出版机构要参与开实体书店这件事?他们是想要通过书店直接面对读者吗?  其实,把眼光拉远些,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出版机构参与实体书店运营,并非什么新鲜事儿,相反,出版机构不卖书才是分工专业化的产物。在民国时期,出版与发行并不分家,
期刊
可能生病的朋友们:  见信好。  中国医疗充满了各种问题。各种改革思路河东河西、左试右试三十年,问题似乎并没有减少,看病依旧难、看病依旧贵,大城市里的公立三甲大医院还是人满为患时。如果假设中国医疗和中国医生不会在中短期内有明显改变,病人各种吐槽没什么用,那么,在这个不完美的就医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看病?  虽然我不做医生很多年了,隔三差五还是有很多朋友问我各种医学问题,寻求诊疗建议,寻找靠谱专家。
期刊
作文君:2017年12月22日,由陈凯歌执导的《妖猫传》在中国大陆上映。《妖猫传》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梦枕貘的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从1987年到2014年,梦枕貘用了17年时间,以2600多张稿纸绘就了心中的大唐画卷。而陈凯歌把原著4本书的故事,用6年时间,展现在了一部电影里。为了展现自己心中的大唐之梦,他花6年时间建了一座唐城,等着城内2万棵树长大。如果说,《芳华》是冯小刚拍给自己和同龄人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17年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刊物《自然》发布了改变世界的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有“当代钱学森”之称的潘建伟赫然在列。《自然》以《量子之父》为题专题报道了潘建伟,开篇如此写道:“在中国,有人称他为‘量子之父’。对于这一称呼,潘建伟当之无愧。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  【适用话
期刊